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
離開家鄉(xiāng)的那年,我12歲,妹妹7歲。母親牽著我們,一步一回頭地往前走,心里是那樣的不舍。遠處外婆正站在坡上看著我們,邊看還邊抹著眼淚。這樣的情形,在離去后的歲月里曾多次出現(xiàn)在我的夢中,每當醒來時,淚水也不自主地流下。
車站里到處都是南來北往的人們,當火車啟動的那一瞬間,母親失聲痛哭,父親則在一旁安慰道:“跟我也是回家,別哭了,有時間還是一樣有機會回來看看?!备赣H的安慰起不了任何作用,母親自顧自地哭著。
在那之后,每逢過年過節(jié),母親勢必要帶著我和妹妹坐車坐船往故鄉(xiāng)趕。當年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綠皮火車,當“嗚嗚嗚”的汽笛聲響起時,思念也因此而凝結(jié)在心頭。火車啟動后,歸家的心如同箭一般,跟著一路前行。
對于火車,似乎有著一種說不清的情結(jié),它是我兒時記憶中最為難忘的一道風景,因為無論是離別還是團聚,總會與它有關。離別的時候,聽著火車的汽笛聲,心是那般的難過;而即將團聚時,那火車的汽笛聲仿佛一首歡快的歌,帶著我們來到親人的身邊。
當年的交通遠不如現(xiàn)在,600多公里的路程,要坐船、坐車。母親常常帶著我和妹妹大包小包地往家趕,而父親則留在奶奶的身邊,陪伴著她。那時家里常見的東西便是車船票了,各種票據(jù),此時在我看來,又何嘗不是鄉(xiāng)愁的憑據(jù)呢?
那綠皮車,承載著我兒時的快樂與痛苦。曾幾何時,兩地有直通的火車了,再也不用坐船轉(zhuǎn)車了,只是那車,卻變成了快速列車。兩地間的距離縮短了,但鄉(xiāng)愁依舊還是那樣濃。
再后來,隨著我結(jié)婚生子,母親的年紀一天天大了,雖然思鄉(xiāng),但很少再回去了。倒是鄉(xiāng)下的親人,紛紛跑到城里投奔母親。如今,母親的兄弟姐妹們,也在我所在的城市扎下了腳跟,成為了城里人。
閑暇的時候與母親聊天,問她是否后悔離開故鄉(xiāng)?母親嘆了口氣說:“不后悔,人總是要往高處走,畢竟在城市總比咱那小地方強?!钡拇_,如若不是父親當年堅持調(diào)動工作回來,此時的我們或許還在鄉(xiāng)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