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煌
Literatis calligraphy is valued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literators knowledge, talent, spirit and ideal. These first-class literati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such as Kang Youwei, Liang Qichao, Zhang Taiyan, Hu Shi, Gu Hongming, Zhou Zuoren, Yu Dafu, etc., who devoted their entirety to learning, have created the remarkable features for calligraphy. Council 2015 Spring Auction set up a special session for the literatis calligraphy of the 20th century in memory of thei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縱觀中國歷史中書法的生成及發(fā)展,有一條明確的主線,就是它生長于傳統(tǒng)文人之中,依靠傳統(tǒng)學問來滋養(yǎng)。所謂國學或者說傳統(tǒng)學問,造就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獨特的精神氣象及人格魅力。傳統(tǒng)的學術(shù)成果和學術(shù)思想,是探知中國人文精神的通衢,書法恰恰是在這些學問的蘊含之中,才滋長出那份雋永蘊藉的內(nèi)涵,擁有了那份“高尚意趣”的“文人氣”。
文人書法要素在于學人的人格理想、學識積淀、才華稟賦、精神境界的綜合與升華。民國時期的一流學人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胡適、辜鴻銘、周作人、郁達夫等舉畢生心力沉潛為學,養(yǎng)就了書法中那一重“文人之性質(zhì)”、“文人之趣味”,以及書法之外那一重“文人之感想”的可貴品質(zhì)??飼r迎春拍特推出“舊時明月:二十世紀文人墨跡專題”,以期步踵前賢,勉力躬行。
其中一件辜鴻銘所書“虛靜”,十分精湛?!疤撿o”二字源出老子《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原文為:“致虛極,守靜篤?!惫鉴欍憣W貫中西,對中西文化均有深刻的理解,他是東方文化的捍衛(wèi)者,同時也是西方文化的傳播者。在辜鴻銘看來,中國古人所提出的“虛靜”的概念,正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精華之一。
文人書法中,郁達夫的字大概是最具個人色彩的。此幅對聯(lián),用筆自然,結(jié)構(gòu)隨意,氣息文雅,有獨特的個性。文人書法清秀飄逸,不斤斤計較于筆墨點畫。從外形上看,其書取勢欹側(cè)、造型瘦削,著墨雖不厚重,線條卻頗為勁挺剛毅,如錐劃沙。
另有胡適致周作人信札一通,也是難得的書法與文物藏品。胡適與周作人的交誼,始于“五四”運動,終于“七七”事變。期間兩人詩文往還,留下許多詩篇?!捌咂呤伦儭焙螅本┐髮W撤離北平,周作人沒有同行,成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7月8日,時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的胡適離開北平,隨后被聘為國民政府“國防參政會”參議員。當年就去了美國,作非正式的外交工作。至此,胡、周二人天海兩隔,通訊中斷。1939年元旦,“抗日鋤奸團”的刺殺行動使周作人險些喪命。1月12日,周作人接受汪偽勢力控制的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職務(wù)聘書,這是所謂其“偽職”生涯的開端。他寫了兩首頗能體現(xiàn)遇刺后心境的打油詩和硬朗朗地站在八道灣居所前拍攝的照片,一并寄給了胡適。這封信是寄到華盛頓的中國使館,轉(zhuǎn)交“胡安定”先生。因為誰也不認識這位“胡安定”,就丟在了一邊,無從投遞。直到1939年12月13日,中國駐美大使胡適在美國各地巡回演講后再次回到華盛頓大使館,才收到華美協(xié)進社孟治先生轉(zhuǎn)來的周作人兩次寄來的詩和照片。為此,胡適又寫了一首《無人認得胡安定》感懷,詩云:“兩張照片詩三首,今日開封一惘然。無人認得胡安定,扔在空箱過一年。”
這通信后來也輾轉(zhuǎn)寄到了周作人手中,擱在周氏舊篋中,恍惚20余年過去。直到香港友人鮑耀明提及胡適逝世,他才又將這一頁小詩清理出來,睹物思人一番之后,索性又轉(zhuǎn)贈給了鮑氏。他特別在信箋空白處加注“胡適之君詩”,再鈐上一枚“豈明經(jīng)手”的印章,以示鄭重說明。這首小詩,即是胡、周二人最后的詩文酬唱。此封胡、周二人的最后通信或可作為舊日情誼的剪影,亦可作他們在時代生存境遇中的一冊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