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桂
卿丙離是湖南隆回縣石門鄉(xiāng)人,清代光緒辛丑科舉人,曾做過云南江那知縣、湖南省議員。后來辭官回鄉(xiāng),設(shè)館講學(xué)。其人滿腹經(jīng)綸、才華橫溢,擅長吟詩賦對。
他七歲那年,隨父親去車水抗旱。父子各執(zhí)一個車把,父親用力過猛,車軸飛轉(zhuǎn),把小丙離甩落水田之中,弄得滿身泥水。父親拉起他苦笑道:
看你真象只落湯雞了。
他卻若無其事地說:
瞧我就是條游水龍矣。
父親一愣,這不是一副很好的對聯(lián)嗎?心想:孺子可教矣,便把他送進村里的私塾念書去了。
卿丙離讀書十分用功,進步很快。17歲那年,他也在村里辦了一所私塾,自己當(dāng)起了先生。村里有個羅少爺,成天嚷著要去讀書。他父親羅老財陰陽怪氣地說:“那個乳臭未干的窮小子,會當(dāng)什么先生,莫把別人的子弟給耽誤了!”這話傳到卿丙離耳朵里,他沒吱聲,只是在自家門口貼出一副對聯(lián):
小樓半間,坐由我,臥由我;
窮人一個,王者師,帝者師。
羅老財看了,氣得七竅生煙。
卿丙離雖然滿腹經(jīng)綸,科舉卻不順利,四十多歲的年紀(jì)才中了舉人。有一年,他落榜回家,途經(jīng)桃花坪城郊時,在古木參天的橫江亭駐足休息,見亭閣內(nèi)有關(guān)圣帝君端坐其中,氣宇軒昂。聯(lián)想到自己數(shù)次名落孫山的凄涼景況,他對眼前這位關(guān)夫子肅然起敬,于是以“橫江”二字嵌首,提筆揮毫,撰就一聯(lián):
橫槊賦詩,那曹人,今安在矣;
江東稱霸,彼孫子,何足道哉。
聯(lián)中的關(guān)公,過五關(guān)、斬六將,蔑視曹魏與孫吳的英雄氣概,凜然不可侵犯。
卿丙離晚年告老還鄉(xiāng),住在石門老銀鋪。有一年夏天,外地來了個戲班子,在桃花坪唱大戲。因為招待不周,他們在戲臺一邊高懸半邊對聯(lián):
桃市人,穿冬衣,搖夏扇,不分春秋;
意思是諷刺挖苦那些愛穿黑衣,手搖蒲扇的桃花坪闊佬們。為了回擊戲班子,幾個頭面人物四處奔波,最后來到老銀鋪山窩窩里,用轎子把卿丙離接到縣城。
卿丙離見了上聯(lián),略作思索,便對出了下聯(lián):
梨園子,唱南腔,歌北調(diào),什么東西。
這班戲子見了對偶工整、出語不遜的下聯(lián)后,知道桃花坪人不好對付,只得怏怏而去。
隆回縣城環(huán)城公路旁邊有座集賢亭,亭上有一副楹聯(lián):
集合亦何常,碌碌勞勞不過且行且止;
賢愚同一慨,熙熙攘攘無非為利為名。
這副出自卿丙離筆下的聯(lián)語,諷刺了那些為名利而奔走忙碌的人們,同時也是他自己早年醉心科舉,年近半百方躋身仕途,大半輩子為名利奔波,最后看破紅塵,回鄉(xiāng)隱居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