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雪松,白 燁
(1.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遼寧 沈陽 110102;2.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遼寧 沈陽 110102)
?運動人體科學
備戰(zhàn)22屆冬奧會國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體能訓練過程生化監(jiān)控的研究
牛雪松1,白 燁2
(1.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遼寧 沈陽 110102;2.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遼寧 沈陽 110102)
備戰(zhàn)2014年索契冬奧會期間,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2013年體能集訓期每周應用血紅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睪酮、皮質(zhì)醇及血細胞系等生化指標,對運動員體能訓練的負荷是否適宜以及疲勞恢復情況進行了診斷與評價。從備戰(zhàn)過程中體能集訓期運動員生理生化指標值的變化分析看,絕大多數(shù)運動員對逐漸遞增的訓練負荷比較適應,機能狀態(tài)比較好,運動能力有不斷提升的趨勢;個別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某一階段機體表現(xiàn)出對遞增的訓練不適應;通過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訓練,在隨后的訓練過程中都表現(xiàn)出良好的機能狀態(tài),適應了不斷遞增的訓練負荷。
備戰(zhàn)22屆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體能訓練;生化監(jiān)控
2014年索契冬奧會中,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奪得一銀、一銅兩塊獎牌,捍衛(wèi)了在這個項目上的強國地位,系統(tǒng)、科學的專項體能訓練為備戰(zhàn)2014年冬奧會空中技巧運動員專項運動能力的提升和運動損傷的降低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在體能訓練過程應用生理生化指標進行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掌握每個運動員體能訓練過程中生理生化指標規(guī)律性變化,對體能訓練過程合理、科學、有針對性的安排訓練負荷具有重要作用??偨Y和研究2014年索契冬奧會備戰(zhàn)過程中的體能集訓期生化監(jiān)控對指導該項目備戰(zhàn)2018年平昌冬奧會體能訓練過程中合理安排訓練負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1 研究對象
備戰(zhàn)2014年索契冬奧會國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11名運動員(男5名,女6名),均為國際健將。
1.2 數(shù)據(jù)選取
選取了國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運動員在2013年春、秋季體能集訓期11次綜合測試數(shù)據(jù)。測試時間分別為2013年5月、6月、10月每周一空腹靜脈采血,每次采血時間為清晨6:30~7:00。春、秋季體能集訓期第一周各項指標的檢測值為集訓前的測試值,可作為不同運動員各項指標的基礎值。
表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S)
表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S)
N 年齡(年) 身高(cm) 體重(kg) 訓練年限(a )男5 23.8±3.2 173.6±3.269.2±2.314.6±4.2女6 24.7±4.0 162.0±2.754.4±5.316.5±4.7
1.3 儀器與方法
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血清睪酮(T)、皮質(zhì)醇(C)采用BeckmanAccess全自動熒光免疫分析儀(美國);血紅蛋白(Hb)采用Sysmex多項目自動血球分析儀(日本)。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結果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ˉX±S)表示,統(tǒng)計方法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airedsampleT-test),P<0.05為顯著性差異,P<0.01為非常顯著性差異。
從表2可以看出,春季體能集訓期男運動員第三周血紅蛋白值有非常顯著的降低(P<0.01),第六周血紅蛋白值有顯著的降低(P<0.05);血尿素值第三、五周有非常顯著的升高(P<0.01),第二、六、七周有顯著的升高(P<0.05);血清肌酸激酶值第四、五周有非常顯著的升高(P<0.01),第二、六和七周有顯著的升高(P<0.05);血睪酮值第四周有非常顯著的升高(P<0.01),第六和七周有顯著的升高(P<0.05);皮質(zhì)醇在七周內(nèi)沒有顯著變化;T/C值第四和七周有顯著的升高(P<0.05),其他幾周的數(shù)值都超過第一周。
表2 春季體能集訓期男運動員生理生化指標變化(n=5)
表3 春季體能集訓期女運動員生理生化指標變化(n=6)
從表3可以看出,春季體能集訓期女運動員血紅蛋白值在七周內(nèi)沒有顯著變化,但有上升趨勢;血尿素值在第三、五和七周有非常顯著的變化(P<0.01),但數(shù)值都在合理范圍內(nèi),并有下降趨勢;血清肌酸激酶值第三、四、五、六、七周有非常顯著的升高(P<0.01),數(shù)值都在合理范圍內(nèi),并有下降趨勢;血睪酮值第五周有非常顯著的升高(P<0.01),第三、四周有顯著的升高(P<0.05);皮質(zhì)醇值第三周有顯著的升高(P<0.05),其他幾周沒有明顯變化;T/C值第五周有非常顯著的升高(P<0.01),其他幾周的值均超過第一周。
從表4可以看出,秋季體能集訓期男運動員血紅蛋白值比較平穩(wěn),沒有明顯變化;血尿素值第二、四周顯著降低,P值分別小于0.01和0.05;血清肌酸激酶值第二、四周有非常顯著的升高(P<0.01),第三周有顯著升高(P<0.05);血睪酮值沒有明顯變化;皮質(zhì)醇值第二、四周有顯著的升高(P<0.05),T/C值第四周有非常顯著的降低(P<0.01)。由此可見,第二、四周的訓練強度較大。
表4 秋季體能集訓期男運動員生理生化指標變化(n=5)
表5 秋季體能集訓期女運動員生理生化指標變化(n=6)
從表5可以看出,秋季體能集訓期女運動員血紅蛋白值和血尿素值比較平穩(wěn),沒有明顯變化;血清肌酸激酶值第二、三和四周都有顯著升高;血睪酮值第四周有非常顯著升高(P<0.01),并具有升高趨勢;皮質(zhì)醇值第二、三和四周有顯著的升高(P<0.05);T/C值第二周有非常顯著的降低(P<0.01),第三、四周逐漸回升。
3.1 體能集訓期血紅蛋白值和血尿素值的變化分析
在體能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在提高訓練負荷的強度和量時,血紅蛋白值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下降趨勢。如果訓練的某一階段血紅蛋白值持續(xù)下降超過本人基礎值的10%以上,就要采取恢復血紅蛋白水平的措施,同時要考慮調(diào)整訓練負荷的量或強度,否則就會造成過度疲勞,引起運動員運動能力下降[1]。運動實踐研究證明:在運動員各項機能狀態(tài)較好,并對訓練負荷適應時,血紅蛋白值水平較高,訓練和比賽中都能表現(xiàn)較好的競技狀態(tài)[1]。因此,在體能訓練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清晨安靜時血紅蛋白值作為評價運動員身體機能狀態(tài)和監(jiān)控訓練負荷的指標之一。
血尿素指標作為反映機體疲勞程度和評定機能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評定運動員的負荷量。血紅蛋白與血尿素共同使用來評價運動量更為科學,如果運動員完成一定訓練負荷后,血尿素升高1mmol/L左右,血紅蛋白值下降較多,說明運動員的機能狀態(tài)較差,運動量偏大;如果血尿素升高2~3 mmol/L甚至更多,血紅蛋白值沒有下降,甚至有所升高,說明運動員機能狀態(tài)很好,運動量雖然較大,但完全能夠適應[1]。
從表2、表3男女運動員血紅蛋白值和血尿素值變化看,春季體能集訓期第三周血紅蛋白均值都出現(xiàn)下降現(xiàn)象,同時血尿素值都有所升高,說明運動員對第二周的體能訓練量有些不適應,機能狀態(tài)有所下降,為此在第三周的訓練過程中對訓練量進行了調(diào)整,從隨后幾周的血紅蛋白值和血尿素值變化看,伴隨體能訓練負荷的漸進增加,運動員血紅蛋白均值都在持續(xù)上升,血尿素均值也有所下降,說明運動員的機體對每周不斷遞增的訓練負荷比較適應,機能狀態(tài)比較好。
從表4、表5血紅蛋白質(zhì)值的變化看,男、女運動員的數(shù)值總體變化趨勢上比較平穩(wěn)。男、女運動員在第二次檢測時有微小的下降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前一周訓練負荷較大的原因。女運動員在隨后的檢測中數(shù)值都在持續(xù)上升,說明女運動員的機體對訓練負荷比較適應,機能狀態(tài)比較好。男運動員在第二周檢測時有微小的下降趨勢后有所上升,在第四周檢測中略有下降,下降的幅度在合理范圍內(nèi),不是過度疲勞的表現(xiàn),顯然男運動員的機體對上一周增加的訓練強度產(chǎn)生了較明顯反應,說明訓練的強度足夠大,運動員的機體比較適應。
秋季體能集訓期主要突出體能訓練的強度,從表4、表5血尿素值的變化看,男、女運動員的四次檢測均值比較平穩(wěn),都在正常范圍內(nèi),對體能訓練的量比較適應。
圖1 男運動員賈某春季血紅蛋白值變化圖
從圖1、圖2的個體運動員春秋季體能集訓期血紅蛋白值變化看,男運動員中賈某的血紅蛋白值始終低于正常值范圍,該運動員在以前的檢測中血紅蛋白值也具有這樣特點。因此在春季體能集訓時對其施加訓練負荷比較謹慎,每天觀察本人在訓練中和訓練后的狀態(tài),積極安排每次課訓練后的恢復措施,認真分析每周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設計更合理的個性化訓練負荷結構。從秋季體能集訓期的血紅蛋白值變化看,賈某在遞增訓練負荷時,血紅蛋白值的波動幅度較小,且都保持在正常值范圍內(nèi),由此可見,賈某承受負荷的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機能狀態(tài)也有所提升。
圖2 男運動員賈某秋季血紅蛋白值變化圖
圖3 男運動員齊某春季血尿素值變化圖
圖4 男運動員齊某春季血紅蛋白值變化圖
從圖3個體運動員春季血尿素值的變化看,男運動員齊某從第三周至第五周的檢測中,發(fā)現(xiàn)血尿素指標偏高,同時血紅蛋白值有所下降。說明該運動員身體機能狀態(tài)有所下降,第四周開始對他的負荷結構進行了調(diào)整,后兩周血尿素指標值下降,血紅蛋白值回升,說明他適應了逐漸遞增的體能訓練量,機能狀態(tài)逐漸上升。該運動員腰部有陳舊性損傷,腰部損壞一直困擾和影響訓練,在此次體能集訓過程中,針對該運動員的傷病和運動能力狀況制定了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方案,在訓練負荷安排上非常謹慎,除了通過生理生化指標的檢測,還要在仔細觀察訓練中表現(xiàn),及時和運動員交流溝通,力求準確把握運動員的機能狀態(tài),合理安排訓練負荷。
3.2 體能集訓期血清肌酸激酶值的變化分析
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變化用于評定肌肉承受負荷刺激和肌纖維微細損傷及其適應與恢復的敏感生化指標。體能訓練尤其是力量訓練會引起血清肌酸激酶升高,這可能是訓練造成了肌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和肌纖維的損傷。訓練負荷的強度和量對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通常訓練負荷的強度影響大于訓練負荷的量,當訓練負荷的強度和量都大時,其酶的活性升高更為明顯。不同運動項目的血清肌酸激酶變化范圍不完全一致,使用血清肌酸激酶進行機能評定時,要考慮考慮到項目的特點,并進行縱向觀察和比較[3]。
從表1、表2男、女運動員春季血清肌酸激酶平均值的變化看,從第二周開始升高,這與第一周運動強度較大的體能測試周有關系。絕大多數(shù)運動員血清肌酸激酶值達到最高值是在第三周的檢測結果中,顯然大多數(shù)運動員對第二周體能訓練的強度有些不適應,從第四周開始,男、女運動員血清肌酸激酶值雖然較第一周較高,但都恢復到正常值范圍內(nèi),說明訓練強度較大,運動員們能適應逐漸遞增的力量訓練的強度。
秋季體能訓練集訓期突出體能訓練的強度,尤其是力量訓練的強度。從表4、表5男、女運動員秋季血清肌酸激酶數(shù)值的變化看,每周檢測數(shù)值都明顯高于春季每周的檢測值,并且數(shù)值始終都保持在較高的水平,通過對每個人的觀察和與運動員的溝通,發(fā)現(xiàn)運動員的機能狀態(tài)比較好,對高強度的力量訓練比較適應。
從圖5可以看出,男運動員齊某春季體能集訓期第三至五周的檢測中,血清肌酸激酶值一直相對較高,尤其是第三周的檢測值,同時該運動員這段時期血尿素指標也相對較高,顯然齊某對這段時間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都有些不適應,因此對他施加的負荷結構進行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在隨后幾周訓練中,他不僅能承受足夠大的訓練負荷,并能適應遞增的訓練量,機能狀態(tài)逐漸提升。從圖6可以看出,女運動員徐某春季體能集訓期第三周血清肌酸激酶檢測值相對較高,隨后的幾周的檢測值逐漸下降,說明徐某對漸進遞增的力量訓練負荷比較適應,肌肉恢復狀態(tài)較好。
圖5 男運動員齊某春季CK值變化圖
圖6 女運動員徐某春季CK值變化圖
3.3 體能集訓期血清睪酮、皮質(zhì)醇值及其比值的變化分析
正常情況下,運動員身體機能良好時,血睪酮水平波動的幅度不大,并且在運動員體能增強時,血睪酮水平有上升趨勢。在運動員疲勞、過度訓練或機能狀態(tài)不好時,血睪酮水平會出現(xiàn)下降現(xiàn)象。血睪酮值的個體差異較大,連續(xù)積累相同運動員的測試值進行縱向比較更有意義。在沒有任何藥物干預的情況下,運動員增加訓練負荷后血睪酮水平低于基礎值的25%以上,并且血睪酮水平持續(xù)不回升,就應及時進行調(diào)整訓練負荷,同時采取必要的恢復措施[1]。應值得注意的是在運動實踐中,少數(shù)運動員血睪酮值與運動能力呈現(xiàn)出分離的現(xiàn)象,即血睪酮值較低時,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可能處于較好的狀態(tài),血睪酮值較高時,運動員競技能力不一定處于較好狀態(tài),但這是一種短暫現(xiàn)象,教練和隊醫(yī)要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視。
從表2、表3的春季體能集訓期男、女運動員血睪酮平均值的變化看,總體上具有上升趨勢,說明在春季體能集訓期男女運動員的機能狀態(tài)較好,對連續(xù)遞增的訓練負荷比較適宜。從表4、表5的秋季男、女運動員血睪酮平均值的變化看,絕大多數(shù)女運動員的血睪酮數(shù)值在第二周檢測時較低,男運動員中除吳某、劉某的檢測值呈上升趨勢外,其他人在第二周檢測時都有下降趨勢,秋季體能集訓期第一周為測試周,說明這些運動員對測試周較大負荷刺激產(chǎn)生了明顯的反應,需要在第二周的訓練中對訓練負荷適度調(diào)整。
皮質(zhì)醇是機體內(nèi)的分解激素,有促進機體物質(zhì)分解的作用,在體能訓練過程中皮質(zhì)醇水平升高可以促進糖原的分解,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如果在訓練后持續(xù)保持較高水平,就說明機體的分解代謝加強,對運動員訓練后的疲勞恢復不利。皮質(zhì)醇是一種對應激反應比較靈敏的激素,不僅可以評價運動員的生理應激,還可評價運動員的心理應激,但是需要和其他指標配合使用,綜合評價運動員的機能狀態(tài),經(jīng)常和血睪酮等指標一起使用,評價運動員的機能狀態(tài),皮質(zhì)醇正常值范圍一般在5~25 Ug/d[4]。
從表2、表3春季體能集訓期男、女運動員皮質(zhì)醇數(shù)值都在正常值范圍內(nèi),波動的幅度不大,變化趨勢基本接近,并且都有下降趨勢。表5、表6秋季體能集訓期男、女運動員皮質(zhì)醇四周的檢測值基本都在正常值范圍內(nèi),但變化的趨勢上與春季有所不同,從第二周的檢測值開始,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上,并有一些上升趨勢,這可能與不斷遞增的訓練強度有一定關系。
血清T/C是指血睪酮和皮質(zhì)醇的比值,是機能評定的敏感指標。在訓練實踐中,定期比較運動員安靜狀態(tài)下血睪酮和皮質(zhì)醇的比值,可以評價和監(jiān)控運動員的機能狀況。階段性體能訓練前晨起安靜狀態(tài)的測試值可以作為基礎值,在階段性體能訓練過程中定期測試晨起安靜狀態(tài)的值,并與基礎值進行對比,可以反映運動員訓練后機體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的平衡情況。如果血清T/C值出現(xiàn)大幅度下降,可能是分解代謝大于合成代謝,不利于運動員疲勞的恢復,當血清比值低于訓練前25%,或比值超過30%或小于0.35×10-3,而又不回升,就應調(diào)整訓練計劃或增加必要的恢復措施,避免造成過度疲勞[2]。如果血清T/C值不變或升高,說明運動員機體的分解代謝沒有超過合成代謝,機能狀態(tài)正常。
運動員的血睪酮和皮質(zhì)醇水平影響因素較多,因此不能僅憑血清T/C值單一指標來評價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和機能狀態(tài)。在訓練實踐中,經(jīng)常結合多個指標綜合評價運動員的機能狀態(tài),如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血紅蛋白等指標[4]。由于運動員的血清T/C值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性,因此采用血清T/C值評價運動員的機能狀態(tài)時,要建立運動員個體的正常值或基礎值,對連續(xù)測試值進行自身的對比來評價運動員的機能狀態(tài)。
表2、表3春季體能集訓期男、女運動員的血清T/C值總體上呈升高趨勢,說明運動員的機能狀態(tài)比較好。女運動員在春季體能集訓期第六周的檢測中,血清T/C值有所下降,說明女運動員對第五周訓練負荷的刺激有一定的反應。男運動員在春季體能集訓期第三周和第六周檢測中,血清T/C值均有所下降,說明男運動員對第二周和第五周有一定訓練負荷的刺激有較明顯的反應。從表4、5秋季體能集訓期女運動員血清T/C值變化看,女運動員從第二次降低后開始呈上升趨勢,說明女運動員的機能狀態(tài)比較好,對逐漸遞增的訓練負荷適應。從男運動員檢測值的總體變化上看,有下降的趨勢,但從下降的數(shù)值和實際情況看,運動員不存在過度疲勞的表現(xiàn),但仍需要進一步加強疲勞恢復的措施。
圖7 女運動員徐某春季血清T/C值變化圖
圖8 女運動員徐某秋季血清T/C值變化圖
從圖7女運動員徐某春季血清T/C值變化看,第二至五周的T/C比值處于上升趨勢,并保持較高水平,說明這段時間徐某的機體狀態(tài)較好,第六、七周比值開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在合理范圍內(nèi),比值的下降可能與后兩周遞增的專項力量訓練強度有關系。
從圖8女運動員徐某秋季血清T/C值變化看,第二、三周比值呈下降趨勢,并且下降幅度較大,說明徐某在訓練強度較大的秋季體能訓練期,機體恢復較慢,機能狀態(tài)有所下降,通過了解發(fā)現(xiàn)該運動員為降低體重進行節(jié)食,經(jīng)過教練和醫(yī)生耐心疏導,徐某每天采取了必要的營養(yǎng)補充措施,第四周血清T/C值開始上升,機能狀態(tài)逐漸好轉。
1)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2014年冬奧會備戰(zhàn)過程中體能集訓期每周一在清晨、空腹、安靜狀態(tài)進行生理生化指標的檢測,對運動員每周體能訓練的負荷是否適宜以及疲勞恢復情況進行診斷與評價,每周檢測的生化指標分別為:血紅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睪酮、皮質(zhì)醇及血清T/C值。
2)從備戰(zhàn)過程中體能集訓期運動員的生理生化指標值的變化分析看,絕大多數(shù)運動員對逐漸遞增的訓練負荷比較適應,機能狀態(tài)比較好,運動能力有不斷提升的趨勢。個別運動員在體能集訓過程中某一階段機體表現(xiàn)出對遞增的訓練不適應,通過有針對性的調(diào)整訓練計劃,在隨后的訓練過程中都表現(xiàn)出良好的機能狀態(tài),適應了不斷遞增的訓練負荷。
3)在體能訓練過程中,不僅根據(jù)項目的特點和個體的差異合理安排訓練負荷的強度和量,還要及時了解運動員訓練后的機能變化狀況。影響運動員機能狀態(tài)的因素是多方面,在體能訓練實踐中,要經(jīng)常使用多個指標對運動員的機能進行縱向評定,可以全面評定訓練的強度和量,也可以客觀了解不同運動員對訓練負荷的適應情況。
[1]馮連世.運動訓練的生理生化指標監(jiān)控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2]馮連世.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3]王清.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競技能力狀態(tài)診斷和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研究與建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4]馮連世.運動員機能評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標測試方法及應用[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5]常波.我國備戰(zhàn)第20屆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不同訓練時期機能水平的監(jiān)控[J].中國體育科技,2006,42(1):125 -127.
[6]史嬌嬌.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隊女子運動員2012年夏訓期生理生化指標監(jiān)控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32(5):135-144.
[7]張宇,衣雪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隊運動員不同訓練時期部分生理生化指標監(jiān)測[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3,32(4):350-352.
責任編輯:郭長壽
Biochem ical M onitoring of the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Training Process Focusing on the Athletes from the National Freestyle Skiing Aerials Team Preparing for the 22nd O lympic W inter Games
NIU Xuesong1,BAIYe2
(1.School of Sport Training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2.Postgraduate Department,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The authors use the biochem ical indexes like hemoglobin,serum creatine kinase,blood urea,serum testosterone,cortisol and hemocyte cell line to ensure the suitable training load and the recovery from fatigue of the freestyle skiing aerial skill athletes during the period preparing for the 22nd Olympic W inter Games in 2013.From the change value of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 ical indexes,most athletes adapt to the gradually increasing training load,they have good functional status and their exercise capacity tend to be increasing.Some athletes don’tadapt to the gradually increasing training load during certain stage of the training process.However,via the adjustment of individual training,they show good functional status and tend to adapt to the increasing training loa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subsequent training.
preparing for the 22nd Olympic Winter Games;the freestyle skiing aerial skill athletes;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training;biochemicalmonitoring
G804.7
A
1004-0560(2015)04-0086-06
2015-06-12;
2015-06-28
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隊科研綜合攻關研究課題《備戰(zhàn)2014年索契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2012A010;沈陽體育學院重點學科資助項目《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項目編號:XKFX1508;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課題《我國優(yōu)秀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專項體能評價體系的研究與應用》,課題編號:L2015510。
牛雪松(1971—),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