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打擊占領南京的侵華日軍,1939年6月10日,在國民黨軍統(tǒng)局的策劃下,組成由尚振聲任組長、錢新民任指揮的行動小組,在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工作的詹長麟負責具體實施酒內投毒,其兄詹長炳予以配合,結果“日偽官員招待日外務次官清水留三郎宴會之日領署官員兩人,因中毒過深,未及救治,因以斃命”。
日本總領館里的“老實人” 詹長麟,1913年出生,家境貧寒,15歲時參加了蔣介石的“御林軍”—國府警衛(wèi)師(后擴編為國府警衛(wèi)軍)。由于年紀小且聰明伶俐,黃埔一期生、國府警衛(wèi)師師長俞濟時把詹長麟留在身邊當勤務兵。
1932年1月28日,日本人在上海挑起戰(zhàn)端,“一·二八”松滬抗戰(zhàn)爆發(fā)。俞濟時調任八十八師的師長,率部參戰(zhàn)。詹長麟作為國民黨軍嫡系部隊的一分子,經受了戰(zhàn)爭殘酷的洗禮?!耙弧ざ恕笔伦冎螅蚰赣H生病,詹長麟回家探母,后來為了幫家里的忙,年輕的他沒有再返部隊。
1934年,軍統(tǒng)特工王高科介紹21歲的詹長麟進入日本駐南京總領館當仆人。詹長麟原本不想為日本人服務,但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去——日本人給出的薪金很高,一個月14塊銀元。王高科帶詹長麟去見了掌管日本總領館雜務的宮下書記官,宮下又帶他去見了日本總領事須磨彌吉郎。須磨覺得他很好,當即錄用。
詹長麟到后來才知道,這場招錄條件其實很高。為了防止中國間諜混進來,日本總領館招人有四項條件:第一,不會說日語,不認識日文;第二,有至親在南京;第三,誠實老實,手腳勤快;第四,相貌端正。詹長麟之所以輕易通過日本人的面試,他自認是因為年紀小、看起來老實。
但日本人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新錄用的這名仆人,實際上是一個有六七年軍齡的抗戰(zhàn)老兵。
據詹長麟生前回憶,他到使館才“干了十天半個月”,就有人到家中找他。一場秘密交談結束后,詹長麟已被軍統(tǒng)組織發(fā)展為軍統(tǒng)南京區(qū)的65號情報員,化名袁露。每個月除了從日本總領館領取14塊銀元外,軍統(tǒng)還給10塊銀元的工資。軍統(tǒng)利用各種閑雜時間對詹長麟進行了培訓,教他怎么偷拆信件,如何交接情報,如何用明礬寫密信等。
在日本人看來,“老實人”詹長麟兢兢業(yè)業(yè),辦事妥帖,勤快得很,遂讓他把自己的哥哥詹長炳介紹到日本總領館工作—順理成章地,軍統(tǒng)把詹長炳也發(fā)展為潛伏特工。
打掃衛(wèi)生獲悉日偽政要聚會 全面抗戰(zhàn)開始后,日本總領館人員撤退。日本人非常信任詹氏兄弟,給他們留下一個“日本領事館使用人”的白色袖章,讓他們看管日本領事館,保護日本領事館財產。南京大屠殺期間,詹長麟一家先后住在鼓樓二條巷和廣州路,國際難民營也大致設在這里,詹長麟由此目睹了日軍的諸多暴行。詹長炳的膽子很大,騎著日本總領館配的自行車,戴著白袖章,四處查看,統(tǒng)計日本人的戰(zhàn)爭罪行,匯報給上級。
日本人占領南京兩個月后,日本總領館的工作人員又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回到了南京。日本人組織了以安福政客、大漢奸梁鴻志為首的“維新政府”。日本總領館照常辦公以后,詹氏兄弟也回到了總領館工作。
1939年6月初,詹長麟在書記官船山的房間里打掃衛(wèi)生,無意間看到了一封信件。他當即照抄下來,匯報給上級,翻譯后發(fā)現,此信提供了一個重大情報。
信中顯示,6月10日晚間,日本總領事崛公一將在總領館宴請前來視察的日本外務省清水留三郎次長及其隨員三重。崛公一打算請大批在華的日本軍官以及偽“維新政府”的頭面人物作為陪客。6月8日,詹長麟搞到了客人名單,他嚇了一跳,這份名單幾乎囊括了所有當時日本駐南京的“華中派遣軍”的首腦及所有偽“維新政府”的頭面人物。
軍統(tǒng)南京區(qū)決定投毒,將這些日寇和漢奸一網打盡。
經過精心策劃,毒藥由詹長炳負責交到詹長麟手中。詹長炳向詹長麟傳達了軍統(tǒng)南京區(qū)的指示,希望詹長麟在投毒之后,自己也飲下毒酒,這樣就可制造中國仆人因義憤而投毒殺死仇人的假象。詹長麟思慮再三,請求詹長炳請示上級,希望全身而退,保存有用之軀,再度殺敵。上級同意了詹長麟的要求,并對其家人的撤退作出了妥善安排。
復仇的毒酒 軍統(tǒng)南京區(qū)專門召開會議,討論投毒事宜,詹長炳參加了會議。
當晚,詹長炳將一個有手指粗的藥瓶交到了詹長麟手中,里面裝滿劇毒氰化鉀。
1939年6月10日早,在魚市街的中華菜館,軍統(tǒng)安排詹長麟全家吃了個團圓飯。飯后,詹氏兄弟照常去日本總領館上班,家人則由軍統(tǒng)護送,渡江去了八卦洲的農村躲藏。
詹長麟深得負責日本總領館雜務的宮下書記官信任,整個領事館的吃喝都歸詹長麟掌管,廚房里大大小小的鑰匙都在他手里。下午,趁無人時,詹長麟把毒藥倒入一個溫黃酒的瓶子里,又倒入一點點黃酒搖勻,把瓶子放在過道的柜子底下藏好。
開席前,詹長麟把裝有毒酒的瓶子取出來,將毒酒倒入一個大瓶子,再倒入黃酒搖勻。為了保證在場的日偽政要都能喝下毒酒,詹長麟自己去宴會廳,一杯一杯地倒好毒酒。
晚上7點,宴會準時開始。不知什么原因,有些日本要員沒有來。崛公一從總領事館里找了幾個工作人員把席補全。
詹長麟借口肚子疼,要出去找醫(yī)生開藥,離開了日本總領館。在此之前,詹長炳早已借口有事,先走一步。詹長麟從日本總領館的后門出去,騎上自行車,與在傅厚崗高原嶺小巷子里的詹長炳會合逃到江北。
詹長麟從日本總領館逃走后不久,日本人的酒席開始了。日本鬼子和漢奸們舉杯祝天皇身體健康,隨后一飲而盡。大約十分鐘后,有人覺察酒有問題,剛喊了一聲“酒里有毒”,就癱倒在地。陸續(xù)有人倒下,場面大亂。
日本人一面召集醫(yī)生搶救,一面調查投毒之人。雖然南京城里最好的醫(yī)生都趕到了現場,宮下、船山兩人還是斃命了,梁鴻志、高冠吾等漢奸以及很多日本要人中毒甚深,經搶救好歹保住性命。這件事,在當時震驚一時,后來便被稱為“南京毒酒案”,又名“金陵毒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