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
霧霾天喝喝百合蓮子糖水
材料:百合30克,蓮子30克,雪耳15克,糖少許。
用法:先將雪耳清水浸透,洗凈,備用;蓮子、百合分別清水洗凈,備用;瓦煲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沸,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候水再沸時,改用中火繼續(xù)煲一小時左右,加糖調(diào)味,放涼后即可以飲用。
功效:此湯飲有清燥潤肺的作用,適用于身體燥熱、咽喉干痛、口渴、鼻孔干燥等癥狀,適合一家大小在潮濕陰霾的天氣里作為保健食療。
按摩耳朵來健腎
人體各器官組織在耳廓上都有相應(yīng)的刺激點,一旦器官組織發(fā)生病變,耳上的某個特定部位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變化和反應(yīng),因此當刺激某個耳穴時,就可以診斷和治療體內(nèi)相應(yīng)部位的疾病。下面我們來看如何按摩耳朵來健腎。
拎耳屏 雙手合指放在耳屏內(nèi)側(cè)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nèi)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痛為限。每次3~5分鐘。此法可治療頭痛、頭昏、耳鳴等疾病。
掃外耳 以雙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掃,這時會聽到“擦擦”聲。每次20下,每日數(shù)次。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腎健身。
拔雙耳 兩食指伸直,分別伸入兩耳孔,旋轉(zhuǎn)180度,反復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鳴響,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聽覺靈敏,并可健腦。
摩耳輪 以食指貼耳廓內(nèi)層,拇指貼耳廓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此法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fā)熱為止。耳輪處主要有頸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應(yīng)區(qū)。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煞乐文蝾l、便秘、腰腿痛、頭痛、頭昏等疾病。
止咳款冬花入膳來
材料:款冬花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用法:將款冬花擇凈,放入藥罐中,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白糖,每日1劑。
功效:款冬花辛散質(zhì)潤,溫而不燥,為潤肺止咳化痰良藥,無論外感、內(nèi)傷咳嗽,寒性咳嗽,熱性咳嗽,均可選用,但其性溫,對肺寒痰多咳喘最為適宜。
貧血試試黑木耳紅糖飲
材料:黑木耳30克,紅糖30克。
用法:先將黑木耳揀雜,用冷水泡發(fā),清洗干凈,撕成小朵狀,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燉煮30分鐘,待黑木耳熟爛時,放入紅糖,煨煮至沸,紅糖完全溶化即成。
功效:黑木耳含鐵量較高,居各種葷、素食物之首,為補血之佳品。據(jù)日本的一項試驗報告指出:黑木耳有一定的抗癌活性。紅糖,又名赤砂糖,含有較為豐富的鐵質(zhì)。中醫(yī)認為,黑木耳可補氣,紅糖能補血,上二味組成的本食療方對氣血兩虛的貧血有效。
鴨梨加醋保肝明目
制作方法很簡單,將鴨梨去皮切成片,每片鴨梨滴上幾滴醋后直接吃,每天堅持吃10片。
這個偏方主要是基于“酸入肝”和“肝開目”兩個中醫(yī)理論。酸味入肝養(yǎng)肝,而養(yǎng)肝可以明目。所以在干燥天氣,鴨梨加醋,滋養(yǎng)肝陰。這樣的吃梨方法,可以改善眼睛的酸澀和干燥,達到很好的明目效果。
土槿皮醋泡液治手足癬
手癬是發(fā)生在手掌或指間的癬,足癬是發(fā)生在足底或趾間的癬,均為感染真菌所致,傳染性較強。患者常先由足癬(足部多汗者易患)傳染至手。中醫(yī)稱手癬為“鵝掌風”,稱足癬為“腳濕氣”或“腳氣”。
可以嘗試用土槿皮醋泡液治療手足癬,取土槿皮20克、雄黃12克,加陳醋300毫升,浸泡1周后,以藥醋液搽患處,每日三四次。土槿皮性味辛溫,有毒,外用有殺蟲止癢的作用,常外用治療體癬、手足癬、疥瘡等病證。本方外用具有殺蟲止癢作用,也適用于風濕蘊膚(或濕熱下注)而有水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