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楠
5年前,小雅發(fā)現(xiàn)自己深愛著的丈夫脾氣越來越暴躁,對她愈發(fā)挑剔、指責甚至謾罵。一次,他直接把小雅按在墻上掐住她的脖子……幾經掙扎,小雅才脫身。萬分絕望下,小雅選擇了離婚。之后,她大病一場,無法正常工作,只能臥床靜養(yǎng)。2年前,雖然身體已痊愈,小雅也開始了新的生活。但那些痛徹心扉的感覺卻一直壓在心里,沉甸甸的,有時還會讓她感到悶得無法呼吸。
每個人都免不了會遭遇或大或小的傷痛。有時,傷痛來自周圍的人或事,有時,則源于自己的無心之失。無論哪種情況,如果總是糾結于過往,我們的心靈將不堪重負,影響當下和未來的生活。如何放下心理包袱,下列的自我調節(jié)方法可供參考。
1腦海中想象出兩個自己,在和煦的陽光里,其中一個輕輕拍著受傷的另一個,并柔聲地安慰著:“我知道你正在受苦,有這些感覺都是正常的”,“事情已經這樣了,咬咬牙總會過去的……”這樣的想象能讓我們感到安全。糟糕的事情已經發(fā)生了。雖然不心甘情愿,但它實實在在地出現(xiàn)在我的生命里。否認它,拒絕它,都難以舒緩情緒。要學會承認自己心里的感覺,接納自己的傷心和脆弱。
2讓自己感受到被他人理解、關心、支持的溫暖。與不同的支持者(如父母、親人、愛人、朋友、同事、鄰居、心理咨詢師等)交流,向他人敞開心扉時,是我們反思、梳理、釋放不良情緒的過程,也是獲得他人的友好建議的良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傾訴對象應是我們信得過的,同時要避免“見人就說、一說又痛”,反而強化了自己的痛苦。
3“還好它沒有更糟糕”,“它對我也有益處”,“它提醒我在某個地方需要改進”等類似想法,關注了事物的積極面,相信創(chuàng)傷是成長的契機。
4恢復正常的作息、為自己作一些小決定,能提高自己的控制感?!拔矣腥秉c,但也有優(yōu)點;我會犯錯,但也能改錯?!倍嘞胍幌胱约旱膬?yōu)勢,回憶曾獲得的鮮花和掌聲,重溫得到的鼓勵和微笑,有助于重塑自尊與自信。
5移除會引起痛苦回憶的物品,如照片、禮物、陳設等,也可以離開會觸發(fā)傷痛的線索,選擇新的學習、工作或生活環(huán)境。當然,要確保自己能夠適應新的調整,如果覺得心力交瘁,就不要貿然地更換環(huán)境。
6親近自然。在我們以為生命沒有意義的時候,投入自然懷抱里,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動,亦能在不經意間汲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