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2016年國家小麥最低收購價公布,為每50公斤118元,與2015年持平。
由于該政策好于預期,小麥市場恐慌性心理明顯減弱,購銷信心得到提振。根據記者從北京市價格監(jiān)測中心獲悉的數據,10月份,本市富強粉月均批發(fā)價格為每500克1.66元,環(huán)比降幅為0.30%。隨著市場行情回暖,價格止跌企穩(wěn)。
近年來,國內稻米市場長期運行低迷,但由于托市收購政策支撐稻價底部,粳稻價格運行較為穩(wěn)定。受原糧市場影響,本市粳米價格保持平穩(wěn)運行。
然而從國內糧食產業(yè)來看,托市收購的調控手段越來越難以為繼。從2004年起,我國先后對稻米、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從2007年起對玉米、大豆、棉花等實行臨時收儲政策。此后,托市價格連年上漲,國內外糧價形成倒掛,并且價差擴大,造成了“國貨入倉、洋貨入市”的怪圈。
根據市價格監(jiān)測中心分析預測,盡管當前小麥市場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日趨穩(wěn)定,但由于供給充裕、國內外價差較大、市場需求單一等因素,后期價格上漲動力不足,低迷運行態(tài)勢難有好轉。
當前,我國糧食價改思路已明確,將注重發(fā)揮市場形成價格作用,改進“黃箱”擴大“綠箱”。據國家發(fā)改委近日向外透露,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試點總體比較成功,大豆目標價格試點也在推進中。由于目標價格改革將綜合考慮生產成本、農民利潤、國內外價差等因素,把補貼與價格分離,相信將會大大減少對價格的干預,引導市場調節(jié)供求,從而促進農產品市場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