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南 全勝
父親是名抗戰(zhàn)老兵
我的父親叫田野,1919年12月出生于河北臨西縣(當時屬山東臨清縣)的一個書香家庭。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后,正在濟南市讀高中成績優(yōu)異的父親毅然投筆從戎,回到家鄉(xiāng)加入了范筑先將軍領導的抗日游擊隊第十六支隊。翌年2月,父親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有了堅定的政治方向,積極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發(fā)展黨員和黨組織,要把十六支隊改造成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
1939年1月,3000余人的十六支隊相臨清縣被日軍打散。父親和幾名黨員潛回臨西五里莊,集合20人10支槍,成立了黨領導的“八路軍臨西武裝工作團”,收容百余名十六支隊失散人員。同年3月,黨組織派來司令員和政冶委員,要求部隊奪取偽軍和土匪的槍支武裝自己。此后僅半年,工作團發(fā)展到500多人。這時,石友三的特務二旅一部竄到臨西縣呂寨村破壞抗日組織,搶掠民財,派糧派物,奸淫婦女,無惡不作。7月27日夜,武裝工作團由呂寨村黨員引領潛入村內,一舉消滅特務二旅一部200多人。駐扎在附近的幾支國民黨地方保安隊懾于工作團聲威,紛紛攜械前來投誠,工作團達到800多人。
冀南軍區(qū)將衛(wèi)河兩岸地方抗日武裝合并整編為衛(wèi)河支隊,其下轄三個營,其中,武裝工作團主力編為二營,父親田野任教導員。1940年初,衛(wèi)河支隊參加了討伐叛軍石友三的戰(zhàn)役。經過幾天激戰(zhàn),殲滅叛軍大部,殘敵突圍南逃。陳再道司令率領數(shù)團部隊追到邱縣城南的侯村、呂洞固時,突遇日軍阻擊,當即與日軍展開拼殺,殲滅日偽軍400多人。為了保存力量,軍區(qū)命令各團分散撤離,衛(wèi)河支隊奉令撤出侯村,往北返回臨西下堡寺。正月十四日拂曉,日軍出動部隊合圍下堡寺,衛(wèi)河支隊接到日軍來襲的消息立即轉移。指戰(zhàn)員們在泥濘的雪水中戰(zhàn)斗行軍十幾天,精疲力竭,支隊司令于笑虹(解放后在海軍工作)令進村休息。誰知部隊剛進村,鬼子就追上來了。當時我軍三面臨敵,只有西南方向可以突圍。于笑虹司令員向營干們命令道:“一營在左側頂住、二營在右側頂住敵人,兩營同時往西南沖,三營斷后,不準臨清的敵人追上來?!?/p>
父親對營長說,“你我各帶兩個連,交替掩護往外沖?!备赣H帶領五連、六連先往村外沖,讓營長帶領七連、八連展開火力掩護。父親他們沖到村外一二百米處,隱蔽在一片墳地里,用機槍、步槍壓制敵人,掩護營長的兩個連往外沖。營長沖到村外三四百米處,借一片小樹林展開火力壓制敵人,又掩護父親帶的連隊往前沖。由于方法得當,全營突圍出來,支隊機關人品也跟隨脫險,一營在左側也同時沖出險境。而三營為了掩護部隊主力突圍,62人壯烈犧牲。
后來父親還參加了百團大戰(zhàn)等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1942年4月,他被調往新成立的磁邯(磁縣、邯鄲縣)大隊任副政委,在燕趙大地堅持抗戰(zhàn),直至抗戰(zhàn)勝利。父親對親身經歷的抗日斗爭記憶猶深,至上世紀80年代,他還能清楚地說出磁、邯兩縣當時我方村干部、民兵骨干的姓名和抗戰(zhàn)事跡,還記得經常宿營的房東老鄉(xiāng)們的音容笑貌。
現(xiàn)在,96歲的父親躺在301醫(yī)院的病床上,仍然哼唱《大刀進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抗戰(zhàn)的血火經歷已經融入父親的血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