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瑞
摘 要: 如何建立完備的公安經費保障體制,提高公安有限經費的使用效率,應是縣級公安機關亟待研究解決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
關鍵詞: 公安機關;經費保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公安經費保障工作是公安工作重要的物質基礎,是確保公安工作高效快速運轉的有力支撐,建立強大公安隊伍和強有力公安工作的前提條件。經費保障不足是當前縣級公安機關面臨的一大難點問題,尤其是實行“收支兩條線”后,這一問題已更顯突出,成為了制約公安工作發(fā)展進步的一大“瓶頸”。新時期下,如何建立完備的公安經費保障體制,提高公安有限經費的使用效率,應是縣級公安機關亟待研究解決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
一、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由于受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制約,當前,各地縣級公安經費在日常保障運作方面遇到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
1、政府不能全額保障,制約了持續(xù)發(fā)展。 “預算經費‘保吃飯、偵查辦案靠罰款、基建福利靠自籌”,這種不健康的經費保障格局,是當前大多數(shù)縣級公安機關面臨的窘境??h財政在撥款上“政出多門”,沒有一個保障標準,隨意性較大。正常資金周轉也無法及時到位,往往形成了公安機關“等米下鍋”的被動局面。不少案件已有線索,苦于經費,無法派員外出偵察,錯失良機。這種極不穩(wěn)定、無章可循的公安經費保障現(xiàn)狀,既影響了各單位經費預算的計劃安排,也削弱了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這種經費保障“自己養(yǎng)活自己”的政策,勢必影響和制約整個公安機關的執(zhí)法質量和執(zhí)法水平,影響公安工作的正常運轉,導致有些公安機關越權罰款,為錢辦案,辦案為錢。
2、預算外收入減少,壓縮了經費保障。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相繼取消或降低行政性收費標準后,公安機關的預算外收入明顯下降。如暫住人口管理費、戶政收費等,僅此二項就使各地縣級公安機關經費大幅縮水,一定程度上封堵了流往公安經費賬戶的“源頭”和“活水”,壓縮了公安機關的經費保障空間。
3、公安領域的拓展延伸,增大了經費壓力。 近年來,隨著社會公益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和治安防控體系的深入拓展,各地公安機關據此相繼開展了道路監(jiān)控網絡、治安卡點、社區(qū)警務等的建設,雖然縣政府和財政解決了部分建設經費,但這些經費只是“杯水車薪”,遠遠不足,而不足的部分,只能由該項工作責任單位的公安機關來“埋單”,這勢必擠占其它項目經費,給公安經費帶來各種壓力。
4、裝備設施購建頻繁,拓展了經費支出。 隨著“三基”工程建設的深入,公安機關內部在裝備器材購置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加大了經費投入?;鶎优沙鏊k公用房建設、金盾工程建設、公安技術綜合樓建設等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給本來就十分緊張的公安經費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作為后勤管理部門,只能“量入為出”,在資金投入上重點保證人員經費,解決辦案經費,適當解決裝備經費。這樣,勢必增加公安經費的支出項目和金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公安職能的充分發(fā)揮。
二、原因分析
公安經費保障不足的原因,既有客觀上的,也有主觀上的。
1、財政撥款不足,“短缺”了經費。 由于地方財政困難,縣級財政部門在年初核定給公安機關的預算內經費指標,與實際支出缺口較大規(guī)模,部分支出安排“非稅收入上繳”指標,即使財政狀況較好的地方,預算安排也沒能一步到位,使公安機關對罰沒款、各種收費及其他收入的依賴性增大。面對這種經費供給的局面,公安機關有時就難免發(fā)生“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現(xiàn)象。
2、資源配置重復,“挪用”了經費。 在資源配置上,有些公安機關不是本著實用和高效的原則實行資源共享,而是盲目攀比,貪大求全,同時又疏于管理、底數(shù)不清、責任不明,致使設施損壞、丟失和閑置的問題屢屢出現(xiàn),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另外,近幾年,公安機關為了方便群眾,進行了勤務機制改革,在派出所推行了駐社區(qū)警務室工作模式。有些派出所在建設中沒有從警力、經費和地理位置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察,而是在經費警力不到位情況下,既建了具有駐村特點的農村警區(qū),又建立了適合城鎮(zhèn)的農村警務室,在警力不多的情況下,往往是一個民警幾個點,不僅造成了警力上的被動應付局面,而且浪費了有限的物力財力資源。
3、超編現(xiàn)象普遍,“轉移”了經費。 由于警力的不足和后勤工作的繁鎖,不少公安機關都聘請了一些輔警力量,主要是“三員”,即駕駛員、炊事員、微機員,另外還有協(xié)警員,這些人員的工資沒有納入財政預算,都是靠基層單位自找經費承擔,在一定程度上也“摳”走了相當比例的公安經費。
4、檢查活動頻繁,“啃噬”了經費。 檢查達標活動本無可厚非,它是促 進和推動公安工作的一種有效手段。但現(xiàn)在許多檢查活動、達標活動、教育活動等沒能結合實際,只是圖形式,為檢查而檢查,為活動而活動。而被檢查的單位,為了達標,為了出政績,只好不惜財力、人力,在硬件上,投入大量資金,多方重復建設,追求“建設出效率”;結果,單位是達了標,但卻也負了債,甚至少數(shù)單位負了債也沒有達 標。
三、解決方法
1、改變現(xiàn)行經費保障體制,向改革要保障。 目前,各級公安機關的經費保障仍然是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擔,各地財政實力的差距愈來愈大,已是客觀事實。經濟發(fā)達的沿海地區(qū),公安經費保障沒有問題,完全可以吃“皇糧”,內陸地區(qū)在目前仍然是“吃飯財政”,公安經費保障則非常困難。因此,有必要進行經費供給體制改革,有三種方案可供選擇:一是借鑒部隊的供給辦法,對公安也實行“軍需式”的經費管理;二是參照國家安全部門和金融稅務部門的辦法,由省級直接統(tǒng)一管理;三是實行“以條為主、條塊結合”,即地方財政負擔人員工資,其他經費由上級供給。這樣不僅能解決經費的有效保障問題,又能縮小公安機關內部的差距,也可以減輕地方財政的負擔。
2、采取得力措施減縮開支,向節(jié)約要保障。 一是制定具體可行、科學合理的預算計劃。要圍繞年度公安中心工作,結合本單位的近幾年來的實際支出情況,本著節(jié)約原則進行安排。支出預算,嚴格核定各項支出指標,限額使用,超支一律不予以核銷。二是壓縮經常性開支。嚴格“三公經費”管理;電話費實行包干使用,公安內部聯(lián)系一律用內線電話和公安虛擬網;辦公耗材、車輛維修和加油實行定點集中制;辦公設備采購要嚴格政府采購手續(xù),“貨比三家不吃虧”。采取各種行之有效措施,堅決壓縮各種經常性開支,從而緩解經費不足的壓力。
3、合理配置現(xiàn)有警務資源,向思路向保障。 資源包括物力資源和人力資源,在物力資源方面:首先避免出現(xiàn)“小而全”低水平的重復建設,特別是在基礎設施方面,投資前一定要進行可行性論證,從長計議,早作規(guī)劃,減少失誤。其次堅持“資源共享”的原則,開展內部挖潛提高資金效益。如對廢舊物資回收利用,如電腦、打印機、辦公桌椅、櫥柜等各類可用物資,重新進行維修后,調撥給有關業(yè)務部門繼續(xù)使用,提高了物資利用效益。在人力資源方面:加大機構改革的力度,建立“金字塔”式的人員結構,實行“警力下沉”,逐步減少協(xié)警人數(shù),逐步減少勞務費開支。
4、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向管理要保障。 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用管理促保障,可以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保證經費的合理使用。一是支出實行審批報帳制。明確財務的審批權限和開支范圍,凡超職權范圍開支,必須事先報分管領導審批后方可開支。堅持每月一次報帳制,從而使各單位的支出狀況得到有效監(jiān)督。二是實行收入統(tǒng)籌安排制。全局一盤棋,由后勤裝備科(警務保障室)統(tǒng)管全局的收入,合理調劑,統(tǒng)籌安排。先根據各單位實際情況,下?lián)芤欢ǖ膲|底資金,保證正常運轉,每月各單位報帳后在各單位收入中,劃撥一定資金,如遇大型活動等可適當增撥資金,從而集中財力,好辦大事。三是實行審計制。采取定時審計和隨機審計相結合,及時鏟除誘發(fā)腐敗的“溫床”。加強經費開支監(jiān)管,加強經辦人的廉政教育,在每個人心中牢固樹立“手莫伸,伸手必被抓”的高壓線。四是實行政府采購制。各單位的辦公用品和固定資產購置,先打報告經批準后,由局統(tǒng)一采購,從而降低成本,杜絕鋪張浪費現(xiàn)象的發(fā)生。五是實行公開管理制。各單位財務狀況每月必須在民警大會上宣布,接受監(jiān)督,大項目開支必須經單位集體研究后方可開支,徹底杜絕各種不合理開支。 (作者單位:駐馬店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