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前分兩次給藥導瀉對腸道菌群影響較小
充分的腸道準備是腸鏡檢查得以順利完成的前提,臨床上常采用口服聚乙二醇電解質(zhì)溶液來導瀉。雖然現(xiàn)已證實聚乙二醇對人體是安全的,但其對人體腸道菌群的影響仍有爭議。目前臨床上導瀉劑的給藥方法有兩種,2L一次飲盡和2L分兩次飲下,間隔12h。這兩種方法對于腸道菌群的影響有何區(qū)別還不得而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Jalanka教授等人進行了一項研究。23位健康受試者隨機分為兩組,單次給藥組(2L一次飲盡)和兩次給藥組(2L分兩次飲下,間隔12h)。分別收集受試者基線時、導瀉后、治療14天后和治療28天后的糞便樣本。結果發(fā)現(xiàn),導瀉劑確實會迅速引起腸道菌群大幅度改變,總的菌量減少了90%以上,22%的受試者丟失了腸道菌群的種屬特異性。然而在14天后,細菌水平和群落成分又基本恢復到基線水平。但對單次給藥組的菌群影響更嚴重,恢復更慢,且變形菌、梭菌等數(shù)量顯著增加。這項成果或可有助于研究腸易激綜合征(IBS)和其他腹瀉型疾病的腸道微生態(tài)改變情況?!断?Gut》
ESWL可用于治療兒童腎結石
體外超聲波碎石術(ESWL)可用于治療兒童腎結石。早前研究指出,ESWL治療<10mm的兒童腎盂結石,結石取盡率高達90%;而治療10~20mm的腎盂結石則存在爭議,其結石取盡率僅為80%。多個前瞻性隨機研究顯示,應用α受體阻滯劑可提高ESWL術后的結石取盡率。術前放置輸尿管支架管是另一種提高結石取盡率的方法。它不僅可以預防并發(fā)癥,而且也方便排石和緩解疼痛。然而與成人相比,兒童排石率更高。因此,不推薦常規(guī)地給兒童放置輸尿管支架管。最近,土耳其安卡拉大學醫(yī)學院泌尿外科的醫(yī)生進行了一項回顧性研究,旨在評估在ESWL治療10~20mm的兒童腎盂結石過程中,α受體阻滯劑和輸尿管支架管對其結石取盡率和并發(fā)癥率的影響。研究者將195名患者分為三組:組1為放置輸尿管支架管組;組2為服用多沙唑嗪組;組3為隨訪觀察組。比較了患者的人口統(tǒng)計學、結石特征、結石取盡率、結石排出時間以及并發(fā)癥后發(fā)現(xiàn),就ESWL的結石取盡率和并發(fā)癥而言,術前放置輸尿管支架管或術后服用多沙唑嗪并不比單純的觀察等待具有優(yōu)勢;但對于10~20mm的兒童腎盂結石,這兩種方法都明顯地縮短了排石時間。因此,在決定應用何種方法時,應充分考慮其帶來的好處以及可能的并發(fā)癥。《小兒外科雜志/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FDA批準人工心臟泵
近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批準了Impella右心室輔助裝置用于治療右心室衰竭或失代償?shù)幕颊摺DA指出,Impella裝置可用于植入左心室輔助系統(tǒng)、心肌梗死、心臟移植和開放心臟手術的兒童或成人患者中,當這部分患者出現(xiàn)急性右心室衰竭或失代償時可循環(huán)支持達14天。對該裝置的批準主要基于RECOVER-RIGHT研究,這是一項多中心的前瞻性試驗,主要參與者為藥物難治性右心室衰竭,且需要血流動力學支持的患者。研究者研究了兩組患者,A組納入了左心室輔助裝置植入后48小時內(nèi)出現(xiàn)右心室衰竭的患者,B組為心臟切開術后或急性心肌梗死后48小時內(nèi)出現(xiàn)休克的患者。結果發(fā)現(xiàn),A組和B組分別有83.3%和58.3%的患者存活期延長至30天。(丁香園/D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