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先生
我的一朋友,R小姐,一天按時發(fā)三次動態(tài),早中晚像吃飯一樣準時。一張照片,配一段不知道哪抄來的感悟和臆想,表達年輕時的迷茫和不解。
不是假裝,或許是真的太年輕,情緒失控。
我最后終于忍無可忍,把她的動態(tài)屏蔽。其實我和姑娘的關系挺好,不是心疼刷朋友圈的流量,是有些東西,確實沒必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停步駐足。
當我們在樂此不疲地刷著朋友圈時,我們在刷著什么?
我想,是存在感。
憂郁發(fā)作,寫下心情,看到有人點贊和評論,心里臭屁,呵呵,沒想到還有這么多人關心我。然后,一條評論一條評論地回復。
嗯,我都傷心成這樣了,好友或閨蜜怎么也不來安慰安慰人家?
恩,這人給我點了這么多贊,下次看到人家發(fā)動態(tài),也得去點贊啊,傳統(tǒng)美德不是崇尚禮尚往來的嗎?
哎呦,這人說說不錯,我給人家評論一個。啊,這人照片P得太厲害了,評論刷屏,咱不留下點腳印也不好意思。
于是,你一天中多少精力和時間給了智能機,你也不知道。只知道本來可以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的時間,你卻拿來抱著手機,盯著屏幕,用滿腔熱血,去精心維持隔空喊話的虛擬關系。
就像兩個在深井里的人,你向外面的世界喊一聲,那口井的人回應你一句,你高興得不得了,于是更加賣力地喊。其實,你可以滿身輕松地坐下來,去看看周圍的風景,陪身邊人聊聊天的。
我的一哥們,做生意,買了部智能機,但就是喜歡用老版的諾基亞,只能打電話、發(fā)短信的那種。偶爾定個鬧鐘,待機時間特長,關鍵是抗摔性比較好。
我問他是不是懷舊,走懷舊風。
他回答,不是。就是喜歡簡單,就是不想把尚好的時間花在毫無意義的東西上。
而他的智能機上,裝的軟件也很簡單,一個聊天工具,一個音樂app,外加一個網(wǎng)頁瀏覽器。如此而已。
有空就看看新聞,大新聞總是錯不了,八卦從來不看,下載些喜歡的音樂,能打電話的就不發(fā)短信,能發(fā)短信的就不用聊天工具。因為簡單,實用。更多的,是減少些不必要的復雜,和對某些技術的依賴性。
而更多的時間,他加了個學習交流群,經(jīng)常在里面學習知識。除此之外,摒棄一切虛擬縹緲的東西,把大把的時間陪在老婆孩子身邊。如果尚有余力,就培養(yǎng)些興趣愛好,出去旅游轉轉,多交些朋友,生活竟然也過得充盈豐富。
你把大把的時間,留給了冰涼的現(xiàn)代機器,而有些人,把美好的東西,分享給身邊每個愛的人。
前段時間,我在樓頂上乘涼,見到一對穿著清爽的老人在一起散步,老頭停步,在原地教起了老伴打太極拳。兩位老人一招一式,行動緩慢,但動作認真,臉上溢滿了陽光的笑容。
我站在樓頂,感覺這畫面很美好,讓人動容。因為感覺這是兩人最好的愛情。
轉念想,如果兩位老人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各捧一個智能機,老頭刷新聞,老伴看朋友圈,彼此誰也不理誰,該是多么大煞風景。
而我能想到的幸福,是能伸伸手就能抓到你的手,轉轉臉就能看到你的笑容。即使不能,也要把青春的時間,留給身邊還未遠行的人。
而不是說,我千里傳音,你敷衍一句,卻從此死在了我的朋友圈里。
手里僅存的,是冰涼的金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