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保坂隆
大多數(shù)老年人認為,受騙上當是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怎么好意思跟兒孫開口說呢?就這樣被騙了,自己不是跟傻瓜似的?
雖然電視也報道,警察和銀行也警戒,但受害人的數(shù)量仍然沒有減少。自信自己不會被騙的人往往最容易上當受騙。
任何時候都可能接到詐騙集團打來的電話。如果對方口口聲聲自稱“我”的時候,不如反問一句:“你哪位?叫什么名字?”如果對方以警察或者律師的名義打來電話,說:“今天接到您兒子的電話,知道他出事了嗎?”遇到這種情況,先問問對方:“請問我兒子他叫什么名字?”
關(guān)鍵是讓對方報上名字。自己絕對不能問:“阿幸他沒事吧?”像這樣自己先說出兒子的名字。當然,人慌張的時候,往往就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記不得了。因此,最好在電話機上貼張字條提醒自己“問對方名字”。
另外,時常使用留言電話功能,也能有效地防止電話詐騙。記得告訴親朋好友:“我最近一直把電話調(diào)成留言電話,直接留下口信給我就行了?!?/p>
不法商販和騙子利用上了年紀的人對金錢、健康、孤獨的擔憂,專門對老年人進行欺詐。
比如“兼職騙局”。這類騙局以高薪招募兼職人員為名,兼職工作大多是店長或者資深從業(yè)人員,經(jīng)營推銷寶石、服裝之類的高價商品,以工作需要為名誘騙老年人買下高額商品。
“投資騙局”。這種騙子強調(diào)絕對保值升值,謊稱投資利益有保障,誘騙老年人投資出資、購買股票。
還有的針對關(guān)心自身健康的老年人,兜售健康食品或者保健器材,宣稱可以“血液清毒”和“脊椎矯正”等。
還有許多案例,是深感孤獨的老年人因為感動于推銷員傾聽自己說話,而買下自己不需要的產(chǎn)品。
不要隨便給陌生人應(yīng)門。遇到調(diào)查訪問或者上門推銷,可以推說“我今天有事情要忙”。接到類似電話也可以一樣推辭。
騙子防不勝防,手段層出不窮。像“免費騙局”中,騙子借由免費服務(wù)、免費體驗之類,強調(diào)免費來引起人的興趣,進而誘人買下商品或服務(wù);“檢查騙局”,騙子聲稱提供“免費房屋檢查服務(wù)”,然后借口說“家里有白蟻,不馬上驅(qū)除的話房子就危險了”,利用人的擔憂不安,騙人簽約。
還有假裝成有名企業(yè)或者消防隊之類公共機構(gòu)的職員,如果一時大意給開了門,他們就開始推銷產(chǎn)品的“推銷騙局”。
萬一遇上能言善辯、巧舌如簧的推銷員,拿出契約書的時候千萬不要急于簽字蓋章。如果實在開不了口拒絕的話,可以推說“今天很忙”或者“想問下朋友的意見”等,借機避開簽字。
如果真有中意的產(chǎn)品或者服務(wù)想要購買的話,可以找信賴的朋友聊聊:“我想要買這個,你覺得怎么樣?”朋友就會建議說:“要不要和其他的比較看看?到公共機關(guān)詢問一下怎么樣?”
當自己覺得“是不是上當受騙了”的時候,可以立即咨詢國民生活中心或者消費生活中心,越早行動,就越有可能把損失降低到最小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