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濱
在許多人的成長記憶中,都有圍坐在父母身邊聽故事的場景。莫言曾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大會上說,“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故事讓我堅信真理和正義是存在的”。
但我們遺憾地注意到,不少家長更熱衷于給孩子放動畫片、播放錄音,而不是自己給孩子講故事。那些圍坐在家長身旁,專注好奇的神態(tài)、熱情凝視的眼神、渴望希冀傾聽故事的溫馨場景漸漸地在消失。講故事在當今已經(jīng)成為邊緣化的一種教育手段,我們的家長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放映動畫片、準備電腦游戲中。
動畫片生動形象、信息量大、淺顯易懂,雖然使理解的難度大大降低了,但孩子們在被動接受信息的同時,失去了聽故事時的主動思索和再造想象,少了那份圍坐起來聽故事的表達、交流體驗,少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講故事能開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孩子內(nèi)心充滿想象,他們擁有自己豐富、天真的思想。故事的虛擬、夸張等特點,正好滿足孩子的心理特征,能給孩子無限的想象空間,只要教師和家長把握好時機,就能讓孩子在故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講故事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內(nèi)容,都可以通過故事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現(xiàn),語言表達能力、豐富的知識、道德認知、情感體驗和良好品德的形成,都能融進故事中。感動孩子的故事人物往往成為孩子樂于模仿的對象,家長在講故事時不同的語音語調(diào)、豐富的神態(tài)表情、夸張的動作等不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時也給了孩子模仿的榜樣,孩子的行為模仿能力與語言表現(xiàn)力會受到明顯影響。
講故事可以增加家長和孩子的親近感,增加感悟減少灌輸,增加情趣減少刻板,增加身臨其境減少居高臨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更親切地與孩子交流,孩子也可以通過思考、詢問與家長進行溝通,在家長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受到啟迪、感染。
做會講故事的好家長 除了用清晰、準確、規(guī)范的語言為孩子做好學習語音的楷模,還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講故事,如在講故事時,為孩子們準備一些圖片、玩具和實物??梢赃呏v邊讓孩子看圖片,聽模擬的聲音,觸摸有關的實物,這樣童話故事就會在孩子們的大腦中形成一幅幅精美的圖像,他們就會浮想聯(lián)翩,使想象的觸角伸得更深、更遠。同時,通過鼓勵孩子們自己讀故事、聽音樂,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在講完一個故事后,還可以把故事中生動、有趣、可游戲的情節(jié),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編成游戲,讓孩子“玩”起來。
而且,孩子不僅喜歡聽故事,他們也喜歡創(chuàng)作故事。當他們聽著一個非常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時,常常躍躍欲試,這正是孩子創(chuàng)作的萌芽。只要引導得當,孩子也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美的童話來。
故事的本質(zhì)是永恒的,充分認識到故事對孩子健康成長的作用,講好故事,故事就會成為家長的重要資源;圍著父母聽故事、聽著故事長大,也會成為孩子們?nèi)松顚氋F的財富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