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權 唐寶山
拖拉機底盤的功用是將發(fā)動機的動力傳遞給驅動輪和工作裝置,使拖拉機行駛和進行正常的農田作業(yè)。為保證拖拉機正常工作,發(fā)揮應有的效率,在拖拉機的使用中要及時排除底盤和液壓懸掛裝置出現(xiàn)的故障。下面將拖拉機底盤及液壓懸掛系統(tǒng)的常見故障與排除介紹如下,供參考。
一、拖拉機制動系故障及排除
1. 制動器失靈
(1) 故障現(xiàn)象。駕駛員把制動器踩到底,拖拉機雖然減速,但是不能迅速停車。
(2)故障排除。①調整制動器踏板自由行程到規(guī)定值。②更換油封或橡膠密封圈,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制動摩擦片表面上的油污或泥水,晾干后再使用。③更換制動摩擦片。
2. 制動器分離不徹底
(1)故障現(xiàn)象。制動結束后,制動器不分離或分離不徹底,導致制動器發(fā)熱,加速制動摩擦片的磨損,甚至燒毀摩擦片。
(2)故障排除。①調整制動器間隙和制動踏板自由行程,使其達到規(guī)定值。②更換回位彈簧。③清除摩擦片表面間的異物,保持干燥清潔。④對各鉸接點加注潤滑脂。⑤改變駕駛習慣,除了需要制動外,不要把腳放在制動踏板上。
3. 拖拉機制動異響
故障排除:①更換制動摩擦片,重新鉚接。②更換或重新安裝回位彈簧。③更換制動鼓。④按照規(guī)定扭矩重新擰緊制動鼓螺母,并用螺母鎖片鎖緊。⑤調整制動鼓與制動蹄的間隙到規(guī)定值。⑥更換連接鍵。
4.拖拉機制動“偏剎”
制動時,左右兩車輪不能同時制動或制動可靠性不一致,導致拖拉機發(fā)生偏轉,這就是“偏剎” 現(xiàn)象。應對其進行檢査和調整,可消除偏剎現(xiàn)象。
二、拖拉機轉向系故障及排除
1. 輪式拖拉機轉向困難
故障預防與排除:正確操縱駕駛拖拉機,注意合理掌握行駛速度,不要猛打方向盤,在過溝埂時降速行駛,以防沖擊和振動損壞前輪轉向節(jié)軸。保持前輪輪胎氣壓充足、 兩側輪胎氣壓等量一致。修復、更換行星齒輪、齒輪軸。適當增加轉向器殼體上蓋或軸承下壓蓋與轉向器殼體之間的調整墊片,使軸承轉向間隙適中;按規(guī)定調整渦輪、蝸桿及渦輪軸與調芯軸套的配合間隙。校正轉向節(jié),更換立式軸承及軸套。選用質量好的潤滑油。
2.履帶式拖拉機轉向困難
故障預防與排除:(1)松開轉向操縱機構上的調整接頭夾緊螺釘,轉動調整接頭以改變推桿長度,直到自由行程符合要求。調整兩個操縱桿長度,使其自由行程一致。轉向離合器摩擦片沾油時,應更換油封、毛氈墊,必要時進行淸洗。淸洗方法是:將轉向離合器室內的積油放出,分別向左、右轉向離合器室加入2.5kg煤油,運轉5min,然后放出煤油,此時不能扳動轉向操縱桿。然后再加入2.5kg煤油運轉5min,以便淸洗摩擦片,最后放出煤油,將轉向離合器完全分離,停車1~2h,待摩擦片表面油液蒸發(fā)后即可投入正常工作。(2)更換彈力減弱的轉向離合器內壓緊彈簧;清洗制動帶和制動鼓,磨損嚴重時要更換新件。(3)轉向時,操縱桿要拉到底,然后將其送到最前面。轉向前,應先拉操縱桿,然后踩制動踏板。轉向后,要先松制動踏板,再松手,以減少轉向離合器的磨損和打滑。
2.輪式拖拉機方向盤自由行程過大
(1)故障原因:方向盤自由行程過大,方向盤松動,導致拖拉機自動跑偏。
(2)故障排除:①調整球節(jié)頭間隙,或更換球頭銷、壓蓋、銷座及彈簧,裝上螺塞。②調整渦輪、蝸桿與軸承的間隙。③檢查并按規(guī)定扭矩擰緊各處螺栓。④更換偏心軸套,并定期對轉向系各潤滑點加注潤滑脂。
三、拖拉機液壓懸掛系統(tǒng)故障及排除
1. 農機具不能提升或提升緩慢
故障排除:①應研磨閥與閥座接合面或更換彈簧,安裝時檢査密封性。②當油泵柱塞與套筒磨損間隙超過0.1mm時,須修理恢復其配合精度。③將3個封油圈調換安裝位置。如仍不能解決,最好與控制閥成對更換。④應按時清洗濾清器或更換油液。
2. 農機具不能提升
故障排除:①應拆卸提升器蓋重新安裝。②打開拖拉機側面的檢視孔,撥動控制閥,使其恢復正常,③應拆開油缸,檢査缸體與活塞及活塞環(huán)的安裝間隙,檢査油液清潔狀況,并調整或更換機油。④應及時更換損壞的安全閥。
3. 農機具不能下降
農機具升起后不能下降,原因和排除方法與農機具不能提升基本相同。此外,還應注意:①控制閥彈簧是否過軟或失效,必要時應予更換。②提升軸套是否磨損。提升軸套磨損以后,農機具在提升狀態(tài),會因運動中的顛簸將內提升臂卡在后橋體上,造成農機具不能下降。應卸去農機具,扳動提升臂,使內提升臂松脫,必要時更換軸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