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馬琳
當抱怨積累到無法疏解的地步,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祥林嫂”。有網(wǎng)絡調(diào)查顯示,很多人都有
抱怨的習慣,部分人甚至達到了每天 2 0次以上。過多的抱怨,不僅讓自己蹉跎歲月、事業(yè)難成,也會給別人留下消極影響,造成人際關系緊張。
很多人意識到了抱怨的危害,也很想走出抱怨的泥潭,但總覺得做到很難,無從下手。筆者的學校在學生中開展了每天“三個一 ”活動:給自己一個微笑,讓自己開心;夸同學一句話,讓同學快樂;為班集體做一件好事,讓大家高興。它給遠離抱怨開出了一劑良方,提供了很好的啟示和借鑒。“三個一 ”非常簡單,既十分可行,也易于實施,值得人們參考并付諸行動。
亞伯拉罕 ·林肯說:“只要心里想快樂,絕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償?!?/p>
微笑,是愉快心情的反映,是禮貌和涵養(yǎng)的表現(xiàn),是自尊和自信的彰顯,是教養(yǎng)和人格的提升,是成功的第一要素。無數(shù)事實證明,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樂觀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總是用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引導支配人生。事事時時給自己一個微笑,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早上笑笑生活有情調(diào),晚上笑笑睡個美滿覺,工作之余笑笑歡喜又熱鬧,煩惱之時笑笑憂愁全拋掉。
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贊美。詩人布菜克曾說過:“贊美使人輕松。 ”贊美往往會激發(fā)聽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聽者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認識自身的生存價值,并擁有美好的心境。你贊美別人,別人就會看得起你,讓你獲得青睞,讓人際關系變得良好,不但減少工作阻力,而且能得到無數(shù)的友誼和幫助,增添工作前進的推力。
因此,要有一顆虔誠的心,帶著包容和欣賞的眼光,盡量多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而且不要吝嗇自己的言辭,要真心地贊美他人。
兩眼不見身邊事、一心只管手上活的人不是少數(shù)。在他們看來,自己沒有責任、義務做職責以外的事。這種認識是有失偏頗的。一些分外工作,也許輕而易舉就能做到,但并不是誰都會去做。
比別人多做一點,是一種珍貴的素質(zhì),不僅能彰顯自己勤奮的美德,而且能使自己獲得更多的關注和器重。比別人多做一點,意味著比別人多積累一分資本,多顯露一分才華,多閃現(xiàn)一分美德,多創(chuàng)造一分成功機會 ……別再猶豫,只要是有利于大家,且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不妨盡量多做一點、做好一點。長期如此,你的表現(xiàn)就會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