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小品文

        2015-05-30 10:48:04胡竹峰
        陽光 2015年10期
        關鍵詞:文章

        最近寫罷一組隨筆,長的萬言,短的也有千字。好久沒寫過小品文,作長文章固然酣暢淋漓,但我更喜歡小品文,性靈不可泯滅。

        生活中沉重太多,寫小品文是給身體松骨。古玩文物,山川草木,花鳥蟲魚,人世清歡,閑情樂事誰不愛?

        魯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機》中有這么一段話:“唐末詩風衰落,而小品文放了光輝。但羅隱的《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皮日休和陸龜蒙自以為隱士,別人也稱之為隱士,而看他們在《皮子文藪》和《笠澤叢書》中的小品文,并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p>

        抗爭和激憤是人的一面,淡然與從容也是人的一面。

        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充滿情趣,是人性本色之一。

        不會寫小品文的寫作人生,多么乏味。

        小品文有三種:

        一種小得盈盈一握。

        一種品出弦外之音。

        一種文氣風雅可人。

        序跋癖

        王羲之癖鵝。阮籍癖車。劉伶癖酒。隋煬帝癖女人。李清照癖賭。米芾癖石。李唐人癖牡丹。陶淵明癖菊。周敦頤癖蓮。八大山人癖花鳥蟲魚。鄭板橋癖男色。馮夢龍癖話本。蒲松齡癖傳奇。閔老子癖茶。賈寶玉癖胭脂膏。魯迅癖煙草。

        劉邕嗜痂成癖。海畔有逐臭之夫,可謂臭癖。蘭蓀蕙之芳,眾人之好好,此乃香癖?!端疂G》中“鼓上蚤”時遷,有偷癖;“小旋風”柴進,是好客癖;黑旋風李逵,有殺人癖。有人有自殘癖,有人有服藥癖,有人有小說癖,有人有大話癖。有人癖小腳,有人癖長辮。有人癖小蠻腰,有人癖大肚腩。有人癖舊時月色,有人癖得意盡歡。智者樂水是水癖,仁者樂山是山癖。

        我呢?幼年戀母乳,有母乳癖。童年嗜甜,有糖果癖。少年愛藏書,有讀書癖。青年好色,有美顏癖。近年呢?近年有序跋癖。

        序極其難寫,容易過頭。跋也極其難寫,容易流俗。

        過頭也罷,流俗也罷,不過頭不流俗也罷,沒有真性情,沒有自說自話,就不是好序跋。

        顧亭林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序。

        胡竹峰說:我之患在好為己序。

        肚子餓了,回家燒飯,先記到這里。

        筆 記

        夜里在朋友家玩兒,回來時拿了一冊《四十二章經》。時間不早,但我睡覺還早,躺在床頭讀經,書中有段話極好: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shù)日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人命在呼吸之間,好文章也在呼吸之間。文章成敗,呼吸之間耳,穩(wěn)住那口氣,不松。文人的積習,世間一切都有文章之道,世間一切皆是人生之道,這是我的癡。

        《四十二章經》里還說,學道的人,像牛背重物,走在深泥中,非常疲倦了,但不敢東張西望,走出淤泥之后,才能休息。佛家的說法,從來不只是智慧,還有超脫。一個人有智慧不難,超脫難。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凈矣。我輩學文章之道,亦是學人道也。齊白石學了一輩子,越老越凝練,終成大宗師。我見過他一幅畫,題為《清白世家》,畫白菜畫鮮菇,自辟筆路,線條清凈設色清凈,有佛經之美,靜靜相對如一卷古人筆記。

        文章寫得清清白白是本事,要下苦功。這又是癡話了,好在癡話本是說給同道中人的。我輩寫作之人,眾人拾柴,一起烤火,本就是癡人。正所謂: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窗外春光大好——無數(shù)錦繡文章。

        晨 光

        昨天晚上茶喝多了,睡得不好。失眠,起床,早上五點鐘起床,多年不曾如此了。以前失眠,想女人,從胳膊想到大腿。年少氣盛,欲壑難填,幸虧以前很少失眠,經常一夜無夢到天亮。如今失眠,想的都是男人,從先秦到民國——從先秦到民國那些會寫文章的男人。起床后無聊,提壺燒水。燒水間隙,在樓頭遠望晨光。夏天的晨光極嫩,像剛長成拇指般大小的南瓜頭。冬天的早上,霜天一色,晨光極老,是老南瓜。秋天的晨光呈現(xiàn)出肅穆的模樣,又有豐腴之感,像保養(yǎng)極好的中年婦人。這些年春天總是睡懶覺,晨光匆匆流水,幾乎沒見到過,亦或見到了,我忘了。睡得不好,心情欠佳。在晨光中看看遠方的樓,看看樓下的路,看看路上的車。車上的人看不見,愉悅感頓生。

        疲 倦

        從鄉(xiāng)下歸來,感覺疲倦。是受了暑氣,還是人太嬌氣?年近三十歲,明顯感覺體內清氣下沉,濁氣上升。中年是渾濁的。青年的氣息清清平平,生活太緊張,太沉重,中年的肉身,冒著濁氣。

        到合肥時,迎路下了一陣雨,雨點兒急不可待,在擋風玻璃前亂躥,雨刷左遮右擋,像理屈詞窮的憨夫。

        回到家,懨懨欲睡。洗完澡,倒在床上,做了一通夢,黃昏時分醒來。身體干燥,皮膚濕潤,忘了開空調,汗水濡濕床單。起身燒水泡茶,友人沈永送我的,說是采自高山的野茶。每次回家,總有朋友送我茶葉。人在城市生活久了,鋼筋水泥的氣息太重,喝一點兒茶親近山水。

        連喝三杯茶,方才感覺舒服,體內清氣萌發(fā)。

        元 氣

        這幾日天氣真好,精神奇差。昨天下午,疲倦至極,沒有病,卻懨懨的頹唐得很。躺在床上,睡到晚上十點,太累了。

        這些年一到春天,總覺得累。打電話給母親,她說我春天里身子骨一向弱。但我過去是不知疲倦的,仿佛孔子“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仿佛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有回車前子寄我一幅“身子骨”三字書法。老車好意。千年文章要一身好骨。傲骨是題外話。

        醒來后,精神好一些,體內氣力倍增。晚飯也懶得吃了,餓一頓無妨。躺在床頭看書,讀先秦文章。那是大時代,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先秦文章里有來自盤古開天的元氣,《莊子》《老子》《論語》《韓非子》,諸子文章隨處可見一團團元氣酣暢淋漓。

        先秦文章給中國文章開了一個好頭——縱橫六國,橫掃千軍。先秦的元氣實在充沛,這一團元氣在時間之河里接力,傳到屈原手里,傳到司馬遷手里,再傳到曹操手里,曹操太壞,寧可我負天下人,藏下中國文章里來自先秦的元氣,掐住了文脈的流通。

        曹操是中國文章的奸賊,好在他是行伍出身,骨節(jié)粗大,指縫漏下一些元氣,被曹丕曹植嵇康阮籍陶淵明輩得去了,后世的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也得了些。

        疲倦了,讀點兒古人的文章,補充元氣,這是我的秘訣。

        該寫點兒什么

        二○一三年七月二日晚,胡竹峰對我說:“該寫點兒什么了?!蔽一氐溃骸澳蔷蛯扅c兒什么吧?!睂σ粋€寫文章的人而言,“寫點兒什么”是常態(tài)。不能讓人家老催著。

        昨天看見一句話:

        古代,群山重重,你怎么超越得過?有人畫出一張肖像,比《蒙娜麗莎》還好,那倒服了。有人對我說,洞庭湖出一書家,超過王羲之,我說:操他媽!

        話是木心先生說的,當時驚出一身冷汗?,F(xiàn)在猶自驚魂未定。當代寫作書法繪畫的人都應該看到。

        骨 相

        唐朝人喜歡豐腴。我少年時也喜歡豐腴,豐腴有富態(tài)美。物質貧乏的時候,富意味著一切。我青年時代迷戀過一陣子相術,終究不敢太深入。

        畫像不論,從看到的照片說:李叔同骨相清奇,但奇多于清,李叔同一生的確充滿了神秘性。魯迅的骨相凄苦,那樣的相貌配得上一筆干瘦勁道的文章。豐子愷的骨相圓通,俞平伯骨相豁達。

        皮相風清月白,骨相水落石出。中年發(fā)福,骨相遁跡。骨相遁得遠了,表相渾濁。寫作,差不多也要寫出文章的骨相,把自己擺進去。

        手 生

        有人越寫越生,有人越生越寫。越寫越生,越生越寫。越生越寫,越寫越生。像繞口令一樣。寫作用筆,的確要繞開口成令。

        令是詞調、曲調,即“小令”,又稱“令曲”,字少調短,詞中有《十六字令》,元曲有《叨叨令》之類。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不過十數(shù)句,一句一字閉不得。(張炎《詞源·令曲》)

        關鍵還要講自己的話。

        很多人不會說自己的話,我今天突然這么覺得。

        很多人不敢說自己的話,我今天突然這么覺得。

        是今天突然這么覺得嗎,或許是昨天。

        爬了一回東流秀峰塔

        秀峰塔建在陶公祠后面的草地上,陶公祠位于東流鎮(zhèn),東流鎮(zhèn)隸屬東至縣。東流兩個字比東至好。碧水東流至此回,年近三十,人生差不多開始往回走了。三十歲,想想過去的時光,歲月東流的感慨多少會有一些。

        塔名秀峰,山清水秀。山偶爾也能秀,江南很多山是秀色可餐的尤物。我覺得“秀峰”兩字與我有緣,有夸我漂亮的意思。近兩年,越來越不愛照鏡子了,因為越來越不漂亮。歲月帶給身體的,往往是丑陋。民國某一年間的九月天氣,郁達夫去蘇州游玩,路上遇見一群少女,他“把她們偷看了幾眼,心里又長嘆了一聲,‘啊?。∪蓊佉?,年紀要輕,更要有錢!”我容顏不美,年紀不輕,也沒什么錢。

        二○一三年九月三日下午,我爬上了秀峰塔頂。塔底極窄,僅容一身。登上塔頂,透過塔窗看窗外,風很大,我站住不動,讓風吹著。

        少 作

        少作,少年之少。

        少作,多少之少。

        少年人少寫點兒,文章千古事,先談戀愛去。文章千古事,先掙點兒本錢。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鈔票是寫作的本錢。魯迅晚年,面對不甘平順的青年,他的勸告不是革命,也并非讀書。過來人說了句大實話:

        頂要緊的事,是銀行里要有一點兒錢。

        老先生語重心長。

        蠢文學

        某年和某詩人聊天,談到了文學,他不斷談蠢文學。

        我反問:文學還分蠢文學、聰明文學嗎?

        他說是純文學,純粹的純,純潔的純。

        別 賦

        古人離別作賦,今人分離寫歌。明天就要離開安慶,心下想寫篇文章,前幾天狀態(tài)好,才思泉涌,應該還沒有才盡。此番離開,卻寫不出文章,分明枯竭。

        江郎才盡是假,障眼法耳,才情如水,江濤洶涌,淹沒兩岸。江淹兩個字,差不多就是文學的味道。江淹的字——文通,更是文學的味道,只是段位低些,太“昭然若揭”,少了含蓄。

        文通只是門檻,就好像才華只是門檻。這些年寫了一點兒文章,不少人夸獎,說有才華,我心下誠惶誠恐。才華一文不值,門檻耳,何足道哉。傅斯年任北京大學文研所所長的時候,要求新來的研究員“進所三年不得撰文,要把才氣洗凈”!在安慶將近三年,寫了三本書,交往了很多朋友。

        有些朋友是字典。

        有些朋友是散文集。

        有些朋友是詩詞歌賦。

        有些朋友是武俠小說、社會小說、譴責小說、言情小說,還好沒有朋友是黃色小說、玄幻小說、穿越小說。黃色、玄幻、穿越,要么和現(xiàn)實太近,要么離現(xiàn)實太遠。

        有命理師說我越往北發(fā)展越好,難道我的人生又要開始北伐?非怪當年南征輸?shù)靡凰俊?/p>

        南征北戰(zhàn)的人生固然痛快,但也痛苦。下午整理書籍,兩千來本,裝了滿滿十幾個箱子。在安慶三年,存了兩千本書,讀了一千本書。存書不稀罕,年紀到三十歲,還能一年讀三四百本書,這是我得意的。

        我得意我能讀書,就好像你得意你能喝酒,就好像他得意他天天桃花運。

        讀書本是尋常事,只是我輩少文心。年近三十,越來越知道自己之短。讀點兒書,寫點兒文章,差不多也就是這樣;寫點兒文章,喝點兒茶,過小日子,差不多也只好這樣。差不多,這樣很好。

        寫作不是玩玩,寫作也并非生命,寫作是我的飯碗,祖師爺賞的,你們支持。

        忙 賦

        為賦新詞強說愁,忙得沒有賦新詞的心境,更遑論強說愁的心情。強說愁要閑,最起碼要有閑情,沒有閑情,最起碼要有閑心,沒有閑心,最起碼要有閑趣。

        這年頭,閑人多,閑情少,閑情多,閑心少,閑心多,閑趣少。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兩人者,蘇東坡、張懷民。這閑人并不少,就我知道的還有好幾個,大雪之夜的王子猷,湖心亭上的張岱與金陵人,隱居杭州孤山的林逋。

        現(xiàn)在沒有真正意義的閑人了,有閑的閑不住,無事生非終成困。

        閑人是癡人。有同事說他當年癡迷圍棋,某回出差,棋癮難耐,上街去一個個機關單位尋同道,終于遇見一個。不問姓名不問身份,兩個人拼殺了幾個小時,告別而去。這才是當下的魏晉風度。日子是當下的好,風神是過去的佳。過去的風神隔了一層,一隔味道就出來了,一隔境界就上來了,一隔懷想就生成了。懷想似乎比憧憬來得高,懷想的成本低。

        這幾天忙得很,只好懷想過去的閑來沖淡當下的忙亂。忙亂忙亂,一忙就亂,去銀行取錢,錢取了,卡忘了。忙碌忙碌,越忙越碌——碌碌無為。無為很好,碌碌無為不好。人生的一切都是虛幻的,秦皇漢武也罷,唐宗宋祖也罷,到現(xiàn)在只剩下一片虛無。我看《道德經》,讀到時間上空的一聲巨嘆。老子明白一切“為”,不管為有為無,為大為小,都是“無”,都是空。都是空都是空,都,是,空,你得填滿它。

        昨天的昨天的昨天的昨天的夜晚

        昨天的昨天的昨天的昨天的夜晚,寫了一篇文章,酸甜苦辣咸一組,五千字。這組文章一直找不到破題之門,惦記了五年,好幾次準備破門而入,奈何門太厚,撞了一頭大包。好文章是天庭的神靈,好文章是地獄的鬼怪,好文章是人間的山水。這一次寫完之后,心想,真是造化。等了五年,還是給我等到了。前人守株待兔,今人臨紙待文,都是癡。

        昨天的昨天的昨天的夜晚,睡不著覺。零點時分,接了一個電話。零點時分是說情話的,豈料朋友找我談文學。那就舍睡陪君子。大腦混沌,說了什么忘記了,似乎是說要努力寫出文章,天下一斗好文章快被老子莊子孔子墨子韓非子韓愈柳宗元蘇東坡張岱魯迅周作人輩做完了,所剩無幾。我輩不努力,花落他人手,老大徒傷悲。

        昨天的昨天的夜晚,先在一家飯館吃飯,吃杭州菜。快十年沒吃過杭州菜了。廚師是有杭州菜功底的,不一定深厚,有這份感覺就很不錯。已經遇不到美味了,一款也無。作為食客我是挑剔的,什么飯也不是美味。作為食客我是隨便的,什么飯都吃得。美味是文化老人,煙消云散之際,文化不多,老人不少,文化老人盜版的不少。飯后看了一部電影,前半部冗長搞笑,笑也不是真笑,大屏幕上時不時伸出一個癢癢撓。看到后半部的時候,力量上來了,好像一個懨懨欲睡的酒徒伸個懶腰,打了一通羅漢拳,臺下的看客,精神好了一些。

        昨天的夜晚,和一個朋友談書畫。我問吳昌碩如何,他說不好,滿眼世俗。我問張大千如何,他說不好,滿眼技巧。我問黃胄如何,他說不好,滿眼意識形態(tài)。我問金農如何,他還是說不好,滿眼似懂非懂。我問誰好,他說王羲之好,徐渭好,晚清也只有一個任伯年上得了臺面。揚州八怪里,李方膺最為可觀。我說王羲之、徐渭好還用你說。我們說過的那些人,生命早已歸入塵土,靈魂在紙墨間不死。

        零點時分一個人站在露臺。天已經不那么熱了,夜涼如水。又看了一會兒書,睡不著覺,搬把椅子跑到露臺東張西望。人跡寂寞,我不寂寞。我不寂寞,樹寂寞。那些樹,孤零零站在月光下,風一吹,越發(fā)寂寞。

        入 帖

        來合肥后,手頭存書不多。提箱里有本字帖,搬家時隨手放進去的,每天翻翻,翻得世界一片黑白,有回看得入迷,差點兒把盛夏看成了深秋。中國書法總是讓人顛倒,黑白顛倒,晝夜顛倒,春秋顛倒,冬夏顛倒,幸虧沒有男女顛倒。

        出了幾本書后,讀書越來越追本溯源了,讀書也越來越功利,利于我寫作才行。種瓜得豆一類的事情我不干。大概太熱愛漢語,于是常常憤怒,不少人在方塊字的園地里插科打諢,看得我肝氣郁結。身體要緊,任他們玩兒去。

        文章是什么?文即紋,指紋路、紋樣;章本指屏蔽,轉指外表。文章原義指“有紋樣的表面”。文章的章,從音從十。古人奏音樂,連奏十段才能結束(十,數(shù)之終也),十段一章。文章文章,也有段落。文章從“音樂”里會意而來,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讀起來如音樂一樣美妙無窮、悅耳動聽,才能稱為“文章”。很多人的文章有音無樂,奈何。

        以上是胡話。

        入帖要古,學習書法從晉唐開始是對的。寫作要新,學習文章還是先從民國開始,這樣上手快一些。書法順水直流,寫作逆水行舟。

        文章也要入帖,臨習民國、明清、唐宋至先秦的文章,逐步學會各種技巧法則,接通古人精神,接通中國文脈的暗流。學習古人,進入古人,是文章家的基本要求。文章入帖的目的是把傳統(tǒng)的技法變?yōu)榧河校蔀樽约簞?chuàng)作的依據(jù)。

        入帖之后,再談出帖。

        在當下,入帖者,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而已。出帖者,空山不見人。

        地 氣

        芒種后,從合肥回鄭州,正是中原炎熱天氣。亞平女士設宴,一眾友人吃喝閑聊,朋友和我談到地氣。

        我們常說地氣,地氣是什么呢,地是土壤,氣是氣息,氣流,氣脈,地氣不就是土壤的氣息氣流氣脈嘛,地氣不就是生活嘛。人要站在地上才能生活,人死了,又要埋在地下,歸于地氣。人類的繁衍,所有一切,都發(fā)生在土地上。寫文章也要接地氣,否則,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地氣是地中之氣?!抖Y記》上說:“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痹卩l(xiāng)下,雞鴨貓狗受了傷,人將它放在松動的地上,說接接地氣就好,第二天,鮮活亂跳。獵人打來的獵物,野性不死,狂喊亂叫,人將它吊起來,接不到地氣,須臾便死?;加心_氣,赤腳多踩踩地,腳氣自愈。

        現(xiàn)今科技發(fā)達,天氣可以預報,但地氣預報不了。人類至今不能作地震預測,一場地震涂炭生靈無數(shù),掌控著地氣的永遠是天意。

        人要多接收地氣,讓它賜給我輩好文章,也賜給我輩勃勃生機。

        吉祥經

        今晨起床之際,忽然想起《吉祥經》。

        去年開始讀一點兒佛經。佛經是洞達超然之書,直指本性。中國最有力量的文字,好到可以放眼世界的,我選擇佛經。任何國家的哲學都不及佛經,可惜外文無法翻譯。文學是加法的藝術,佛學是減法的藝術。文學和感官沒有關系,卻能感動人。佛學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最近事情真多,感覺累,心頭惘然。剛才想到:

        那個才氣超過我兩倍的人,他的努力是我二十倍。

        小女胡牧汐身體有恙,住在鄭州兒童醫(yī)院,默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她祈福。

        足衣癖

        同事做關于收藏鞋的策劃,讓寫封面語。寫了篇《足衣癖》,覺得沒有寫好,但我喜歡“足衣癖”三字。

        足衣癖:天下收藏無奇不有。

        足衣披:鞋幫子開了,披在腳背上。

        足已劈:足能走路,亦可劈腿。

        足一批:肉攤豬蹄雜陳。

        組已批:組織批準比什么都重要。

        足矣批:夠了,就這樣吧。

        看桃花記

        三月二十二日,與同事祁海群一家四口出城看桃花?;ㄎ幢M開,人比花多,一無可看,只能看看那些看桃花的人。

        前呼后擁,豪車盛裝,有專人拍照,有專人送吃送喝,名為看桃花實則未看桃花者,此其一也。男女扎堆,玉面芙蓉,嘻嘻哈哈,在桃樹林中打打鬧鬧,身在花旁卻視若無睹者,此其二也。奇裝異服,搔首弄姿,且歌且行,在花下,在看花,使人知其在看花者,此其三也。呼三喝六,在人群中亂擠,攀折花枝,看花亦看看花的人,亦看不看花的人,三看無一看入心者,此其四也。在樹蔭下鋪一毯子,零食雜陳,吃吃喝喝,好友家人,與花同坐,看花卻不以花為意者,此其五也。專尋芳草鮮美,桃花開處拍照者,移步換景,并不視花者,此其六也。

        張岱當年說杭州人避月如仇,是夕好名?,F(xiàn)在的人差不多也這樣,難得有看月賞花弄草的心情了。想起小時候,天光乍起,空氣清涼,搬一把椅子獨坐在庭院內的桃花樹下,找本書朗聲而讀,其情也真,其境也真。

        走在桃園里,我說似乎很少有人畫桃花。海群的父親說:“任伯年畫過,我小時候見過?!?/p>

        桃花難畫,一來要畫出靜來,大開大放到一片爛漫,依然簡靜;二則桃花是俗物,沒有梅蘭竹菊風雅。我喜歡桃花,覺得有一份生活氣息,喜慶得很。蘭花是雅士,梅花是清客,梨花之白仿佛白頭老翁,桃花是小女人。

        小桃無主自開花,管它是誰的天下。

        回來后搜看任伯年的桃花——任性、羞澀、簡靜、熱鬧。

        任伯年筆下的桃花,有些像他新過門的媳婦,有些像他姐姐,有些像他妹妹,有些像他女兒。

        《桃花扇》中的桃花是女人的香魂。

        五月之書

        櫻桃紅像腮紅。這么說俗了,櫻桃紅像釉紅如何?今年的櫻桃吃過幾次,若問櫻桃如何,我回答:新鮮。剛才收到新書《豆綠與美人霽》,心里覺得新鮮。這是今年的處女作。去年出了兩本書,早屬舊文,不新鮮了。好久沒出新書,這一次居然覺得新鮮,心里咄咄稱奇,新鮮。這本書做得慢,前后差不多用了一年時間,品質不錯,不好意思再罵出版社了。不是說自己的書就王婆賣瓜,只要書做得不錯,李嫂的書,我也會幫忙吆喝的;只要書做得不錯,王二麻子的書,我也會幫吆喝的。謝謝買書,謝絕索書。寫得好,歡迎你上門稱謝,寫得不好,就讓我閉門思過。謝過謝過。五月的最后一天,天氣真好。

        手 稿

        想寫文章,電腦壞了。

        電腦壞了,也罷,那就算了。電腦壞了,也好,趁機用筆寫。留點兒手稿,以后讓曾孫子玄孫子們賣錢,也說不定。

        電腦的普及,手稿幾乎銷聲匿跡了。漢字的線條一律統(tǒng)一,漢字的結構一律統(tǒng)一,漢字的氣息也一律統(tǒng)一。顯示屏上的方塊字,干凈、體面,只是沒有私人感覺。寫作快十年,沒留下一篇手稿。手稿在當下已不是作家的產物,像是古董。

        前些時有家文化單位說要收藏我的手稿,找來找去,只有幾封寫壞的舊信封與一封沒有郵寄出去的信件,真是對不起得很。有年在鄭州,一位搞收藏的朋友要存我的手稿,萬般催促之下,用鋼筆抄了篇文章,整整四頁,可惜寫在打印紙上,至今讓我耿耿于懷。

        買過不少作家手稿,當然是影印本。閑來無事,有一搭沒一搭翻翻魯迅、巴金、老舍、朱自清諸人的手稿本文集,有微火烤手之美。

        影印本惠及手稿的同時,也給手稿做了變性手術,幾十年前出《紅樓夢》抄本,胡適的批注題字不見蹤跡。

        我能從作家手稿看出一點兒性情來,以滿足我對手稿書寫者的好奇。有回在朋友家看卞之琳先生的幾十封家書,字寫在米黃色的薄信紙上,密密麻麻,細小纖弱,像螞蟻搬家,能看到寫信人劫后余生的小心翼翼與骨子里詩人的纖弱敏感與自尊,在家長里短的一字一句中,讓人平添了一股惆悵。

        我最喜歡毛筆字手稿。

        古代木窗瓦屋下的書生,綸巾布衣,筆墨紙硯,從清晨到日暮,即使在夜晚,在跳動的燈火下,兀自不停地對著空白的紙書寫,對著漫漫時間,留下帶著他體溫與性情的手稿。

        墨香已逝,手稿猶在。

        記 夢

        天氣很好,仰頭見一束束光從青云間下來,穿過綠葉打在眼瞼上,地上一道白又一道白。向陽處,滿坡桃花盛開,頓時心生喜歡。桃林中間,空無一人,幾只雞點頭啄食,一上一下,俯仰有致。樹安靜地立著,沒有風,桃枝卻輕輕顫動,花朵微漾。一望無際的桃花,中無雜草,陽光燦爛其上,若云興霞蔚。

        這是我昨晚上做的夢,難怪今晨起床后心境明朗。

        吃早餐之際,一只喜鵲在抽油煙機外嘰嘰喳喳空鳴,側耳聽了片刻,不知道它在叫什么。

        一呼即還

        昨晚一夜失眠,今天睡得早些。九點鐘洗漱完畢,上床睡覺,凌晨兩點前后醒來。早睡早起,好習慣,盡管這早早得有些離譜。離譜就離譜,我借文章討生活,不離題就行。離題也不要緊,關鍵得拉回來。當年伍子胥流亡吳國,見專諸“方與人斗,將就敵,其怒有萬人之氣,勢不可擋。其妻一呼即還”。

        似乎是《吳越春秋》上的故事吧,我忘了。文章和英雄一樣,不論出處。

        好的文章差不多也應該這樣——離題萬里,一呼即還。

        離題萬里是境界,一呼即還卻是修養(yǎng)。

        人到三十歲,知道境界當然重要,更明白修養(yǎng)來得舒服。這是中國文化決定的。

        這幾天讀《禮記》,高山仰止。

        殘 蟬

        上個月在商丘得一古蟬,不知何年。玉質褐色半透明狀,不知何料。幾根線條,雕法極簡,不知何工。雙翼已斷,蟬附身的樹葉只剩半片,展翅欲飛不能飛。它的樣子很特別,忍不住收了。我把殘蟬清洗干凈,貼身放著。偶爾拿出來看看頭,看看殘軀,看看殘葉。

        此蟬陋而不丑。丑必陋,陋未必丑。有人審美,有人審丑,我審陋。審陋比撿漏更難,這是我得意的。撿漏是古玩界的行話,說白了就是撿了個大便宜。有人撿了便宜賣乖,有人撿了便宜賣弄。這些年見過不少收藏家,我一見他們津津樂道撿了個大便宜就覺得有便意。不敢恭敬啦。

        當下不少人玩古玩,當下不少人玩收藏,此四個字可以概括:巧取豪奪。彼四個字也可以概括:坑蒙拐騙。又四個字還可以概括:投機倒把。讓人尊敬不起來。

        藝術家好得,收藏家難得。收藏家是嵇康,藝術家是《廣陵散》。琴曲不絕,琴師絕矣。

        二九樓頭

        寫文章遣興。有人寫文章言志,有人寫文章抒情,有人寫文章載道,有人寫文章謀稻粱,有人寫文章歌功頌德。姑且寫文章遣興一回。

        新近搬了家,房子在二十九樓。住所叫什么名字呢?剛開始準備叫竹風閣。今年得了清人孫均“竹風閣”古印一枚,合我的名字。孫均是乾道年間人,印文雄健,印石醇厚。我沒有齋名,用這三個字,倒也貼切。后來想,畢竟借了前人的光,只得作罷。于是取名為“二九樓頭”。揚雄《太玄·圖》曰:“玄有六九之數(shù),策用三六,儀用二九,玄其十有八用乎?” 范望注:“不正言十八而言二九者,玄之辭也?!睂懽髑∏⌒枰o也。

        頭。我想象在一燈如豆下閑翻書頁。

        樓頭風雨說閑話,先秦文章晚唐詩。

        竹葉青

        凌晨兩點鐘睡下,早上七點醒了。身體極度需要睡眠,精神卻抗拒著,只好起床。平日里我是能多睡一會兒就多睡一會兒的。何況今天早晨不熱,沒開空調,身體兀自能感覺到涼風。

        沒睡好,昏蒙蒙的。去衛(wèi)生間沖涼,清醒了一些。于是吃早餐,一盒牛奶,一塊面包。

        夏天的太陽真勤快,九點鐘就已經很曬。走到單位,汗津津好像水里游了一圈兒。

        打開電腦,接了兩個電話,沖水泡茶。同事給我一包竹葉青。昨天喝的是翠蘭,換換口味也好。記得此前喝過竹葉青。喜歡竹葉青三個字,竹葉自然是青的,偏偏這么一點,這里有語言的重疊。

        往杯子里裝茶,千手觀音舞,萬竹起風聲。湊到杯口聞聞,茶香頗濃,有竹林的青氣,與以前喝到的綠茶不一樣。龍井的氣息輕輕上揚,碧螺春的氣息微微下沉,猴魁的氣息是厚樸的,毛峰氣息輕靈,翠蘭的氣息浮沉沉、若有若無,竹葉青氣息平緩,像一條白練,又或者是垂下的水袖。

        我覺得竹葉青之味極其熟悉,就是說不出來。好茶的味道都是熟悉的,就是說不出來,詞不達意。詞不是萬能的,意比它走得更遠。詞是油滑之手,意是泥鰍。

        竹葉青的清新中有股烈性,這在綠茶種類里鳳毛麟角。猴魁也有烈性,但它的烈性是中年婦女的剛強。竹葉青是《紅樓夢》里的尤三姐,烈得百媚俱生。

        苦竹雜記

        去顧樂生先生家吃午飯,進得小區(qū),心生安靜。抬頭看見墻上掛著“碧竹園”字樣,碧竹之園,天下之竹皆是碧色。

        蘇東坡畫過紅竹,稱為“朱竹”。興致突來要畫竹,案頭無綠便研朱。人說此物不曾見,答曰:世間何見墨色竹?

        紅色的“朱竹”在畫廊見過,總覺得格調不高。綠色的竹子,山林里看看就可以了,以竹入畫,還是墨色為上。

        碧竹,紅竹,墨竹,有沒有叫作胡竹的?胡竹是我胡謅的,苦竹倒見過不少。周作人有本書叫《苦竹雜記》,是他五十歲左右的文章,寓悲憫于簡練淡遠中,是了不起的性情之作。讀周氏兄弟文章,越發(fā)對自己的寫作不滿意。天下好文章被周家人作光了,如今只有一桌殘茶剩飯,幸虧有些菜沒端上來,這是后來者的運氣,抓緊吃吧。

        咳嗽的時候,我會喝一點兒苦竹瀝。枇杷露太甜,仿佛糖水,加了川貝越發(fā)像糖水,小時候喜歡,現(xiàn)在不喜歡了。

        以前有個朋友的孩子,念不清“胡竹峰”三個字,每次說我名字,聽在耳里,總覺得是在喊“苦竹峰”。如今以文章為衣飯,也真是辛苦。盡管好的文章是不能辛苦的,一團文氣成篇章才是佳作,但一團文氣的背后卻需要寫作者不辭辛苦。

        寫作本是嘔心瀝血的事業(yè),近來常覺疲憊,不敢太用功,轉而讀書,讓大腦暫停,輕松一下。

        顧先生客氣,知道我愛吃魚,專門買了兩條魚——配蘿卜絲做成羹湯,放老抽生姜紅燒。我喝著魚湯,吃著魚塊,心里真是愉快。

        坐在顧樂生先生家的客廳里吃飯,吃家常飯,喝茶,喝武夷茶。記得前不久我去南方,在高速路上,看見過“武夷山”的指路牌。

        小石頭記

        一枚印章,不小心跌落在地,摔壞兩個角。印章本不好,一摔之后,摔成一件奇品——巧奪天工。奇品可遇不可求。桂林的山是奇品,一座座突兀拔地而起,怒發(fā)沖冠,像頂天立地等待復仇的漢子。友人千里迢迢從蘭州帶來一方石頭送我,也是奇品,很喜歡,特地放在書架上。石頭呈灰白色,橢圓形,長不及十寸,中有黃色斑紋如水墨畫,像孔子問道后揮手而去。石上孔子身著長袍,拱手拜別,沉思若有所得。老子葛衣麻服,手拄藤杖,肅穆而立,長髻在夕陽下衰老成了傳說。我為文人,今得此石,蒙二賢護佑,下筆或可多得文章之味也。

        腕痛帖

        手腕忽痛,不知風寒所致還是損傷。關節(jié)伸展僵硬一周有余,不便寫作,這是身體告訴我,文章不可貪得。歇歇也好。剛從老家歸宜,友人心細情重,贈麝香鎮(zhèn)痛貼一盒。今日凍風瑟瑟,可以白熾燈下讀閑書,紫砂壺內泡普洱。晚餐做薺菜雞蛋面,青者如翠,黃者似金,白者如玉,入口頗筋道。冬夜回春,一室風暖,體內草長鶯飛。飯后輕揉腕寸半小時,痛楚稍止。

        交往記

        友誼要有意,兩個人的交往,得彼此有意,這是前提。當然交往過程中還有不少后話,后話暫且不表。這些年我有意和很多人保持了友誼,很多人有意和我保持了友誼。我和這些朋友的友誼,況味如同王安石的詩——最是一年春好處,明朝有意抱琴來。男女之間的私情尚要有意,何況朋友之情。

        凌濛初話本《韓侍郎婢作夫人 顧提控掾居郎署》一回云:“我意欲就此看個中意的人家子弟,替他尋下一頭親事,成就他終身結果,也是好事。所以一時不辭他去,原非我自家有意也。”《紅樓夢》中賈雨村見了甄家的丫鬟嬌杏,見她回頭,便以為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狂喜不禁。時過不久,賈雨村謀得一任知縣,于是派人送禮,當夜用一乘小轎便把嬌杏“迎進衙內去了”。

        人有至交,也有絕交。早些年曾和人絕交,現(xiàn)在已經不會絕交,心頭懸掛一把刀,對沒興趣的人我是絕緣體,想交也無從交起。不是說現(xiàn)在不絕交,只是這絕交絕在交往之初——絕不要交往。

        有一種文章叫“絕交書”。嵇康絕交絕出一篇千古文章——《與山巨源絕交書》。中國文學是書的世界,“四書”是書,“五經”還是書,還有投降書、請戰(zhàn)書、情書。源于拉丁語的最后通牒也被音譯為“哀的美敦書”,我出過一本《衣飯書》。禪宗不立文字,到底還留下不少書。

        絕交書是文攻,古人絕交,絕得斯文有禮絕得決絕,我見有人絕交大打出手,文攻進入武斗時代,何嘗不是禮崩樂壞。絕交比告密背叛詆毀來得光明。

        和有些人的交往像茶,越喝越淡,最后只好倒掉換一杯新的。

        和有些人的交往像臭豆腐,外臭內香。

        和有些人的交往像酒,喝多了,誰是誰非,今夕何夕,天知道。

        和有些人的交往像水,永遠是那股味道。

        和有些人的交往像紅燒肉,解饞。

        和有些人的交往像絲瓜青豆,清清爽爽,一清二白。

        和有些人的交往像大燴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和有些人的交往像大米飯,填飽了肚子。

        和有些人的交往像油炸食品,好吃固然好吃,就是太膩了,也無益健康。

        和有些人的交往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感謝茶朋友,感謝臭豆腐朋友,感謝酒朋友,感謝水朋友,感謝紅燒肉朋友,感謝絲瓜青豆朋友,感謝大燴菜朋友,感謝大米飯朋友,感謝油炸食品朋友。雞肋朋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狠狠心,一刀兩斷,一了百了。

        車窗外的夕陽,掛在亭角,闊得慷慨,揮金如雨,像攤開一幅金箔畫,仿佛范寬的山水。我無緣看到范寬的真跡,畫冊倒見過不少。天津博物館有幅他的《雪景寒林圖》,時間隔得太久,忘了那一次北上有沒有遇見。

        范寬的作品,從復印件上看,畫面中有一份富貴與尊嚴的金黃。金黃是尊貴。我見古代帝皇的畫像,身穿黃袍,有帝王之氣,尤其開國之君。宋人摹本唐太宗畫像,黃袍玉帶,堂堂立著,俊逸之外,英氣逼人。現(xiàn)代影視,奶油小生黑面老生身穿黃袍,感覺只是滑稽。這個時代演員的作用都是娛樂,卓越的演員能娛樂別人,拙劣的演員自娛自樂。寫作剛好相反,好作家都懂自娛自樂,娛樂出大境界。在我看來,文學首先得自娛自樂。

        文以載道,不如文以載稻,稻米的稻,著書只為稻粱謀。

        河水被染過色了,泛黃,流動的黃,晃得人恍惚。一抹陽光從刺槐的樹葉隙縫射過來,照在古亭上,亭身仿佛淬火之劍。頂端的方天畫戟遙遙而立,在夕陽下光芒四射,照亮了我的眼睛?;蛘哌@么說,夕陽將古老的亭塔鍍上一層金黃色,迷幻而輝煌。一只小花貓爬上了亭尖,仰天嘶叫,狗尾草勾勒在發(fā)黃的紙冊,做著一天最后的眺望。

        說到了亭。亭在小鎮(zhèn)上,小鎮(zhèn)有幸。亭這個字,形狀好,如果寫成金文大篆,視覺上差不多就是紙上的亭了。亭這個字,聲音也好,亭亭玉立的氣息,念出來,有初夏荷花旁綠衣小女子的味道。哪怕再老的亭,入眼也是少女。

        有一年清早,我從老家的惜字亭邊經過,晨光淡黃,淡黃中有嫩綠,舊亭子越發(fā)如少女。情不自禁地懷古了。古也古得不遠,少年時光吧。

        惜字亭的名字真好,有對文化的愛惜與敬意。古人讀書識字不易,他們認為“文字乃圣人創(chuàng)造,人人皆當敬惜。文人瀆污字紙,文曲星降罪,則進學無門,考試不第;常人瀆污字紙,則瞽目變愚,揀拾者,功德無量,增福添壽”。所謂“敬字惜紙,功莫大焉”,這便有了焚燒字紙的惜字亭類建筑,它們成為儒家思想在平民生活中最淳厚親切的表現(xiàn)。

        據(jù)說,以往每年圣人節(jié)時,總有人從惜字亭內清出燃過的紙灰,送到長有梅花、蘭花、翠竹之地掩埋,鄉(xiāng)人敬惜字紙、重禮修文之心可見一斑。

        亭,是建在心里的建筑。

        冬夜想起杜鵬程

        晚飯后無事,倒盆水泡腳,特意放了點兒橘皮。前幾天聽同事說每晚泡腳,放一點兒橘皮。泡腳本是俗事,放上橘皮,倒有些雅趣了。淡黃色的橘皮泡在水里,像昏黃斑駁的路燈。

        窗外有下雪的意思,碎碎密密的雪片東搖西晃,喝醉了酒似的。天這么冷,也真需要點兒酒。剛剛從外面喝酒回來,但沒有酒意。酒都被他們喝了,我灌了兩壺茶,喝多了,難入睡。突然想起了杜鵬程,寫《保衛(wèi)延安》的那個陜西作家。

        《保衛(wèi)延安》看過,波瀾壯闊中有一花一葉之細,大不容易。那個時代的作品細節(jié)處理上很見功夫。前些時候重讀《創(chuàng)業(yè)史》,梁生寶買稻種一段寫景格外好:“春雨刷刷地下著。透過外面淌著雨水的玻璃車窗,看見秦嶺西部太白山的遠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鄉(xiāng)村和市鎮(zhèn),百里煙波,都籠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边@樣的描寫有無華之美。

        近來才明白,無華之美,是藝術的大境界。

        杜鵬程的作品,還看過一部中篇《在和平的歲月里》,我更喜歡短篇《夜走靈官峽》。于是用腦子背誦文章,記得是這么開頭的:“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天地間霧蒙蒙的一片。我順著鐵路工地走了四十多公里,只聽見各種機器的吼聲,可是看不見人影,也看不見工點?!北巢幌氯チ恕?/p>

        《夜走靈官峽》寫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小說中的成渝如今是老漢了。而寫小說的杜鵬程,一些人幾乎不知道他是什么鳥了,即便知道,也把他看成“笨鳥”,文學的沙灘百鳥翔集。

        陜西我不熟悉,陜西作家倒認識不少。有一年去黃河邊,洪水滔滔,腦海中想起“大水走泥”四個字。陜西的一些作家,出手經常是混沌而偉大的作品,黃土高原不長樹木,專長文學。

        胡竹峰:現(xiàn)居河南鄭州。出版有《空杯集》《墨團花冊:胡竹峰散文自選集》《衣飯書》《豆綠與美人霽》《舊味:中國古代飲食小札》《不知味集》《民國的腔調》等散文隨筆集數(shù)種。

        猜你喜歡
        文章
        文章詞不達意如何破
        學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46
        文章導讀
        高考報道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傳媒評論(2019年7期)2019-10-10 03:38:24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學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給文章找一個“魂”
        怎樣修改自己的文章
        馬小跳(2016年10期)2016-12-16 09:15:44
        如何寫出好文章
        快樂語文(2016年15期)2016-11-07 09:46:35
        “玩”出文章
        快樂語文(2016年29期)2016-02-28 09:03:29
        日本91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dvd| 色婷婷资源网|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 亚洲综合久久久| 免费的黄网站精品久久| 少妇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6|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免费的黄网站精品久久| 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 国产 哟| 日韩精品综合在线视频| 欧美拍拍视频免费大全|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不卡 |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国语|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综合久久久| 91国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 摸进她的内裤里疯狂揉她动视频| av中文字幕少妇人妻|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免费的网站|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久久久久久免费播放一级毛片|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国产亚洲成性色av人片在线观| 亚洲欧美乱日韩乱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无码吃奶揉捏奶头高潮视频| 日韩精品自拍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