高 平,胡亦海,余 銀,魯 凡,鮑善軍
(武漢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湖北武漢 430079)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特征研究
高 平,胡亦海,余 銀,魯 凡,鮑善軍
(武漢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湖北武漢 430079)
為系統(tǒng)分析我國女子跆拳道項目備戰(zhàn)第30屆奧運會訓練過程特點,整體歸納該項目訓練過程控制成功經(jīng)驗,采用AHP層次分析法構建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采用克倫巴赫系數(shù)檢驗結構要素內部一致性。結論表明: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客觀、合理,通過訓練過程規(guī)劃、訓練過程實施和訓練過程監(jiān)控三大環(huán)節(jié)的重點要素清晰展現(xiàn)了該項目訓練過程的工程控制特點,為該項目訓練過程系統(tǒng)監(jiān)控提供了理論參考。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監(jiān)控;要素
我國女子跆拳道項目在第30屆奧運會中獲得1金1銀,過去四屆奧運會共獲得5金1銀的優(yōu)異成績,業(yè)已成為我國競技體育重點項目之一。構建該項目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分析結構要素專項特征是一項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課題。以運動訓練的過程程序、重點環(huán)節(jié)及其要素為分析源點,采用APH層次分析法對其結構要素進行權重賦值,依此分析該項目訓練過程控制的重點要素特征,可為跆拳道教練員系統(tǒng)認識訓練過程的基本結構,動態(tài)權衡訓練過程整體與局部關系,科學監(jiān)控訓練過程重點環(huán)節(jié)及其要素提供理論參考[1]。
1.1 研究對象
以女子跆拳道訓練過程控制結構為研究對象,旨在揭示該項目訓練過程控制特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
通過中國知網(wǎng)(CNKI)查閱整理“運動訓練結構”、“女子跆拳道訓練”相關文獻資料,為構建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奠定理論基礎。
1.2.2 專家訪談
對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及其要素合理性進行了專家訪談,訪談對象為5名運動訓練學專家和10名包括奧運冠軍教練在內的跆拳道教練員(表1)。
表1 專家訪談詳細情況
1.2.3 問卷調查
在2012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賽前技術會向參賽運動隊教練員發(fā)放《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要素權重調查問卷》,其中包括奧運冠軍教練。共發(fā)放問卷43份,回收問卷37份,其中有效問卷32份,有效率86.5%。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
采用AHP層次分析法構建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計算結構要素相對權重;采用克倫巴赫(Cronbach)系數(shù)對結構要素內部一致性進行檢驗。
2.1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建立
2.1.1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框架
運動訓練過程控制是指教練員為實現(xiàn)運動訓練目標而對訓練過程影響變量所進行的操縱。訓練過程規(guī)劃、訓練過程實施和訓練過程監(jiān)控三個一級層次的要素(環(huán)節(jié))及其所屬層次的要素,都是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的操縱對象,由此構成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的主體框架[2](圖1)。
圖1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框架
如圖1所示,訓練過程規(guī)劃由競技狀態(tài)診斷、訓練計劃設計和訓練條件保障構成;訓練過程實施由訓練方案實施、訓練過程監(jiān)評和訓練方案調整構成;訓練過程監(jiān)控由訓練效果評估和階段賽事評估構成。以上二級層次要素構成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框架,展現(xiàn)了該項目運動訓練過程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表2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層次分析
2.1.2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層次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層次及其要素是基于現(xiàn)有運動訓練理論和專家調查的基礎上建立的,是運動訓練結構框架的理論深化,是該項目訓練結構內部構造及其要素的集中體現(xiàn)(表2)。如表2所示,結構層次至少包括三個級別的層次要素,針對“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層次”的合理性進行專家調查,88.6%的專家認為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合理,能夠厘清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內部要素的層次與關聯(lián),科學把握訓練過程主要環(huán)節(jié),以便全面規(guī)劃、科學實施、有效監(jiān)控整個運動訓練過程。同時,采用克倫巴赫系數(shù)對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要素內部進行一致性檢驗。式中K為被評價對象數(shù)為第i個指標得分方差,為整個評價方差。根據(jù)指標體系內部一致性檢驗要求,整個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要素指標體系的克倫巴赫系數(shù)a=0.745≥0.7,即表明評價指標內部一致性較好,表明女子跆拳道訓練過程控制結構要素(指標)具有合理性[3]。
2.2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要素權重
通過AHP層次分析法對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要素進行權重賦值,對調查數(shù)據(jù)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得出要素權重判斷矩陣,再運用根法計算各個要素相對權重。由于要素指標較多,權重計算量大,在此,僅以《競技能力診斷》三級要素權重計算為例說明所有要素權重計算過程[3]。
表3 AHP層次分析的判斷矩陣
層次分析法一致性檢驗是判斷評價主體所給出的判斷矩陣是否存在邏輯矛盾,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λmax是指矩陣的最大特征根,r為判斷矩陣的階數(shù)。λmax計算公式為:
將計算結果代入上述公式(2)(3)(4),得出一致性系數(shù)CI=0.004。查表可得同階矩陣平均一致性指標RI=0.048,計算一致性比率CR=CI/RI=0.075,CR<0.1,具有滿意一致性,表明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要素相對權重具有較好信度。
2.3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特征分析
2.3.1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一級層次要素特征分析
由表2可知:一級層次要素中訓練過程實施權重最大,訓練過程規(guī)劃其次,訓練過程監(jiān)控最小。顯然,教練員普遍重視訓練過程實施,而相對淡化訓練過程規(guī)劃和監(jiān)控。受我國跆拳道項目發(fā)展歷史和傳統(tǒng)訓練模式影響,該項目目前還處于摸索前進階段,教練員主要依靠各自訓練理念和經(jīng)驗組織訓練過程。我國女子跆拳道+67KG級,67KG級、57KG級和49KG級四個級別都獲得過奧運參賽資格,培養(yǎng)了3名奧運冠軍和1名亞軍,各級別都是在邊訓練邊摸索過程中總結訓練規(guī)律和經(jīng)驗。另外,在此時期世界跆拳道整體發(fā)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尤其是女子項目競技水平相對較低,因此訓練過程中實施階段占主導地位。但對科學訓練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來講,訓練過程的系統(tǒng)規(guī)劃和監(jiān)控是保障高質量訓練效果的必要條件,加強訓練過程規(guī)劃和監(jiān)控是女子跆拳道項目訓練過程實施的重要基礎[4][5]。
2.3.2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二級層次要素特征分析
二級層次要素反映運動訓練過程基本環(huán)節(jié)(表4)。權重表明:訓練方案實施、訓練過程監(jiān)評和訓練計劃設計位列所有要素前三位。表明教練員比較重視訓練過程控制理念,但訓練計劃與監(jiān)評仍需進一步強化,真正實現(xiàn)先設計、后實施,再監(jiān)評的工程控制程序。
其次,訓練條件保障是影響我國女子跆拳道項目訓練的重要因素[6],備戰(zhàn)第30屆奧運會期間,為調動備戰(zhàn)小組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分別在蘇州和北京體育大學設立了49KG級和57KG級兩個訓練基地,采取兩個主場分散訓練方式,并對每個訓練基地都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再次,我國女子跆拳道項目在2011-2012年備戰(zhàn)過程中,始終堅持以階段賽事為檢驗平臺,通過全國冠軍賽、錦標賽和亞錦賽等重大賽事檢驗運動員階段訓練效果,并根據(jù)比賽成績分別于賽前一年,賽前100天和賽前一個月對階段訓練計劃進行研討和調整,并對運動員及其主要對手競技狀態(tài)進行診斷,不僅提供了檢驗階段訓練質量的客觀依據(jù),也為調整階段訓練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表4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二級層次要素
2.3.3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結構三級層次要素特征分析
選取三級層次要素中排序前十位的要素作為女子跆拳道訓練過程控制的重點要素(表5)。統(tǒng)計表明:三級層次要素權重從大到小排序前十的依次是心智能力訓練、隊員狀態(tài)評估、技術能力訓練、成績名次評估、體能能力訓練、戰(zhàn)術能力訓練、內容方法手段、階段成績監(jiān)評、成績指標監(jiān)評、階段任務確定。
表5 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控制性結構三級層次重點要素
2.3.3.1 訓練過程規(guī)劃重點要素特征
在訓練過程規(guī)劃部分,進入排序前十的要素依次是內容方法手段和階段任務確定。
內容方法手段是指完成訓練任務所設計的訓練內容、方法和手段。我國女子跆拳道項目在訓練實踐中總結了一系列有成效的訓練方法,如綜合訓練法、過渡訓練法、錄像解析法、比賽訓練法和誘導訓練法等。訓練手段有踢腳靶練習、人靶練習、逗靶練習、雙手攻擊喂靶練習和實戰(zhàn)練習等。這些方法和手段都是提高運動員專項實戰(zhàn)能力的主要途徑。
階段任務確定是指依據(jù)運動員的現(xiàn)實狀態(tài),確定某一時期訓練應該解決的重點問題。根據(jù)第30屆奧運會我國兩名參賽選手各自不同的競技能力狀態(tài),教練組制訂相應的階段訓練任務。如冬訓后到亞錦賽之前這一階段,吳靜鈺作為衛(wèi)冕冠軍,主要強化自己的特長技術、加強防守能力訓練,以及突出后腿進攻技能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現(xiàn)左右平衡;而侯玉琢首次參加奧運會,其自身特長和個性心理成為此階段重點訓練任務,教練組力圖培養(yǎng)其主動進攻以及參賽獲勝的動機和信念。
2.3.3.2 訓練過程實施重點要素特征
在訓練過程實施部分,進入排序前十的要素依次是心智能力訓練、技術能力訓練、體能能力訓練、戰(zhàn)術能力訓練、階段成績監(jiān)評、相關指標監(jiān)評。
訓練過程實施的主要工作是進行運動員的競技能力訓練。權重表明:心智能力訓練位列所有競技能力要素首位。跆拳道是一項技巧類智能型格斗項目,新的比賽規(guī)則實施以后,每局比賽時間縮短,要求運動員在更短的比賽時間內,通過穩(wěn)定的心理自控,合理的技戰(zhàn)術決策,正確的技戰(zhàn)術應用實現(xiàn)技擊得分目的,所以,高級階段跆拳道運動員心智能力訓練權重靠前。
技戰(zhàn)術能力是指技戰(zhàn)術應用能力,主要包括運動員比賽中創(chuàng)造進攻時機、捕捉進攻時機和正確時機應對能力。新規(guī)則實施以后,跆拳道技術得分分值發(fā)生變化,兩代電子護具對技擊動作感應的差異,使跆拳道比賽技戰(zhàn)術應用逐漸向多元化、連續(xù)化、難度化方向發(fā)展[4]。項目組基于對專項本質規(guī)律的深刻認識,提出“快、全、連、變、高、準、控”的專項制勝因素,鮮明揭示了技戰(zhàn)術訓練的要求[7]。
階段成績監(jiān)評是指對運動員階段比賽成績的評價,是運動訓練過程監(jiān)評的內容之一。在備戰(zhàn)第30屆奧運周期中,運動員需要參加全國的、洲際的、世界級的多項賽事,每次大賽都是對運動員階段訓練效果的一次檢驗,同時也是了解同級別其他優(yōu)秀選手和主要對手競技實力的契機。
成績指標監(jiān)評是指對運動員階段比賽成績密切相關的競技能力指標進行檢測和評價。包括體能指標評價、技戰(zhàn)術指標評價、心智能力指標評價等。對比賽成績相關指標進行檢測與評價,可動態(tài)監(jiān)控運動員競技狀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及時反饋訓練信息,檢查階段訓練效果,為教練員客觀把握訓練過程的階段效果和調整訓練計劃提供重要參考依據(jù)[5]。
2.3.3.3 訓練過程監(jiān)控重點要素特征
在訓練過程監(jiān)控部分,進入排序前十的要素依次是隊員狀態(tài)評估和成績指標評估。
競技狀態(tài)評估是根據(jù)運動員體能、技戰(zhàn)術和心理能力的變化特點分析其賽前參賽準備情況。一個訓練周期的準備期結束,即進入競賽期,能否完成比賽任務與運動員的競技狀態(tài)有著密切的關系。備戰(zhàn)第30屆奧運會的2名參賽選手各自參賽經(jīng)歷不同,個性心理不同,比賽對手也不同,因此,賽前針對性做好競技狀態(tài)的評估,是制定賽前訓練計劃的重要依據(jù)。
成績指標評估是指賽前對運動員以及對手的比賽成績相關的各項指標進行分析,為制定模擬訓練計劃和參賽方案提供依據(jù)。吳靜鈺是以奧運冠軍身份參賽,因此也成為對手關注的重點對象,如何根據(jù)對手特點在比賽中運用創(chuàng)新技術并發(fā)揮特長是關鍵;侯玉琢是世錦賽冠軍,但首次參加奧運會,如何克服心理因素對比賽發(fā)揮的影響是關鍵。教練組也根據(jù)參賽選手的特點以及潛在對手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評估,為奧運會做好充分的參賽預案。
3.1 經(jīng)專家調查和克倫巴赫系數(shù)檢驗,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控制性結構層次及其要素客觀、合理。全面厘清了該項目運動訓練控制性結構的主體框架和層次要素,可為該項目教練員系統(tǒng)認識運動訓練的控制性結構及其要素,客觀掌握運動訓練過程控制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及其細節(jié)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3.2 經(jīng)AHP層次分析法一致性檢驗,女子跆拳道運動訓練控制性結構要素權重具有較高一致性。權重結果表明,心智能力訓練、隊員狀態(tài)評估、技術能力訓練、成績名次評估、體能能力訓練、戰(zhàn)術能力訓練、內容方法手段、階段成績監(jiān)評、成績指標監(jiān)評、階段任務確定依次為該項目訓練過程控制的重點要素。
[1]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科學學科發(fā)展報告(運動訓練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2-134.
[2]胡亦海.競技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21-25,216-221.
[3]胡亦海,高平.運動競賽結構特征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5):96-98.
[4]孫茂君,燕博.中國跆拳道項目備戰(zhàn)倫敦奧運會新周期的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2):155-163.
[5]閆潔.論加強競技運動訓練整體性研究的重要性[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4):101-102,125.
[6]袁震瀾.試論國家隊跆拳道運動科學訓練的主要特征[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4):544-546.
[7]高志紅,馮巨濤,任文崗,秦志明.新規(guī)則和電子護具的使用對跆拳道技術應用的變化與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10(4): 86-90.
[8]胡好,張英波,王傳平.再論運動訓練結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10):105-108.
[9]劉德皓.從亞運會冠亞軍決賽看世界競技跆拳道運動技術的發(fā)展趨勢[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2(5):627-630.
[10]高平,胡亦海.競技運動訓練過程結構特征的研究[C].第三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大連.2010:241-245.
Controll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s taekwondo sports training
GAO Ping,HU Yi-h(huán)ai,YU Yin,LU Fan,BAO Shan-jun
(School of Sports Training,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Hubei,China)
For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feature of training process that China Women Taekwondo Team prepare for the 30th Olympic Games and generaliz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we us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establish the sports training controlling structure of China women taekwondo and adopt the Cronbach Coefficient to test the interior consistency of structure factor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trolling structure is objective and reasonable.The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clearly demonstrate the engineering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training proces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ystem monitoring of China women taekwondo training process.
female taekwondo;sports training;process;controlling;element
G886.9
:A
:1009-9840(2015)01-0039-05
2013-11-05
國家體育總局備戰(zhàn)倫敦奧運會科技攻關項目(編號:2011A038)。
高平(1983- ),男,湖北黃岡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競技運動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