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落花無言,承續(xù)有儀

        2015-05-30 10:48:04王道
        書城 2015年12期
        關(guān)鍵詞:云樓沈周文徵明

        王道

        顧氏過云樓大名在外,藏書藏畫藏古籍,一部書拍賣過兩億元(宋版《錦繡萬花谷》),紛紛爭爭一陣,熱鬧非凡,但更多的還只是熱鬧。對于過云樓自身的文化,或許不少人著眼點還在于那些天價的書畫、古籍。因為整理《過云樓舊影錄》一書,我發(fā)現(xiàn),那些藏身于過眼云煙之幕后的主人命運,同樣值得我們作一些必要的了解和認(rèn)知,相比較那些揚名在外的藏品,他們是隱秘的,是被屏蔽的,近讀文徵明和其師沈周的《落花詩》,思維一下子跳躍到了過云樓主人顧文彬的“落花詩”,相隔三百八十年,他們之間會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一、沈周《落花詩》淵源淺探

        “吳門四家”之一的沈周,一生布衣,相較唐寅、文徵明、祝枝山、仇英等人,就算是在近現(xiàn)代他的名聲也屬于低調(diào)的,但是在“圈內(nèi)”,沈周的威望最高,文徵明、唐寅均尊其為師。沈周詩書畫俱佳,傳世的作品無數(shù),其中一種《落花詩》,因為得到了文徵明、唐寅、徐禎卿、呂秉之等名家的和詩,頗為著名。每次得到接和后,沈周又會再續(xù),一時傳為風(fēng)尚。

        沈周寫作《落花詩》的原因,后人記載多有一個指向:喪子。說他老年喪子,悲從中來,有感而發(fā),吟詩抒情。文徵明的書法碑刻拓片有一件《文徵明小楷落花詩十首》(現(xiàn)藏于蘇州碑刻博物館),這塊拓片記載:“《落花詩冊》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紀(jì)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喪子賦得《落花詩》十首以寄托哀思,吳中士人皆有唱和。一時吟詠落花,數(shù)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吳門詩壇熱鬧非常,引人矚目。”

        果真如此嗎?我查了下《沈周年譜》(陳正宏著,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1993),找到了眾指的一個時間點“弘治十五年壬戌年”(1502)。這年三月,七十六歲的沈周寓居西山(蘇州太湖洞庭西山)僧樓,時雨初霽,見云山吞吐,若有房山筆意,遂潑墨而為,作《雨霽圖》,題詩:

        青山出氣卻成云,漠漠云山兩不分。

        試待云開山出色,芙蓉洗眼照秋瞳。

        暮春時曾有官人邀請沈周入幕為事,沈周以母老懇辭。此后一直到立秋時,有侄輩前來求取山水卷,沈周繪之題上舊詩,其中提到“老妻亦化去。余雖存殘喘,乃且暮人耳”。“八月十七日,沈周的兒子云鴻病故。遠(yuǎn)近來吊者千人。啟南晚年失子,持家無人,意甚悲悵。”但這一年沈周并無《落花詩》呈現(xiàn),倒記載著沈周的《理詩草》,悲悲戚戚:

        佚老余生愿,失子末路悲。不幸衰颯年,數(shù)畸遭禍奇。獨存朽無倚,如木去旁枝。剩此破門戶,力憊嘆叵持。屑屑衣食計,一一費心思。思深氣血耗……所苦不敢訴,常畏老母知。小孫蠢不學(xué),次兒誕而癡。后事不足觀,百憂無一怡……兒在曾裒葺,今紙著淚糜。抱患天地間,空言亦奚為?

        這些詩顯然不是后世流傳的《落花詩》,這一年沈周并無《落花詩》可尋。于是我按此書往前一年去尋,果然在弘治十四年(1501)發(fā)現(xiàn)了記載:“三月下旬,書《落花詩》三十首于東禪寺?!睋?jù)地方志記載,蘇州東禪寺建于三國初期的孫權(quán)時代,是蘇州古城中建造最早的寺院之一,后毀于近代,現(xiàn)址為相門獅子口附近。其中提到“啟南以《落花》為題之詩”,且為“七言律”,與后來流傳的相符合。只是不見詳錄,遍查不著。

        難道沈周的《落花詩》與祭兒無關(guān)?于是我又開始往次一年尋找。弘治十六年(1503),春,友人來訪,沈周與其乘船往西山去,途中忽憶起家中牡丹花開放了,正好要繪圖填詞,有“悶悶家中無意味”之句?!笆辉露?,葬已故長子云鴻于益字鄉(xiāng),請文徵明為之志墓”。緊接著就記載了“繪《落花圖》,書《落花詩》一卷”。

        到了弘治十七年(1504)春,七十八歲的沈周又賦《落花詩》十首以示文徵明,徵明持之轉(zhuǎn)以示徐禎卿、呂秉之,三人有和詩。沈周頗喜,又反和之。自后反復(fù)有和。文徵明自此有《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徐禎卿也有《同徵明和答石田先生〈落花〉之什》,啟南又作《再答徵明、昌谷見和〈落花〉之作》,各人十首。呂秉之則和十首詩作于沈周《再答》之后。文徵明作跋:“弘治甲子之春,石田先生賦《落花》之詩十篇,首以示璧。”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文徵明等人所附和沈周《落花詩》是在弘治十七年,這一年正是“甲子年”,文徵明的序?qū)懹谶@一年的十月,沈周的詩寫于開春之際。此說與所流傳祭兒傷感而作《落花詩》倒為相符。而在兒子去世前一年的《落花詩》并未引起眾人應(yīng)和,或許是未有老年喪子的“悲氛”,亦或記載有誤。

        沈周詩書畫俱佳,詩文自不待言,再加上喪子之痛,更是引起其他文士的情感共鳴,慨然和之。沈周之所以一而再地續(xù)和,實在是性格使然,兒子去世后,他的祭詩時有表露“吾性無妄好,執(zhí)善信不疑”;再就是沈周的孤獨,失去了兒子后的孤獨感。他在當(dāng)年九月十五日,繪《野菊圖》并題詩,寄其孤芳自賞之懷:“墻根野菊自爛漫,新黃瑣碎無人憐。幽芳不揚報隱德,僻地蕭條宜養(yǎng)賢。聊因杯酒少慰藉,三嗅三嘆秋風(fēng)前……”

        二、石田老人倚兒何所為?

        正統(tǒng)九年(1444),沈周十八歲,娶常熟一位隱士之女陳慧莊為妻。陳氏出身書香門第,家境較好,為人賢良,深為沈周鐘愛。沈周說:“吾之妻,吾良友也?!标愂嫌跉w沈家后,侍奉沈周祖母起居生活,還為她誦讀佛經(jīng),教她背誦,又侍奉沈家舅姑長輩,很是孝順,人稱“賢婦”?;楹?,沈周還不時與妻回常熟娘家,拜見岳父大人,交往當(dāng)?shù)孛俊?/p>

        但是陳氏過門六年仍不能生育。為此,陳氏在正統(tǒng)十四年(1449)為沈周納妾,次年生子沈云鴻,過繼給正室陳氏。沈云鴻生于景泰元年(1450),雖屬庶出,仍受陳氏疼愛,盡心栽培。后來妾又生長女,在出嫁時,陳氏“盡出奩具以與之”,嫁妝很是豐厚。沈周戲言說,難道不要留點底子給你的女兒嗎?陳氏回復(fù)說,你怎么還要分你我?

        陳氏卒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冬,時沈周六十歲,他凄然作詩《悼內(nèi)》兩首:

        結(jié)縭四十二星霜,貧賤來歸貧賤亡。

        只剩辛勤在麻臺,盡知慚愧累糟糠。

        骎骎馬齒偕誰老,耿耿鰥睛覺夜長。

        淺土不安緣借殯,青山愁絕幾時藏。

        欣慰的是兒子云鴻一天天長大,此時已能獨當(dāng)一面。

        平時生活中,沈周很是注重對云鴻的教導(dǎo),成化九年(1473)春,四十七歲的沈周題《古木群鳥圖》,戒其以孝悌力田為本:“群鳥小筆聊耳而,豈是貽謀為兒子,汝今裝襲也自好,況多題辭大夫士。我家孝悌仍力田,自此相傳逾百年。門前大樹已合抱,今有此鳥巢其顛。人云鳥來不宜得,他家豈無樹千尺。北平乃見貓相乳,江州亦聞犬相食。我慚何有與鳥乎,我自我兮鳥自鳥。汝當(dāng)力行為己事,毋但區(qū)區(qū)重畫圖?!痹气櫪斫飧赣H苦心,把此卷當(dāng)作寶貝珍藏著,精心裝裱,后來又有士大夫多人題詞之上。

        眾所周知,沈周除了詩書畫俱佳外,對書畫鑒定也很精到,甚而成為當(dāng)時書畫鑒藏家群體的核心人物。沈云鴻在這方面似乎更有天分,文徵明稱他“特好古遺器物書畫,遇名品,摩拊諦玩,喜見顏色,往往傾囊購之”,且云鴻“長于考訂”、“圖史之癖,尋核鳤校,不廢而益勤”。他對古器物、書畫“尋核歲月,甄品精駁,又歷歷咸有依據(jù)”,當(dāng)時“江以南論賞鑒家,蓋莫不推之也”。

        當(dāng)然,也有人考證發(fā)現(xiàn),沈云鴻有造假沈周畫作的嫌疑。據(jù)徐邦達(dá)先生考證,造假人有王淶、沈周子沈云鴻,“但此兩人的真跡未見,故無法分辨作偽者是誰”。

        不過,更多的史料顯示,沈云鴻從成年后就開始接手打理父親的作品和家藏古物,管理有序,行事謹(jǐn)慎,從未有過閃失,“對客,手自展列,不欲一示非其人”。在牽涉到父親的作品時,親力親為,確保他人沒有作偽空子可鉆。

        有人說,沈氏一門的收藏以家庭方式傳承五代,綿延近一百五十年,是收藏史上的奇跡,堪稱典范。

        沈云鴻的妻子為徐有貞的侄孫女,徐有貞為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是祝允明(枝山)外祖父。徐安心書法,常組織名士雅集,相信沈云鴻一定從中受益不少。

        沈云鴻為人很孝,“君病且死,猶強食欲,力起居,以慰其親,而迄于絕”。在他重病的時候,仍然裝作很強壯的樣子。這恐怕也是沈周非常悲痛的原因之一。

        沈周很早時就接過了家庭的重?fù)?dān),一個失去丈夫的妹妹也寄住在他家,雖說開始時家境尚可,但沈周畢竟不善于營生,他本身亦多憂慮天下,性多慷慨,更多的心情和精神都放在了繪畫上。三十多歲時,他家筑有竹居,營造一種類似隱逸的居所環(huán)境,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繪畫上去。但整個大家庭的重?fù)?dān)仍在他身上,從他那個時期的詩詞可見郁悶心情一二。直到長子云鴻成人后,開始幫著父親承擔(dān)家庭的重務(wù),沈周方才逐漸從家庭瑣務(wù)中解脫出來,不斷地出游、采風(fēng)、會友和參加雅集。

        在這期間,父親、老妻等親人接連病故,讓沈周覺得人生無常,悲痛加無奈,家庭也隨之逐漸不堪。在他七十三歲時,長子云鴻又先他而逝,這個家庭的重?fù)?dān)又回到了他的身上。次兒、孫子或蠢或癡,自己“力憊削瘦,耳聵目眵”,連生病也不敢說,唯恐九十多歲的老母擔(dān)心。在兒子死后歸于沈氏家祠后,沈周又作詩悼念,中有“以汝附祖食,幽魂安可知”。

        沈云鴻落葬時,沈周特請文徵明作墓銘,文稱:“……君長余二十年,而修世講特厚,相知為深,故其葬也,余不得不銘,而石田先生實又命之?!?/p>

        三、落花無言,和詩有儀

        沈周一生作詩無數(shù),《落花詩》傳唱率為之最,實為事出有因。沈周的為人忠厚善良,啟功先生在論及沈周的《落花詩》時提及,沈周遇到別人拿來冒他名的偽作,并不戳破,寧肯當(dāng)面題字,使得窮朋友多賣幾個錢,可以維持生活。沈周一生布衣,有一次他入幕為事碰上賑災(zāi),結(jié)果把妻子的首飾都當(dāng)?shù)糍r進(jìn)去了。

        人品至上,藝術(shù)上乘,又是在特殊時期作出了《落花詩》,要想不引起別人的共鳴,可能很難。

        隨機(jī)讀讀沈周的《落花詩》:

        富逞秾華滿樹春,香飄落瓣樹還貧;

        紅芳既蛻仙成道,綠葉初陰子養(yǎng)仁

        偶補燕巢泥薦寵,別修蜂蜜水資神;

        年年為爾添惆悵,獨是蛾眉未嫁人

        從詩中可見晚明時期的精致和細(xì)膩,落花,時光,過去不復(fù)來,往事不堪,死生無常,無奈,惆悵,飄零。在崇尚至簡的今天,這種詩略顯繁瑣、瑣屑,過于細(xì)致。但細(xì)品沈周詩中的文字,每一句都有自己的意蘊和含義,反倒能讀出點宋人是詞韻。沈周作詩,和他的為人一樣認(rèn)真,但過于認(rèn)真,導(dǎo)致他的詩文不夠開放、闊氣。詩性如人性,沈周的詩中總是摻雜著自己的家境跌落、心情起伏,以及對現(xiàn)狀的遺憾,對精神世界的完美渴望。相對于其他人的和詩,他的詩頗顯黯然。

        如徐禎卿和答之詩:

        不須惆悵綠枝稠,畢竟繁華有斷頭;

        夜雨一庭爭怨惜,夕陽半樹少淹留。

        佳人踏處虧鞋薄,燕子銜來別院幽;

        滿目春光今已老,可能更管鏡中愁。

        沈周的《落花詩》寫成后,首先給文徵明看,文讀后,有和詩,詩中頗有畫面感,一片清麗,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一如他的小楷抄寫,輕輕俏俏:

        撲面飛簾漫有情,細(xì)香歌扇鄣盈盈;

        紅吹乾雪風(fēng)千點,彩散朝云雨滿城

        春水渡江桃葉暗,茶煙圍榻鬢絲輕;

        從前莫恨飄零事,青子梢頭取次成

        文徵明讀后與好友徐禎卿分別和詩。當(dāng)年,文徵明外出至南京,拜見時任太常卿的呂秉之,呂聽說此事后,欣然和詩十首,其一為:

        醉拍金樽餞眾芳,東風(fēng)無力更斜陽;

        溪魚跳浪驚多食,山鳥收聲似暗傷

        皺卻面皮同我老,笑它行色為誰忙;

        停針關(guān)意閨中婦,獨負(fù)年華過一場

        可見呂秉之的和詩更為輕松、俏皮,有一種把玩人生的樂觀,更有對沈周勸慰的意欲所在。難怪沈周接和詩后很高興,一再和之。

        在這些才子和詩中,唯有唐寅的和詩顯得凄楚:

        剎那斷送十分春,富貴園林一洗貧;

        借問牧童應(yīng)設(shè)酒,試嘗梅子又生仁

        若為軟舞欺花旦,難保余香笑樹神;

        料得青鞋攜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沈云鴻去世那年,唐寅三十三歲,他遠(yuǎn)游歸來,做了一件事:刻印。他說:“大丈夫雖不成名,當(dāng)要慷慨,何乃效楚囚?”印章為“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眾所周知,唐寅此前接連遭遇妹妹、妻子、母親早逝的變故后,在他三十歲那年,又在科舉考場上遭遇了人生最痛的一個打擊:科場舞弊案。被判入獄,后釋放,貶為吏役,唐寅不從,歸蘇后,以“六如居士”自居。次年又與繼室反目,從此日漸頹傷,放浪形骸。

        由查詢唐寅《落花詩》查到早在科場案前一年,唐寅就曾與沈周、徐禎卿等人追和倪云林《江南春》,其詞下半闋云:“人命促,光陰急,淚痕漬酒青衫濕。少年已去追不及,仰看鳥沒天凝碧。鑄鼎銘鐘封爵邑,功名讓與英雄立;浮生聚散似浮萍,何須日夜苦蠅營。”此詞與文徵明詞合刻于顧氏蘇州怡園,據(jù)說過云樓主人顧文彬得到真跡,依據(jù)摹刻。順著這個思路去尋找,我發(fā)現(xiàn),在顧文彬收藏的諸多明四家作品中,就有文徵明的手抄《落花詩》。

        四、舊曲重聞,父子承續(xù)

        根據(jù)啟功先生的考訂,沈周的《落花詩》一時風(fēng)行,多人應(yīng)和,除了沈周、唐寅的自寫本外,文徵明以小楷抄錄本流傳最多,文氏寫本,不僅寫了自己的和作,還連帶著寫了沈、徐、呂氏的詩。啟功還以香港收藏家劉均量先生的藏品為例,說此卷《落花詩》為真跡,楷法精工,署名無訛。他以為,文徵明原名應(yīng)為“文壁”,而非流傳的“文璧”。由此一直考證到顧文彬的收藏,說顧文彬在請人鐫刻《落花詩》時,落款皆為“文璧”,頗感奇怪。

        文徵明的楷書是為一個時代內(nèi)髓的映照,王世貞曾評價:“待詔小楷師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師懷素,行筆仿蘇、黃、米及《集王書圣教序》。晚歲取《集王書圣教序》損益之,加以蒼老,遂自成一家?!庇^察文徵明所抄《落花詩》,下筆勁健,秀整有力,又不失溫純精度,有鋒芒,也有古淡。文徵明在抄寫這些詩句時曾有題跋,說:

        ……而先生(沈周)之篇累三十皆不更宿而成,成益易而語益工。其為篇益富而不窮益奇。竊思昔人以是詩稱者,唯二宋兄弟,然皆一篇而止。固亦未有如先生今日之盛者。或謂古人于詩,半聯(lián)數(shù)語,足以傳世。而先生為是,不已煩乎?仰有所托而取以自況也?

        有感而發(fā),文字傳或不傳,在于緣分,也在于流傳的價值所在。沈周及晚明才子的《落花詩》從明流傳到清,到民國,又到了今天,與作者、詩文以及文徵明的書法都有些關(guān)系。而顧文彬的承續(xù),或許更有著別樣的意義。

        過云樓富收藏自晚清名揚,曾有譽“江南收藏甲天下,過云樓收藏甲江南”。過云樓后人顧篤璜先生曾對我說,他反對這些藏品上拍賣臺,很多東西不是價錢能衡量的。過云樓的藏品遍布北京、上海、江蘇等地博物館,有的還成為了鎮(zhèn)館之寶,文化價值自不待言。

        縱覽過云樓及怡園建造過程,以及顧氏收藏篩檢“經(jīng)營”過程,更是感到難能可貴。顧文彬,號子山,又號艮庵,道光時進(jìn)士,曾在太平天國時期介入平叛,請建淮軍入江南,后受到李鴻章的垂青,有說曾入其幕,顧篤璜先生以為是誤傳。但顧文彬后受拔用,并任“肥缺”補浙江寧紹臺道,管轄海關(guān)、鹽務(wù),也是事實,也正是在這個位置上,他開始策劃建造過云樓。

        顧文彬精于收藏得益于家教,父親顧大瀾言傳身教,常拿出自家精藏,組織書畫鑒賞活動。因此顧文彬建樓納藏有“今此過云樓之藏,前有以娛吾親,后有以益吾世世子孫之學(xué)”。顧文彬有三子,三子顧承尤為有心好學(xué),對書畫有所領(lǐng)悟,深得父親喜歡。在建造過云樓時,顧文彬仍在浙江位上,全權(quán)交付顧承監(jiān)工。但其間曾召三子前來交代諸多細(xì)節(jié),就連房子的地基要用鐵杵搗遍、下水道預(yù)留以及建房黃道吉日的細(xì)節(jié)都不放過。

        建房過程中,顧承曾多次前往其他拆遷地尋找舊屋構(gòu)件,裝點新樓,頭頂烈日,來回奔走,病好病壞,時時復(fù)發(fā)。工地上最多時工人達(dá)到上百人,顧承要監(jiān)工,要管理書畫,還要照顧家庭生活,很難兼顧。為此,顧文彬安排手下幾人前去幫忙,并囑幾個孫輩盡力幫輔。過云樓起來后,總辦趙松坡一病不起,不久謝世。顧文彬早早囑托全力救治,并全權(quán)負(fù)責(zé)趙家后人一切費用。過云樓初見規(guī)模后,顧文彬與顧承有心再建怡園,一來繼續(xù)使用過剩的山石,二來有個修身養(yǎng)性的地方。怡園尚在建中,顧承即病發(fā)嚴(yán)重,肝氣發(fā)作,吐血不止。但他仍帶病堅持,顧文彬為之心疼,多次致信要他休息。顧承深知工程一旦起來就不能停下,否則前功盡棄,且花銷巨大,賬本就有九本。

        總辦去世,顧承責(zé)無旁貸,親力親為。顧文彬急忙趕回,歸家之前也是急勞交織,吐血不止。從一八七四年到一八八二年,過云樓與怡園陸續(xù)建成,前后用了九年時間,先后經(jīng)歷了兩位皇帝。

        顧文彬除了富收藏外,還善詞學(xué),通琴藝,有詩詞著述流傳至今,其收藏蘇東坡居士用琴,藏于怡園,后引起“怡園琴社”風(fēng)氣。平時生活中,顧文彬更喜歡與顧承交流收藏心得,并帶著三子遍訪名師,學(xué)習(xí)書畫,深得名家喜愛,稱之為“小友”。早在咸豐十一年,太平軍占領(lǐng)江南,顧家人逃難無錫,顧文彬則帶著顧承避難在湖北新堤,有一天顧文彬接信知,長子、次子及妻子先后病故,父子倆身在異鄉(xiāng),抱頭痛哭。自此,顧文彬更是傾心教授三子才藝。

        顧承有鑒定天賦,“別有神悟,物之真?zhèn)?,一見即決,百不失一”。到了光緒年間,四十壯年的顧承論鑒定,已經(jīng)與吳云、陳壽卿等名家并列,日本藏家岡田篁到訪過云樓,與顧承相談甚歡。顧承的早成,還得益于顧文彬的放手,每次顧承發(fā)現(xiàn)了好東西,就會及時談妥價錢,進(jìn)入交易。有一次他要收購禇遂良臨摹的《蘭亭集序》,以高價談得,但未進(jìn)入交易,他不斷督促父親多出些錢拿下來,因為此件同時以他人介入,恐怕要哄搶抬價。顧文彬總是不吝價錢,及時出手。有時候,顧家也會處理一些存疑作品,有一次,顧文彬致信顧承:“文衡山秋林閑眺卷我以為真,汝以為偽,如汝看錯,則亦錯賣矣?!笨梢姼笇ψ有?。有人根據(jù)顧承存世的《過云樓初筆·再筆》推斷,顧承所過目名家書畫逾千幅之巨。他可謂是過云樓收藏的集大成者。而且在培養(yǎng)后代、承續(xù)藏品方面,做了很多基礎(chǔ)工作。他的兒子各有建樹,中以書畫名家顧麟士為著,一脈相承。

        顧承對父親收藏事業(yè)最大的輔助還有一項,顧文彬著《過云樓書畫記》,十卷書寫,洋洋灑灑,蔚為壯觀。由于這些書畫皆為父子商量購買集藏,校對工作就交給了顧承,盡心盡力,今人受益。

        在這本厚重的書畫記結(jié)尾處,附有四十首詩作,形式如《落花詩》,作者是父親顧文彬,所祭之人正是三子顧承。

        五、再續(xù)“落花”,霞暉淵映

        在《過云樓書畫記》書類卷里,赫然記錄著文徵明手抄《落花詩》卷,且記錄了兩次,其中記著:“今吾樓合此兩美,政如銅臺雙影,深鎖春風(fēng),又何僧廬蠟花之足美哉?”

        顧文彬集藏佳品,收到了兩套文徵明的《落花詩》集,心情激動可想而知。后來顧文彬?qū)⑦^云樓所藏法書刻成《過云樓帖》,洋洋八大卷,其中就有這卷《落花詩》。顧文彬還特意在此卷后題跋:“落花詩沈石田首倡七律十首,文衡山與徐昌谷呂秉之皆和之……”看落款日期為光緒九年仲夏。

        這個日期讓我想到了顧承的去世日期。顧文彬《哭三子承詩十四首》的結(jié)尾日期為“光緒八年壬午仲秋”。我向顧篤璜先生詢問此事,說這些詩應(yīng)該是寫于顧承去世那年。以此類推,顧文彬在收到文徵明《落花詩》卷時一定會詳加考證,以他家在蘇州,身處吳門,且對文史的了解,肯定知道這些詩作的淵源。讀顧文彬《過云樓書畫記》中畫類首選沈周作品,一連記錄有十四篇,評說詳細(xì),還對未收到的沈氏作品深表遺憾。筆者大膽推理,顧文彬應(yīng)該知道沈周的兒子沈云鴻,孝順、持家、愛收藏、精鑒定……這些特點無疑會讓他想到自己的兒子顧承,他們身上的很多特點都相像。

        顧承去世時不到五十歲,算為四十九歲,顧文彬在三子病故七年后逝世。兒子猝然而去,讓他難以自抑,揮筆寫下了百首哭兒詩(今見40首),每首之后有注解時事,似是追憶兒子的一生:

        平生不抱譽兒癖,衰老偏吟哭子詩。

        一字吟成一滴淚,龍鐘雙袖少干時。

        (承初名廷烈,后改今名,字承之,號駿叔,又號樂全,浦夫人第三子也)

        顧承兒童時期即向名師學(xué)習(xí)書法,“愛畫由來負(fù)夙根?!币粫r嶄露頭角,當(dāng)時名家翁小海、范引泉、沈竹賓、程序伯諸君皆以畫名,與晚輩顧承常有來往,“諸先生皆愛之,引為小友?!?/p>

        顧承少年時期即愛翰墨作品,“遇有小品,私出所蓄餅餌錢購之”。咸豐五年,顧文彬以知府發(fā)往湖北任職,考慮到父親顧大瀾年事已高,“留全家侍奉,以一子自隨,一年為期,兄弟瓜代”。其間顧承常來相伴左右,成為顧文彬愛好收藏和打理瑣事的好助手。

        當(dāng)顧文彬丁憂攜顧承回到蘇州時,太平軍已經(jīng)占領(lǐng)蘇州,“蘇城失守,無家可歸,父子唏噓相對,日坐愁城”。

        父子倆又回到湖北避難,沒多久,“忽得家書,驚悉全家避居無錫縣屬之朱埂。廷薰、廷熙暨亡室相繼病故,父子相持大慟,幾不欲生”。

        父子倆風(fēng)餐露宿,一路回到上海避難,直到同治三年八月,全家遷回蘇州鐵瓶巷舊宅。

        家中百廢待興,里里外外,一切從頭開始,全仗著顧承來回奔走料理。同治九年,顧文彬在親友勸說下開始復(fù)出,最終入主寧波任寧紹臺道,管理海關(guān)。其間與顧承來往書信及見面,大力充盈顧家收藏,并“遙控”指揮顧承建造過云樓、怡園?!坝薰植捎褴饺?,移作屏山翠幾重。五岳陡然方寸起,不容星宿更羅胸?!薄皯{空結(jié)構(gòu)此園林,世俗塵無一點侵。別寫胸中丘壑趣,蕭疏如畫淡如琴?!鳖櫝胁恢皇蔷跁嫞瑢ㄖ?、造園、古琴、古錢幣均有所研究,因此在多年的設(shè)計和施工時了然于胸,營造效果不時帶來驚喜,“怡園之石幾與獅子林、寒碧莊(注:留園)爭勝”。

        顧文彬在浙江忙于政事,顧承在家里也是很忙,管理書畫、收集古泉、祭掃祖墳、籌建祠堂、游覽七十二峰、拜訪古琴名師。在建造怡園時,“園中筑坡仙琴館,藏公手制玉澗流泉琴,并圖公像”,家中藏蘇東坡古琴,成為顧承至愛?!爸莶厍賹毚筇K,峨冠博帶像新摹。一僮手捧焦桐侍,窠臼全翻笠屐圖。”“久將輕薄笑相如,別有琴心悟靜虛。展到縹緗和淚讀,各家詩畫各家書?!鳖櫝欣L《悟到琴心》圖冊征詩,并著《坡仙琴館隨筆五編》《畫余盦印譜》《錢譜》等。

        “圖書藏弆過云樓,筆記編成付校讎。他日梓成見何及,空余卷尾姓名留。”顧文彬著《過云樓書畫記》十卷,大量書畫細(xì)節(jié)都有賴于顧承校勘,如今此書已成書畫名著?!笆亢忤F筆妙通神,名跡雙鉤欲多真。一代過云樓集帖,隋珠和璧數(shù)家珍?!鳖櫝袚窦也孛E,聘請名家精摹刻石,成書《過云樓帖》八卷,成為習(xí)書人的參考。

        顧承對于過云樓收藏的貢獻(xiàn),對于蘇州園林的補充,不可估量,只是他長年痼疾,精力不逮,“一生強半病中過,飯顆常年啖不多。直到長眠眠始穩(wěn),可憐夢已醒南柯”。

        顧文彬?qū)鹤拥膼酆?、生活?xí)性可謂了如指掌。父子倆從戰(zhàn)亂走到平生,再到共同吐血建造集藏寶樓,早已經(jīng)超越了父子,而成為知己。遙想沈周與沈云鴻又何嘗不是如此?

        從晚明到晚清,江南士人傳承的除了詩情外,還有世俗的親情。仰望過云樓門額處的一塊磚雕,上刻著“霞暉淵映”四個隸書大字。時間會讓很多東西成為過眼云煙,但也會讓很多東西更加閃耀和深遠(yuǎn)。

        本文部分引用出自顧家提供的顧文彬、顧承日記、書信、手稿,及顧鶴逸畫論等,特此感謝。

        猜你喜歡
        云樓沈周文徵明
        明 沈周 仿子久富春山居圖卷
        中國書法(2023年5期)2023-09-06 10:00:45
        明 沈周 京江送別圖卷
        中國書法(2023年5期)2023-09-06 10:00:45
        云樓守望
        科幻立方(2023年1期)2023-07-11 14:04:27
        對牛彈琴
        思維與智慧(2023年3期)2023-04-02 12:12:14
        三姐,錢夠嗎?不夠問我要,開心最重要
        ——文徵明《致妻札》
        沈周油畫作品
        山洞、漁人、水澤田地——文徵明的理想國
        紙間書畫館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慢慢寫字,好好活著
        七絕·歲末染恙恰遇除夕以記之
        憶舊
        亚洲av第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韩国AV|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了| 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天堂av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精品会所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熟女AV| 日本国主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成熟女1区|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视频|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色婷婷久久免费网站| 少妇被粗大猛进进出出男女片|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色94色欧美sute亚洲线路二| 日本亚洲一级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小说| 精品国产亚洲av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国产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午夜艺术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www|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欧美奶涨边摸边做爰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国产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页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 国产96在线 |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