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艷
摘要:評價課的優(yōu)劣,最終還是要看課堂的方方面面是否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是否適合教育目的的達成,而教育教學規(guī)律、教育目的等往往體現(xiàn)在有關教育教學理論、法規(guī)以及實踐經驗當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 內容 標準 思路
要評好課,必須明確三個問題:從哪些方面去評價、依據什么標準去評價、按照什么樣的思路去評價,也就是要明確評課的內容、標準與思路。到底應該怎樣評課呢?
一、評課的依據
評價課的優(yōu)劣,最終還是要看課堂的方方面面是否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是否適合教育目的的達成,而教育教學規(guī)律、教育目的等往往體現(xiàn)在有關教育教學理論、法規(guī)以及實踐經驗當中。因此,評課要以有關教育教學理論、法規(guī)以及實踐經驗為依據。主要依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法規(guī),如“教學大綱”“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建議,這具體體現(xiàn)學科特色的標準。
2.教育教學理論,如教育學中的教學原則、教育心理學中有關學習的理論。
3.名家觀點、實踐經驗與課例等。
二、評課的標準
通常所說的課堂評價標準,主要是指根據教育教學理論或法規(guī)等制定的課堂各方面的具體要求或標準。一個較合理的評課“標準”體系可以包含以下項目:評價內容、一般標準、特殊標準和參考分值。
1.教學目標(10%),從廣度與深度兩方面評價。評價的“一般標準”是:教學目標明確、全面恰當。(1)注意了三維目標或全面素養(yǎng)的提高;(2)符合年段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評價的“特殊標準”是:進行了必要的字詞句篇的教學和聽說讀寫訓練(如有識字、寫字、理解內容、朗讀等環(huán)節(jié)或活動),同時注意了學生的學習方法、習慣、興趣、情感、態(tài)度等的指導和培養(yǎng)(參考分值:A.9~10,B.6~8,C.3~5,D.0~2) 。
2.教學內容(10%),從理解和處理教材兩方面評價。評價的“一般標準”是:(1)對教材理解正確、無誤;(2)能科學地、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取舍、補充)和運用教材。評價的“特殊標準”是:對字詞句篇知識及課文內容理解準確。(參考分值:A.9~10,B.6~8,C.3~5,D.0~2。)
3.教學過程(15%),從課堂結構、教學條理和教學時間三方面評價。評價的“一般標準”是:課堂結構科學合理,能根據課型和教材特點設計教學過程。(1)結構完整;(2)各部分(教學環(huán)節(jié)、步驟、層次等)之間邏輯性強、思路清晰、過渡自然;(3)時間安排恰當。評價的“特殊標準”是:(1)有激趣導入、整體感知、理解感悟、練習積累、總結延伸等必要環(huán)節(jié);(2)遵循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再到語言表達,以及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基本規(guī)律(參考分值:A.13~15,B.9~12,C.5~8,D.0~4)。
4.教學方法(30%),從學法(15%)與教法(15%)評價?!皩W法”評價的“一般標準”,主要評價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1)以學生的學習實踐為主;(2)學習方式合理有效,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理有效地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走過場,學生真正參與,興趣濃;(3)注重學習方法與習慣的指導。評價的“特殊標準”是:(1)以聽說讀寫等實踐活動為主(機會多,時間長);(2)有自主讀書、識字的環(huán)節(jié);識字、理解課文內容或寫法時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和回答問題的機會多等;注意學生通過聯(lián)想、想象、朗讀表演等進行情感體驗;(3)注意讀書、寫字方法、姿勢等細節(jié)的指導等。
5.教學效果(20%),從“情緒表現(xiàn)”(5%)、“素質與目標達成”(10%)和“整體效果”(5%)三方面評價。
(1)“情緒表現(xiàn)”主要評價課堂氛圍和諧融洽,多維互動活而不亂;學生學習興趣濃,思維活躍,學生對后續(xù)學習信心足(標準分值:A.5,B.4,C.3,D.0~2)。
(2)“素質與目標成達”的“一般標準”主要評價學生素質與學習效果的情況。評價的“特殊標準”是評價學生知識掌握全面扎實,聽說讀寫能力強或有提高,達到目標要求(標準分值:A.9~10,B.6~8,C.3~5,D.0~2)。
(3)“整體效果”主要評價標準:學生參與面廣(人數多),各類學生均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全面達成教學目標。(標準分值:A.9~10,B.6~8,C.3~5,D.0~2。)
6.教師素質(15%):從“教態(tài)、語言”(5%)、“板書與多媒體運用”(5%)和“知識面與教學機智”(5%)三方面評價。
(1)“教態(tài)、語言”主要評價標準:①教態(tài)親切、自然,感情豐富、健康;②教學語言準確、簡潔、生動,普通話標準。
(2)“板書與多媒體運用”主要評價標準:板書規(guī)范、簡潔、美觀;教學媒體運用熟練,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特長提高教學效果。
(3)“知識面與教學機智”主要評價標準:知識面廣,專業(yè)知識扎實;思維敏捷、靈活,駕馭課堂能力強。
(以上三方面評價的標準分值:A.5,B.4,C.3,D.0~2。)
以上“評價標準”中的內容是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制定出的。很顯然,評價內容的體系結構不同,評價標準表格的結構或內容排列也不同。即使評價內容相同,而學科、教學內容、課型或依據的理論不同,其評價標準也往往不一樣。因此,盡管評課的依據寬泛,也不可能有一個適用于評價所有課的標準。
三、在評課中要特別把握以下幾點
1.以評課內容為主要線索,優(yōu)缺點分散隨機評價
按照評價內容的本來排列順序,逐項評價,逐項用評價標準“輻射”,對照檢查課堂有關情況,判斷課堂在這個方面是否有問題,并指出應該如何改進等。總的評價順序是與評價內容的排列順序一致,不論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排在前面的方面就先評,排在后面的方面就后評,而不是先集中評價做得好的方面,再集中評價做得不好的方面。
2.以評課內容為主要線索,優(yōu)缺點分別集中評價
在第一種模式的基礎上,把優(yōu)點、缺點分開,先集中評價優(yōu)點,再集中評價缺點。例如,如果以一般的課堂評價標準為依據進行評價,某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教師素質”兩個方面較好,就先評價這兩方面,而“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有問題,就后評價這兩方面。又如,如果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理念進行評課,就應先肯定體現(xiàn)得較好的條目,再指出體現(xiàn)得不好的條目,并提出建議。
3.以課的進程為主要線索,優(yōu)缺點分散隨機評價
按照教學進程從前往后逐環(huán)節(jié)、逐步地進行評價,逐環(huán)節(jié)、逐步驟地將課堂情況向評課標準“輻射”,與各項評價標準相對照,看是否符合標準,指出應當如何改進等??偟脑u價順序與課的進程一致,不論優(yōu)劣,前面的環(huán)節(jié)或步驟先評,后面的環(huán)節(jié)或步驟后評,而不是先集中評價做得好的環(huán)節(jié)或方面,后集中評價做得不好的環(huán)節(jié)或方面。
4.以課的進程為主要線索,優(yōu)缺點分別集中評價
這種模式的基礎上,把做得好的環(huán)節(jié)或步驟與有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或步驟分開評價,先集中評價做得好的環(huán)節(jié)或步驟,再集中評價有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或步驟。
總之,評課是教師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功,真正掌握這項基本功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要評好一堂課,最起碼要明確評價的內容、標準與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