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茹 因為恨所以恨
Q我和前夫的婚姻很糟糕,到現在我想起他、看到他還覺得很反感。偏偏我兒子跟他爸爸在長相、性格、舉止,甚至表情上都如同翻版。經常在兒子身上看到他爸爸的影子,這讓我如鯁在喉別扭得很。我曾經想改變他,但是很難,而且對他也不公平,這是我的心理問題嗎?
心理咨詢醫(yī)生,多家媒體特約心理撰稿人
孩子長得像誰是遺傳導致的,并不是孩子的錯。因為孩子的相似性而讓你想到前夫,說明你雖然離婚了,只是做到了眼不見,但是和前夫關系中的很多糾葛和感受還沒有整理,也就是說還沒有釋懷。雖然眼不見了,但心還靜不下來。你想改變孩子的想法,是為自己的不良情緒找個“出口”,但這個“出口”顯然不能真正幫助你擺脫心理上的陰影。你意識到自己想改變兒子,對兒子是不公平的,這一點很重要,說明你在內心還是有界限的,能夠分清導致問題的真正對象,以及解決問題的根本應該是自己。接受兒子的前提首先是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既往的生活經歷,接受自己曾經有過的一段感情。其中肯定有值得留戀的,也有讓自己傷感和無奈的東西,還原真實是很重要的;有時候,我們如此怨恨一個人不一定是那個人糟糕之極,而是怨恨情緒讓我們放大了對方身上糟糕的那一部分,并將此固化在我們的感覺和記憶中。另外,完成過往感情生活的整理僅僅依靠你自己是有困難的,因為你深陷其中,能否接受專業(yè)心理咨詢的幫助,希望你能考慮我的建議。
如何面對婚外的誘惑
Q我丈夫很悶、情商也不高,和他一起生活我常常感到內心很寂寞,沒有共鳴。我的一個男同事是個幽默風趣,細致體貼的暖男,跟他相處我很快樂,前兩天聊天時他情不自禁摸了我的手,我躲開了令他很傷心。我們各自有家庭,我明白我們的交往不能更進一步,但是我的拒絕會使我徹底失去他,那樣我也會很傷心。我該怎么辦?
相對于丈夫的沉默寡言,單位男同事是另一類性格的人,你們彼此產生了好感,只是你心理上還沒有準備好下一步關系的走向。顯然,男同事早你一步先“伸出了手”,就像是一個邀請信號,你躲開了,他頂多有一點點失望,所謂“傷心”只是你的理解。
你遇到的是所有已婚男人和女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就是在婚姻之外,遇到了又一個有點魅力、感受到吸引和欣賞的關系。是停留在吸引和欣賞的層面(盡管很難做到),還是陷入更糾結、更復雜的感情之中,每位當事人的選擇是不同的。如果我們把生命中所遇到的感情事件當作心理成長的機會,有的人經歷過后會學到一些東西,成為情感方面的過來人;而有的人陷入其中體會著先甜后苦的人生插曲,過后只留下麻煩、懊悔和傷痛。還要明確一點,你的所謂拒絕不會失去他,反倒是你如果每次都配合他的要求,失去會更快一些,至少比你預想的要快得多。當然,你也可以說,對于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我情愿嘗試一下,我想知道婚外感情是怎么回事。如果當真想走進去,至少要想好兩點:一是婚外感情就像是登山,上山前要想好下山的路,并肯定自己有獨自“下山”、承受痛苦的能力。二是要權衡一下婚外感情可能產生的后果和代價,確實有人“玩”得水平高超,家里家外風平浪靜,但更多人是“玩”砸了,且自己沒有能力收拾殘局,后悔不該當初。你還可以想一想,如果你丈夫是男同事這樣的人,在家不一定逗你開心,而在外卻……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羅玲
因自我保護而打人的兒子
Q26個月的男孩,曾經多次在外被同齡孩子推搡或搶奪玩具而不還手。姥姥怕孩子吃虧,教育他被欺負要還手,還教他怎么打人?,F在孩子出門,看到同齡或更小的孩子,即使只是從他身邊經過,只要他覺得有可能受到威脅了,就主動出手打人。我們教育也懲罰過,但他還是不改,跟老人溝通,老人也不以為然。我該怎么處理?
幼兒打人,其中一種情況就是他們對環(huán)境缺乏安全感。所以,現在您帶孩子出去時,多引導他看到其他小朋友或家長待人友好的一面,多多鼓勵他幫助別人,多從正面解釋他人的行為。平時與孩子多正面溝通。也可找一些溫情友愛內容的繪本給孩子講,這樣逐漸的,他慢慢會放下心里的防御,恢復友好交往的常態(tài)。
其實孩子的行為的確是因為老人引導有誤,這時,如果一味地懲罰他,結果只是會助長他打人的做法。當他被懲罰時,他不見得懂得了道理,只是感到不公平、憤怒,這種憤怒會讓他繼續(xù)有更多攻擊性行為,以發(fā)泄負面情緒。所以要盡量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及時肯定。久而久之,前面那些正面互動的行為就會給孩子以力量,讓他不再攻擊。
父母爭執(zhí)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Q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急脾氣,在育兒方面的一些觀點也不同,有時控制不住當著孩子的面會發(fā)生爭執(zhí),每到這時,快3歲的女兒就會表現得格外緊張乖巧,而且平時她也是個很容易緊張焦慮的孩子。我想知道,這種個性是天生的還是跟父母的相處方式有關?父母之間的爭執(zhí)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嚴重的影響嗎?
每個孩子的表現,都取決于他的先天性格和生長環(huán)境兩方面因素,所以您說的表現也一樣,恐怕跟兩者都有關。同時,這跟孩子目前的年齡段也有關系。3歲以下的幼兒,理解能力有限,并且他們此時的自尊、安全感、自我意識等等,都在初步構建之中,所以即便沒有這些家人爭吵,很多幼兒也會比較敏感、情緒波動大。
父母之間,不是不可以爭執(zhí),但我們應該盡量學會如何“健康地、建設性地爭論”。比如,我們要注意這些:就事論事,不以偏概全;不說人身攻擊或有侮辱性的語言;允許對方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觀點,說出自己的要求或期望;控制情緒和音量,對對方有基本的尊重;有開放、靈活的態(tài)度,以尋求共贏之策為目標;保持幽默、不傷關系、最后解決或和解。我們努力做好,就是在給孩子做示范。孩子通過觀察,逐漸學到,當她跟別人有不同意見時,可以怎樣去表達、解決。
很關鍵的是,如果每次都能讓孩子看到父母最后解決了、和解了,那么對孩子就不會構成什么心理傷害。
馬曉年
精液味道與飲食習慣
Q我男朋友愛吃肉喝酒,我覺得他的體味和精液味都特別大,他說男人都這樣,可是我的前男友精液就沒這么大味兒。當然這個疑惑我沒告訴他,我想知道男人的精液味都一樣嗎?精液味道大跟飲食習慣有關嗎?
男人的精液確實都具有一種特別的氣味與味道,而且這種特征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應該說氣味的大小或特征與健康狀況的好壞并沒有多大關系,只是與他們體內的各種代謝酶的種類與含量的不同有關。由于代謝酶的差異,那么食物對氣味的影響就不一定起著多大作用了。體味的差異更多的是與激素水平和代謝有關,也與健康狀況關系不大。所以,飲食習慣不一定起多大作用。比如飲同樣種類與數量的酒,有的人就醉了,有的人卻什么事情都沒有。
潤滑劑對身體有害嗎?
Q我和丈夫都30多歲,他性欲比較強,幾乎每晚都想做愛,我有時身體興奮不起來,只好用潤滑劑。我想知道,頻繁地用潤滑劑會不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老用的話會不會影響身體正常分泌性興奮時的愛液?
質量好的、正規(guī)品牌的潤滑劑應該是沒有任何化學活性的水溶性物質,對健康沒有影響,長期使用也不會存在任何不良反應,所以你不必擔心。不過,若是使用具有各種各樣的所謂消炎、抗感染、助性等化學活性作用的潤滑劑就很可能帶來種種不良反應,并給身體帶來許多長遠的不利影響。因此,選擇正確的潤滑劑更加重要。
藥物助性可行嗎?
Q我老公43歲,身體健康,平時工作很忙,加班出差是經常的。他的性欲很低,我們的性生活因此很少,即使有,他也經常“舉而不堅,堅而不挺”,他看出了我的不滿意,說要不去藥店買點那類助性的藥品服用。這個辦法可行嗎?
當男性過了40歲之后,很容易出現力不從心的情況,包括你所說的這些狀況。而此時的大部分女性恰恰進入了性欲與性能力相對旺盛的時期,男女的差異此時會變得越來越大。因此,他這種情況完全可以使用性工具來彌補一下自身身體能力不足的問題。相對于藥物助性,如果如你所言,你丈夫的主要問題根源是由于工作繁忙導致體力不支,造成了性欲低下,那么使用性工具來提高性生活質量是更為適合和明智的。而有助性作用的藥物,最好是在醫(yī)生的許可下,和他的身體條件適合的情況下,偶爾為之來助一臂之力為宜。
雷明
工作無高低
Q我大學學的是管理,畢業(yè)后一直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朋友給介紹了一份公司文秘的工作,待遇還可以,可是我覺得這工作也太初級太沒面子了吧,很矛盾。
太多人挑肥揀瘦,嫌工作辛苦,嫌打工沒面子,嫌來嫌去,最被嫌棄的是你自己。做什么工作只要腳踏實地地干,肯干都不丟人,你沒錢、沒能力、沒事業(yè)啥也沒有,才最最丟人。你想加油、你想更好,沒人會阻擋你前進的道路,其實通往成功的路上最大的阻礙就是你自己的無知和懶惰。
下屬都不喜歡我
Q我越來越搞不定我的下屬了,他們對我提出的要求總是表面上應承,敷衍著執(zhí)行。我對他們的工作給出的指導和意見,他們也總是口服心不服。最近有兩個下屬辭職了,還有一個下屬和我在討論工作時發(fā)生了爭吵,搞得我很頭痛!
通過你的描述,我感到你是個比較看重權威性和服從性的領導。如果你與下屬交流時,總是扮演問題高手的角色,永遠都在批判對方的想法,而從不給出新的建議,對方只會生氣地覺得,你除了會邊看戲邊說風涼話,除了會說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從來沒有任何實質性幫助。作為一個上司,你的工作除了監(jiān)督執(zhí)行之外,更重要的一部分應該是協助支持下屬來完成目標。所以你若想改善關系,那么請在否認對方想法的同時,務必給出新的提議,如當時沒有,就說讓我們一起想想。請在布置任務的同時,也跟他們一起探討下完成任務更好的途徑和方法,甚至是分享一些你的失敗案例以給他們借鑒和鼓勵。
沒有人脈怎么混?
Q我剛來這個城市不久,也剛開始從事銷售工作,業(yè)績一般。我的同事都是老銷售了,他們告訴我,做銷售的沒有人脈沒法混。這話聽得我很灰心,作為新人的我在這個行業(yè)里怎么生存下去?
不可否認“人脈”對于銷售工作的重要性,但它并非惟一性。所以就算重要,它也根本沒他們說的那么重要。銷售人員,倚靠的除了人脈,還有過硬的產品,優(yōu)質的服務和優(yōu)秀的人品。說白了,如果你自身沒有價值,所謂“人脈”和“友誼”實際上只不過是“交換關系”,這種關系是一次性的,不可靠的,也是無法經營下去的。而想要做一個資深、專業(yè)的銷售人員,和經營人脈同樣重要的,是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更優(yōu)秀的人,更有交往價值的人,更富吸引力的人,這比什么都混得開。當然這些和人脈的建立一樣,需要時間和積累,同事的話可以聽,但不必當成什么銷售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