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寧
煙雨江南,正是紙鳶高飛的三月。西湖邊,有一個姓秦的少年,追問著一個老人:“爺爺,什么是好人?”
天下再無抗手,余生任我逍遙。
風掃過茫茫草原,所有的生靈俯首帖耳。這風一直向南刮,刮得入夜的臨安城人心惶惶,獨有一人卻在冰冷刺骨的寒流中吟詩了。
樞密史韓世忠、張俊罷官歸隱,太子少保岳飛今夜就要人頭落地,后天又正逢除夕,讓秦檜的心情如何不好?
對鏡自照,雖然還是氣質優(yōu)雅,儀容富貴,兩鬢不免也添了斑白。五十知天命,我手握大宋江山,當年群起而攻的那幫子“義士”,今天早已七零八落,罷相之仇,算是報了。且斟一壺美酒,夢周公去也……
恍兮惚兮,不辨東西,秦檜來到一處祠廟。但見檐牙高啄,紅墻夾道,放眼望去,可不正是蜀漢先主劉備與諸葛丞相合祭的武侯祠?身為大宋狀元,又官至宰相,我這保得半壁河山的后學,成就恐怕不亞于先賢吧?且去一觀。
上得殿來,只見柱上左書“諸葛大名垂宇宙”,右寫“宗臣遺像肅清高”,又有兩塊匾寫的是“伊周經濟,勛高管樂”。秦檜自幼熟讀詩書,知道這是把孔明比作賢臣伊尹、周公、管仲、樂毅。想那諸葛武侯不過助劉備三分天下,這些楹聯(lián)匾額寫給二分天下的秦某人,更算妥當啊。
殿后古柏森森,數(shù)十尾錦鯉在溪中嬉戲,綠竹掩映下更增幽靜。想想自己與趙官家,那真是如魚得水,不亞于劉備和孔明??!
右側有土丘聳立,想必就是劉備的陵寢?秦檜信步踱去,見幾對石人石馬,襯出“漢昭烈廟”四個大字。進得門中,有個“明良千古”的匾,幾株蒼松,一堆黃土而已。
秦檜心道:這成何體統(tǒng)?如此簡陋,全無帝王風范,操辦后事的諸葛亮看來不敬劉備。在墓前胡亂拱拱手,秦檜便尋偏門走,那劉備墓卻是一條青石道繞著一座墳,走一圈又回到了入口,連偏殿也沒有。秦檜一邊嘆息,一邊也對身后事動起了心思。死了沒個排場,如何光宗耀祖。
劉備的享殿就在墓旁。左邊是英武殿,供著武將,趙云排第一;右邊文華殿,起手卻是龐統(tǒng)。殿上竟然沒有阿斗塑像,劉備孫子劉湛頂了老子的位,真是無父無君,不孝之極。雖然阿斗是個亡國昏君,貪財好色,那也是人之常情。劉湛抵擋西晉,也算殺身成仁,但亂了朝綱,如何了得?自己是先皇點的狀元,先皇被金人萬馬踐踏而死,也是心酸,但還不是能屈能伸,順從了金人,享盡了榮華。劉湛像邊上的對子,倒是令人心煩:
生不視強寇西來,天意茫茫,傷心慟灑河山淚;
死好見先皇地下,英姿凜凜,放眼早空南北人。
死后事,又如何?趙構無后,自己為求富貴屠殺主戰(zhàn)一派,恐怕會被后人批為“自毀長城”,可誰人曉得我的苦衷?出生清白,少年得志,中年被金人捉去任意凌辱,再度出山為大宋宰相……要信什么因果報應,求什么死后哀榮,自己能到今天這個地步?萬里黃沙埋白骨,家有嬌妻愛子,為甚不求大富大貴?私吞些許錢財,就被捉拿,這算等而下之;自己賣了整個宋朝,皇帝還要感謝,才是至高無上的手段!貪到自己這樣,反而不愿公然索賄,一日有權,何愁無錢?
迷迷糊糊逛著,前面就是三義廟,在秦檜看來,“義薄云天”關羽、“誠貫金石”張飛不過蠢笨武夫。虧得至今香火不絕,謬哉!柱上一副對聯(lián),好大兩行金字:
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淚灑山河,志在五倫扶正軌;
縱極王侯非富貴,英靈照天地,身經百戰(zhàn)為斯民。
可笑!皇帝和臣子哪有做兄弟的?打仗不為富貴而為百姓,自己年輕時倒有想過。也曾寒窗苦讀,也曾仗義執(zhí)言,不過鋼刀之下,保命要緊,手上染血,也顧不得了,天大地大,自己最大,管什么禮義廉恥?
廟前有一測字攤,算命先生羽扇綸巾,正朗聲吟誦“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秦檜一向覺得鴻運當頭,又逢歲末,不妨上前一測。先生五十許人,相貌古樸,遞過一張紙來。秦檜不假思索,寫上“獻忠”二字,他的忠,當然明對趙構,暗對金人。先生微微一笑,留下二字評點:“繆丑!”
繆是名不副實,丑是仗勢橫行,熟諳典籍的秦狀元當然懂得兩字含義,盛怒下追去,算命先生卻出祠門去了。祠外是成都最熱鬧的市集,名曰“錦里”,密密麻麻的人叢中哪里還找得見!
猛聽得一陣哄笑,秦檜怒沖沖一望,街口搭起一座戲臺,看戲人圍得水泄不通,衣冠似乎與當朝風格頗不相同。臺上一個白面官員拿姿作態(tài),一個紅臉將軍追問不休。問得急了,白面官員冒出一句:“莫須有,莫須有啊——”
咦,這不正是自己的名言嗎?且看紅臉將軍啞口無言,憋出一句“莫須有三個字何以服天下”便匆匆而去。大約自己的威權深入民心,百姓都編成折子戲來傳唱了。
演到岳飛風波亭屈死,自己更加得意??磻虻男『⒖蘼曇黄?,老人指指點點,自己竟然被這幫無知小民痛罵。接下來自己壽終正寢,碑上有皇帝親自定下的“決策元功,精忠全德”標題,竟沒人為自己寫碑文?更荒唐的是,明明謚“忠獻”,皇上一駕崩竟改成了“繆丑”?
看到襄陽守將孟珙令成千上萬的軍士在自己墓地小便時,秦檜再也忍不住了。他縱身往戲臺上一躥,身體卻與白面官合二為一,被剝去上衣,五花大綁,按倒在岳飛墓前……
“啊呀呀,惱死我也!”秦檜終于被嚇醒了,想不到自己死后如此丟人,名列《奸臣傳》,竊國大貪,千古罪人,民族敗類,人人可誅……從此子孫愧姓秦啊……
秦檜踉蹌著沖出臥房,對著黑沉沉的天幕吶喊:“我就想讓自己和家人過得好點,我有什么錯?”
一道霹靂刺破蒼穹,寒風中似乎傳來岳飛臨刑前鏗鏘的話語:爾為一家之私,害苦天下萬民!
江南三月,有一個姓秦的少年,追問過一個老人:“爺爺,人們都罵您是個大奸賊,我還能做個好人嗎?”
少年名叫秦鉅,公元1217年,他為國戰(zhàn)死,用熱血洗刷了先祖秦檜的罵名。
忠奸善惡也許一時難辨,老百姓心里自有一面明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