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月亮像今晚這么雪亮是不多見的,涼燈晚上有些冷,小路邊上蟲子的叫聲在遠近處稀稀拉拉地響。走在前一個月的老路上,發(fā)現(xiàn)玉米地已經(jīng)荒蕪,路被草和枯葉雜亂地覆蓋著,靠煙棚的那塊地里生長著一片綠藍的油菜,深秋的辣椒樹正抓緊盛開白色的小花,以前的白菜苗長大了,在銀白的月光下一簇一簇占滿田垅。推開籬笆,下坡經(jīng)過兩堵土墻,再拐個彎,就看見求全家門縫里透出溫暖的黃光,里面有人在拉家常。推開門,求全的母親正抱著酣睡的小孫兒,妻子正在收撿豬草,一大背簍紅薯藤放在旁邊。他的妹妹回來了,正在給自己的兒子喂飯,她又生了一個,這次回娘家來住上一段時候。大兒子良海在飯桌邊做作業(yè),秋珍在火塘邊洗腳?;鹛晾锩爸鵁?,有零星的火光向上竄入黑暗里,發(fā)出細小的聲響,秋燕反復打量著我,我的來到打斷了她們的談話。
對于她們而言,仍不明白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畫家在自己家里白天晚上畫幾年,我也從未說過,她們也未問過我。只是在前年,求全的母親有一陣子很不歡迎我,說是不可以畫她和她的女兒,還有她的孫子,說是有晦氣。后來我盡量不去逾越她的規(guī)矩,就一直畫下來。
每天,陽光一樣會爬到他們的灶臺上、碗筷邊,無論他們過著怎樣悲憫的日子,他們依然會在這塊土地上早起晚歸,忙碌不停,不喜不悲地招待自己的事務,時間終將他們和我們流逝。在這里,我總可以摸到童年時勞作的農(nóng)具,那種溫暖無以言表,畫起來飽含情懷,這種觸碰讓我幸福自信,十幾歲離開出生的故鄉(xiāng)——湖北天星堡村,十年前又回到另一個“故鄉(xiāng)”——湘西苗寨,一樣的土房、一樣的稻田、一樣的天空,不一樣的是我已長大變老,我和自己的靈魂在追尋兒時的腳印走回頭路。來到這地方,尋找他們對生活的敬畏,對生命的態(tài)度,感知這個家庭,這個村落,這個世界。
2014 年 10 月 7 日夜于涼燈
黃于綱,1980 年出生,湖南桃江人。2006年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畢業(yè),獲學士學位。作品《年關》獲中央美術學院畢業(yè)創(chuàng)作一等獎、首屆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大賽社會組三等獎、中國學院獎最佳美術設計;作品《一家人》入選“可見之詩”——中國寫生油畫展(中國美術館);作品《烤火2》入選“最繪畫”——中國青年油畫展(中國美術館);合作作品《權(quán)益互換空間》入選“未曾出現(xiàn)的聲音”(威尼斯平行展);作品《求全的母親和孩子》入選中國油畫學會舉辦的“繪畫的品格——中國油畫展”(北京大都美術館);作品 《患矽肺病的礦工》入圍英國約翰莫爾繪畫大賽(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作品《就那點事》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