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欲飛
本領(lǐng)之于孩子的成長而言,絕不是學會了某項具體技能那么簡單,也不僅僅關(guān)乎生存能力,而是有著更深層次的發(fā)展價值。
從桐桐炒雞蛋說起
前兩天,10歲的外甥女瑤瑤過來玩時,突然想吃炒雞蛋,并主動提出自己做,我就放手讓她去弄,還鼓動桐桐在一邊觀摩,桐桐很開心地去了。兩個人在廚房里搗鼓了一頓,弄出半碗炒雞蛋,直呼好吃。
第二天,小家伙又開始懷念跟瑤瑤姐姐做的炒雞蛋,讓我給她做,我有心讓她學著做,就喊她過來打下手,鼓勵她跟著學。小家伙欣然答應,還幫著打雞蛋液。下鍋炒的時候,我順便交代她一些要領(lǐng),還讓她掌勺炒了幾下。盛出來之后,小家伙再度大呼:“比昨天的還好吃!”我趁機告訴她:“這是因為里面有你的功勞,沒想到你這么小就能跟著媽媽做出這么好的東西了,媽媽真為你驕傲!”小家伙也很開心,說以后也要學著做。我當然支持。
炒蛋吃完了,小家伙沒過癮,還想吃,我故意說沒空給你做了,但如果你自己做的話,媽媽就管不著了。小家伙一聽,一定要自己做,還讓我給她錄制整個制作過程。我就拿起手機,從她打開冰箱拿雞蛋錄起,如實記錄了她“笨手笨腳”地打雞蛋、費力地開煤氣開關(guān)、小心翼翼地倒油和翻炒的過程。雖然還不熟練,但還是基本獨立地炒出來了,想不到小家伙人生的第一份廚藝作品就這樣誕生了,真讓人激動??!小家伙更是開心,一邊吃一邊滿意地說:“原來炒雞蛋這么簡單啊!”我趁機告訴她:“你知道媽媽為什么支持你學習做飯嗎?因為你學會了一項新本領(lǐng)之后,就會獲得這方面的自由。比如說,現(xiàn)在你學會了這個炒蛋,想吃的時候,即使媽媽不給你做你也可以自己做著吃了!”小家伙很認同地點了點頭。
今天中午,桐桐突然想吃紅糖餅,我靈機一動:何不也教她自己做呢?反正電餅鐺就放在地上比較安全。跟她一說,小家伙立馬躍躍欲試,我便讓位在一旁進行指導,必要時示范給她看。因為工藝比較簡單,小家伙很快就學會了,接連做了三四個,越做越熟練。
大約因為是自己做的,小家伙吃得分外起勁,把做出來的幾個餅都吃光了,我有意再談起那個“本領(lǐng)給你自由”的話題:“看看你,不知不覺又多了一個本領(lǐng),媽媽真為你驕傲!說說看,這個本領(lǐng)讓你多了什么自由呀?”小家伙說:“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自由,這下想吃餅的時候你就管不著我了!”我故作失意地嘆了口氣,說:“是啊,你現(xiàn)在本領(lǐng)越來越大,想看書就看,想炒蛋就炒,想吃餅媽媽以后也管不住啦!”小家伙一臉自豪。
本領(lǐng)讓孩子獲得更多發(fā)展的自由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學習盡可能多的本領(lǐng),因為本領(lǐng)之于孩子的成長而言,絕不是學會了某項具體技能那么簡單,也不僅僅關(guān)乎生存能力,而是有著更深層次的發(fā)展價值,掌握更多本領(lǐng)的孩子,會對變革周圍環(huán)境和獨立處事的能力有著更多的信心,那種經(jīng)常能夠“搞得定”的成功體驗也會讓孩子獲得更強大的內(nèi)心力量,這樣的孩子,將更自信、更強大,當然也就可以由此獲得更多發(fā)展的自由,就像我經(jīng)常跟桐桐提到的:識字讓你獲得閱讀的自由,會烙餅讓你獲得隨時吃餅的自由……孩子的發(fā)展空間,就是在不斷獲得各種具體的行事自由中慢慢拓展的。
“本領(lǐng)讓你自由”是最好的激勵方式
如果家長能在引導孩子學習各種本領(lǐng)的時候,用“XX本領(lǐng)可以給你XX自由”的理念來激勵孩子,將這項本領(lǐng)可以帶給孩子的具體好處(如“到時候你就想看什么書就看什么書了,媽媽不想讓你看的書你也可以自己看了!”“你就想什么時候吃炒蛋就什么時候可以吃到了,媽媽不想給你做你也可以自己做著吃了!”等)描述給孩子,則孩子更容易接受到行為后果帶來的激勵,尤其是在孩子本來就渴望這種結(jié)果的時候。
反過來,如果家長難以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一項本領(lǐng)帶來的發(fā)展價值,僅僅覺得孩子大了,應該會這樣那樣了,或者看到別的小朋友會了,就去逼著孩子學,卻不把這項本領(lǐng)對于成長的意義呈現(xiàn)給孩子,則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將很難被激發(fā)得“蠢蠢欲動”,即使最終被家長押著學會了,也感覺不到學習的樂趣,更難以產(chǎn)生使用那種本領(lǐng)的內(nèi)在動力。比如,即使在家長的逼迫下認識了很多字,孩子卻依然不愿意讀書,更遑論享受識字帶來的閱讀自由。
不禁再次想起龍應臺寫給兒子安德烈的那句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