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是奔馳第2臺名正言順的四門轎跑車,CLS的成功讓奔馳看到了豐富產品線的希望,于是在最新的奔馳A級上加上三廂的尾巴,誒,轎跑車CLA就誕生了。]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值法國首都巴黎遭受規(guī)模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造成了大量的平民傷亡,一個自由浪漫的城市被戰(zhàn)爭之火燃燒,釀成慘劇。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自由和浪漫絕不應該是被打擊的一方,它們就跟今天要說的梅賽德斯奔馳CLA一樣是十分可愛的。
生于德國豪華車世家的奔馳CLA,長相卻有法國的浪漫感覺,頗有老大CLS優(yōu)雅的身姿,雖說這是奔馳首款基于緊湊級車身底盤開發(fā)的四門轎跑車,但實際效果看來,奔馳就像一位匠人花一輩子的時間精心打造出CLA,流暢C柱和緊湊干練的車尾在奔馳A級的身上一點都不突兀。CLA在價格和配置方面都定位在奔馳C級之下,但它的尺寸比原軸距版的 C級轎車長47毫米,寬121毫米,矮47毫米,因此在外觀上來看CLA會顯得更修長一些,另外車頭處突出的進氣格柵也有別于傳統(tǒng)的造型,碩大的三叉標志在緊湊的前臉前顯得有點夸張,也展現出立體感,大尺寸進氣格柵采用金屬網狀布局,這種設計被奔馳稱之為鉆石狀格柵設計,鍍鉻裝飾愛好者會對其愛不釋手,但換做密集恐懼癥患者看著可能感覺不太好受。
試駕的是CLA 260 4MATIC,若不把AMG版算進內,這是進口到中國的最頂配的CLA,梅賽德斯奔馳也煞費苦心地為消費者標配了AMG外觀套件,包括有夸張的大包圍以及鍍鉻裝飾的前唇,鍍鉻裝飾的運動側裙,黑色的后視鏡外殼,更自然的金屬車尾導流板,以及最顯眼運動的R18 AMG樣式輪輞,5幅式輪輞刻有AMG的標志,讓不內行的人還以為這就是鼎鼎大名的CLA 45 AMG,這倒也迅速地往優(yōu)雅的外觀抹上刺激的運動涂料。
坐進車內,仍是濃濃的熟悉的奔馳味道,奔馳最新的家族式內飾把出風口簡化成一個亮眼的十字交叉,在外圍還有一圈銀色的裝飾,其實是關閉出風口的旋鈕,精致至此成了CLA內飾的一道縮影,懸浮式的8英寸液晶顯示屏集合了GPS導航、COMAND系統(tǒng)、倒車影像等功能,功能不算太多,但十分的實用,而且我十分喜歡這套系統(tǒng)的操作方式,雖然不是觸摸屏,但通過扶手箱前的旋鈕+按鈕,操作十分輕松,不需要2分鐘就完成開機到藍牙連接手機的過程,即便是對電子產品一概不通的白富美也不需要打電話求助。
CLA依舊采用了懷檔設計,除了能方便操作,這個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在中控臺能空出來一個放手機和錢包的儲物格,儲物格不僅空間大,位置還非常合適,比平時把手機放在水杯架或門板上要方便,中控臺控制旋鈕旁的兩個水杯架對于普通瓶裝水和聽裝飲料的固定也做得很好,只是儲物空間的人性化難以掩蓋車內乘坐空間的不足,前排空間也沒什么,座椅的上下調節(jié)幅度很大,既可以像駕駛賽車一樣把坐姿壓得非常低,也可以跟普通家用轎車一般高,但由于車身在B柱后車頂的下傾速度非???,后排的頭部空間非常狹小,導致身高不到1米8的同事表示頭頂到車頂了,要是想舒服點得把身子往下“癱”,但這時膝蓋也頂到了前排座椅,實在不好受。我也試了一下,發(fā)現可能是我個子矮感覺還可以,座椅包裹也很好,只是車窗面積比較小顯得有點壓抑。看來,CLA的后排還是適合身材嬌小的女性,也恰好符合它的定位。
原本我對CLA抱有一絲的幻想,幻想著駕駛它如同它的尾部曲線一樣輕柔,廣告語就是如絲滑般柔順,但是踩下油門的那一刻我就發(fā)現我錯了。其實早應該在握住方向盤時就意識到,只有運動感強的車型才有那么粗壯厚實的方向盤,握感極佳。踩下油門,發(fā)動機暴躁地傳來怒吼,像是發(fā)動機隔音工程師只是個臨時工,隨著發(fā)動機的怒吼還有四缸發(fā)動機的震動,源源不斷地通過座椅傳遞到你的臀部,就這樣怒吼著CLA往前沖出去,都說4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發(fā)動機抖動大,看來是通病。CLA 260搭載的是代號為M270的四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在5500轉速時能爆發(fā)出211匹的最大馬力,另外由于在1200轉時即能產生350牛米的最大扭矩,因此傳統(tǒng)大渦輪發(fā)動機的渦輪遲滯現象并不明顯。
有著強勁動力的CLA 260少了奔馳這個品牌向來塑造的大氣之美,更像是個毛躁小子,空有一身能力又不懂得怎樣去利用,7速雙離合變速箱對駕駛員的反應沒有雙離合變速器應有的敏捷,油門遲滯比較嚴重,在路怒癥患者想著要加速超車時卻愣是讓駕駛者等上2秒,才對剛才的油門動作有所反應,另外握感運動的方向盤也是比較粘手,在一些小巷子中需要頻繁地打方向盤時比較費勁,可以說CLA在駕駛上仍是一臺地地道道的奔馳,別被那年輕活力的外觀,充滿激情的動力給蒙騙了。
中控臺下載ECO模式按鈕旁有一個E-S-M循環(huán)標志的按鈕,E?S?看來是切換駕駛模式。按下后從儀表盤中間的顯示屏中我才發(fā)現,原來剛才一直開著的是運動模式的CLA,怪不得發(fā)動機轉速一直沒下2300轉,切換到E,也就是經濟模式時,CLA的表現可謂平衡的多,動力輸出變得溫柔,轉速一直徘徊在1300轉左右,不再與變速箱的表現感到突兀。轉動方向盤也明顯感覺輕松得多,可惜CLA沒有裝備電磁懸掛系統(tǒng),無法調節(jié)懸掛,所以在E模式下還是硬邦邦的能感覺到路面上每一條裂紋。M模式是什么?英語拙劣的我一開始以為是“middle”,發(fā)現在這個模式下發(fā)動機要到6000轉才換擋,后來才知道這個是手動模式,變速器只能在超高或超低轉速下才會自動換擋,駕駛員可以通過換擋撥片換擋,真是丟臉。手動模式下?lián)Q擋撥片的換擋速度飛快,比運動模式下踩油門降檔要痛快得多,只是不太建議在鬧市里使用手動擋,復雜多變的路面只會讓你忘記了加減檔。
CAL 260在國內的售價為37.8萬元,考慮到搭載有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4MATIC適時四驅系統(tǒng),以及無框車門設計,還是相當劃算的。功能性配置上,防爆胎、自動駐車、自動泊車、上坡輔助、自動頭燈、倒車影像等也一應俱全,沒有為了降低售價而省去這些配置,不過CLA沒有裝備自適應巡航這個已經在20萬元級別中型車上普及的配置,僅有定速巡航,據了解是因為奔馳在國外采用的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的探頭雷達頻率在中國被禁止使用,因此國內的消費者也無緣這一項先進的配置。
回到文章的開頭,CLA 260是奔馳在緊湊級轎跑車上做的第一次嘗試,擁有著浪漫優(yōu)雅而不失性感的外形,自由強悍不失穩(wěn)重的內心,與競爭對手寶馬2系嚴謹極限相比,CLA更像是一臺法國人設計的車,卻時時刻刻提醒著你這是一臺傳統(tǒng)的奔馳,有著一份憧憬新時代的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