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拜
【摘 ? ?要】語文教學與生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新課標形勢下,更要注重語文教學與生活的關系。為加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本文提出了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和語文教學應“生活化”。
【關鍵詞】語文教學 ?生活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117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命脈。也就是說:我們所過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需的一切東西,便是我們的教育內容,教育不能脫離生活。我們的語文教學亦是如此。因此,我們應當具備一雙慧眼,尋找生活中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教材。我們應強化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一、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
生活是知識的海洋,生活之中時時處處皆學問,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于生活,我們理應以課堂為起點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讓教學貼近生活、聯(lián)系實際。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并真正受到啟迪;才能賦予課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潛在意義;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學中.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觀察生活。
課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學生的時空距離較大,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面,甚至出現(xiàn)了一定的偏差。有的課文內容是學生常見和比較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再留心去觀察,通過觀察去認識生活、擴大視野、理解課文,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
2.再現(xiàn)生活。
課文的精妙之處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觀理解,以加深認識。讓學生參與課堂表演,既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每一篇課文都是以語言文字的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語文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學習,“充分提供情節(jié)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有的課文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借助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再現(xiàn)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激起學習興趣,引起高度注意,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如把《小木偶的故事》、《晏子使楚》等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則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3.體驗生活。
俗話說:“要想知道梅子的滋味就應該親自嘗一嘗。”同樣,對課文的感悟也是如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xiàn)象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
二、語文教學形式要“生活化”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也應該豐富多彩,同學生生活相映成趣。語文教學應該務實,讓語文學習與生活成為統(tǒng)一的整體。要引導學生明白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lián)系的,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收集各種有用的材料,應用所學的語文技巧,隨時隨地把握學習語文的機會。語文教育不能脫離生活,語文學習不能離開生活實踐?!吧钍钦Z文學習的源頭活水,不到生活的源頭活水中去學語文,不為生活而學語文,語文就失去了生命力?!币虼苏Z文要生活化。
總之,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處處用到語文,語文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克服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只重語言智能的弊端,而且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使以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語文教學只有扎根于生活這一片沃土,才能發(fā)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