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2014年度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展示(專利篇)

        2015-05-30 10:48:04
        中國知識產權 2015年5期
        關鍵詞:外觀設計特征產品

        案例1:“固定框架”專利權侵權案

        一審案號:(2011)一中民初字第6050號

        二審案號:(2014)高民終字第2044號

        【裁判要旨】

        專利侵權中相同技術特征的判定。

        【案情簡介】

        哈廷公司是名稱為“固定框架”的發(fā)明專利(簡稱涉案專利)的專利權人。哈廷公司認為其通過希格諾公司購買了永貴公司制造、銷售的電連接器產品落入了涉案專利獨立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侵犯了哈廷公司的發(fā)明專利權,應當依法承擔停止制造、銷售和許諾銷售侵犯涉案專利權的產品以及賠償經濟損失約1500萬元。

        法院認為: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主題名稱為“用來固定接插連接模塊和裝入接插連接殼體或擰緊在壁板上的固定框架”,接插連接模塊和接插連接殼體系涉案專利前序部分的特征,該兩個技術特征在確定專利保護范圍時應予考慮,但實際限定作用在于該兩個特征對于技術方案產生了何種影響。其中,插接連接模塊對涉案專利的保護范圍具有限定作用,而接插連接殼體僅在主題名稱中出現(xiàn),未在前序部分及特征部分出現(xiàn),而且也未對專利技術方案產生任何影響,因此,接插連接殼體對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沒有限定作用。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可以拆分為四個技術特征,而被控侵權產品中均具有上述四個技術特征并一一對應,構成相同技術特征。因此,被控侵權產品構成相同侵權,落入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據(jù)此,法院判決:希格諾公司停止銷售侵犯哈廷公司涉案專利權的產品;永貴公司停止制造、銷售和許諾銷售侵犯哈廷公司第涉案專利權的產品;永貴公司賠償哈廷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70萬元;永貴公司賠償哈廷公司因本案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人民幣159785元。

        【法官點評】

        技術特征如何劃分是專利權利要求解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如何科學合理的劃分出技術特征以及主題名稱是否屬于技術特征,是否對權利要求具有限定作用,在理論及實務界一直存在爭議。該案首先對技術特征的劃分標準進行了有益嘗試,從本領域技術人員的角度,將專利技術特征的劃分與實現(xiàn)發(fā)明整體技術效果的各個技術環(huán)節(jié)相聯(lián)系。此外,該案還準確界定了主題名稱的限定作用,認定主題名稱本身并不屬于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征。在確定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時,權利要求中記載的主題名稱應當予以考慮,但實際的限定作用應當取決于該主題名稱對權利要求所要保護的技術方案本身產生了何種影響。該案裁決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其在權利要求的解釋規(guī)則、保護范圍的確定以及賠償數(shù)額的計算等方面都做出積極探索,既科學合理地界定了保護范圍,制裁了被控侵權人的侵權行為,同時也注意權衡權利人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平衡,支持了權利人的合理訴求,取得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案例推薦: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案例2:功能性技術特征的認定及其保護范圍的確定——原告諾基亞公司訴被告上海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侵害發(fā)明專利權糾紛案

        一審案號:(2011)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47號

        二審案號:(2013)滬高民三(知)終字第96號

        【裁判要旨】

        對于權利要求中以功能性語言描述的技術特征,應當認定為功能性技術特征,并依照說明書中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確定保護范圍;如果在說明書中缺少對權利要求中的功能性技術特征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則該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不能確定,被控侵權的技術方案無論技術特征如何,均不構成侵權。

        【案情簡介】

        原告:諾基亞公司。

        被告:上海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勤公司)。

        原告諾基亞公司訴稱:原告為ZL200480001590.4號專利(以下簡稱涉案專利)的合法權利人。該發(fā)明涉及一種方法和終端設備,用于在幾種可用的數(shù)據(jù)傳送方法中選擇一種方法來發(fā)送電信系統(tǒng)中的消息。專利共計10項權利要求,被告制造銷售的手機落入了權利要求7的保護范圍。被告未經原告許可,擅自制造、許諾銷售、銷售侵權產品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專利法第11條,構成對原告涉案專利的侵犯。被告華勤公司辯稱:華勤公司從未制造、銷售諾基亞公司指控的五個型號的手機,諾基亞公司指控的許諾銷售行為也不存在;被控侵權手機的技術特征與諾基亞公司專利完全不相同,未落入諾基亞公司專利權利保護范圍,且使用的是現(xiàn)有技術;諾基亞公司專利權利要求1、3、5、6、8、10都已被宣告無效,1和6是本案獨立權利要求,是其他權利要求的基礎,而涉案專利和現(xiàn)有技術的區(qū)別只是文字表述的不同,故涉案專利權并不穩(wěn)定。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在專利侵權訴訟中,人民法院判定被告是否實施原告的專利,需要進行技術特征的比對,如果被控侵權技術方案包含原告專利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即可確定其落入原告專利權保護范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五十九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第七條之規(guī)定,于2013年6月21日作出判決:駁回原告諾基亞公司全部訴訟請求。判決后,諾基亞公司不服,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發(fā)回重審。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經二審,確認了一審查明的事實,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點評】

        司法解釋第四條意在限縮功能性技術特征的保護范圍,以確保專利權人所獲得的保護與其所做技術貢獻相一致。其次,只要是使用功能或者效果的語言對技術特征進行描述的,均應識別為功能性技術特征;權利要求中某一技術特征雖然使用了功能或效果語言進行描述,但同時也描述了實現(xiàn)該功能或效果的必要結構、組成、連接關系、步驟等具體技術手段的,不應識別為功能性技術特征。第三,功能性技術特征以說明書中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實施方式確定保護范圍,如果該功能性技術特征在專利申請日已經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作為技術名詞或者上位概念而周知,則以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周知的具體實施方式確定保護范圍。第四,具體實施方式應當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是說明書及附圖所公開的實現(xiàn)權利要求中所述功能或者效果所必要的結構、組成、連接關系或者動作等具體技術手段;說明書或者附圖是否公開了必要的具體技術手段應當以所屬領域技術人員閱讀說明書后是否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能實現(xiàn)為標準;功能性技術特征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周知的“技術名詞”(“上位概念”)時,其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是專利申請日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周知的該“技術名詞”(“上位概念”)所具有的結構、組成、連接關系或者動作等具體技術手段,而不受說明書是否公開的限制。第五,界定功能性技術特征的等同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按照等同原則“三基本”加“顯而易見”的方法進行判斷,判斷的時間點應當為侵權行為日;在進行等同侵權比對時,應當將說明書中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與被控侵權的技術特征直接進行比對,而不應先根據(jù)具體實施方式確定等同的實施方式,再將等同的實施方式與被控侵權實施方式進行比對。第六,功能性技術特征的識別和具體實施方式及等同的實施方式的查明,應當屬于事實問題由當事人主張并負證明責任;查明的手段可以通過提交書證、申請專家輔助人參與訴訟等多種方式進行,必要時得提交鑒定機構進行鑒定。

        此案還帶來一個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就是涉及計算軟件的發(fā)明專利保護范圍應當如何確定,尤其是在權利要求撰寫的方式并不符合審查指南的規(guī)定的情況下。本院對此作了初步的回答,即“即便是通過軟件(計算機程序)實現(xiàn)產品功能的增加或者改進,也應當公開具體的實施方式,以便于清楚地界定保護范圍。并且,如果是屬于涉及計算機程序的發(fā)明,也不能僅以功能或者效果來概括”。但對于如何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需要通過更多的審判實踐來探索和豐富裁判的尺度與規(guī)則。

        (案例推薦: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案例3:加工人對受托加工產品外觀設計不負默示保密義務——馬蒂布蘭茲貿易(蘇州)有限公司訴湖北皇冠家庭用品有限公司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

        一審案號:(2013)鄂武漢中知初字第02619號

        二審案號:(2014)鄂民三終字第00409號

        【裁判要旨】

        專利權人或其利害關系人在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前即委托他人批量生產該產品的,基于產品外觀一經進入生產環(huán)節(jié)即能為人所直接感知的特性,除非委托人對受托加工人提出明確的保密要求,不能推定加工人對該產品的外觀負有默示的保密義務。受托加工人在專利申請日之前已批量生產該產品的,可以認定該產品外觀設計已處于為公眾所知曉的狀態(tài),對被控侵權人據(jù)此提出的現(xiàn)有設計抗辯應予支持。

        【案情簡介】

        案由: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

        原告(上訴人):馬蒂布蘭茲貿易(蘇州)有限公司

        被告(被上訴人):湖北皇冠家庭用品有限公司

        原告馬蒂布蘭茲公司系外商獨資企業(yè),其股東馬蒂布蘭茲國際有限公司為“FLUORODINE”商標的權利人。2010年7月2日,該公司法定代表人伊馬朗·侯賽因申請了名稱為“牙刷包裝卡”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zhí)朲L201030232777.3)并授權其在中國境內獨占實施該專利。2013年7月,馬蒂布蘭茲公司以被告皇冠公司在第11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展示的牙刷包裝卡侵犯本案專利權為由提起訴訟。被控侵權牙刷包裝卡與本案專利設計特征相同?;使诠巨q稱該包裝卡系案外人樂金公司直接生產,而樂金公司在2010年4月即受案外人穗豐公司的委托生產過同種樣式的包裝卡。當時生產包裝卡的設計底稿由穗豐公司的國外客戶提供,生產的產品上有客戶的商標“Fluorodine”和地址、網址等信息。馬蒂布蘭茲公司否認其股東系穗豐公司的國外客戶,皇冠公司則認為其展示的牙刷包裝卡采用的現(xiàn)有設計,并不侵犯本案專利權。武漢中院一審裁判認為,雖然穗豐公司的國外客戶可能系馬蒂布蘭茲國際有限公司,但未有證據(jù)說明該公司曾要求穗豐公司對包裝卡設計底稿予以保密,穗豐公司在轉委托樂金公司生產時也未要求樂金公司對包裝卡設計底稿保密。而牙刷包裝卡在制造完成后其外觀即已固定的呈現(xiàn)并容易為人所感知,樂金公司對包裝卡的外觀并不負有默示的保密義務。在樂金公司已在專利申請日之前制造了牙刷包裝卡并完成交付的情況下,可以認定該設計已公開并能夠為公眾所知,皇冠公司的現(xiàn)有設計抗辯主張成立,判決駁回馬蒂布蘭茲公司的訴訟請求。湖北省高院二審維持一審判決。

        【法官點評】

        本案系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件,涉及到以下兩個問題:其一,行為人能否在將產品委托他人加工生產之后,再來就產品的外觀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并尋求保護;其二,出口加工企業(yè)對受托加工產品外觀是否負有保密義務,能否因該產品已進入生產環(huán)節(jié)而認定該產品的設計就已為相關公眾所知悉。湖北省兩級法院的裁判充分體現(xiàn)了在審查現(xiàn)有設計抗辯時,應注意外觀設計專利與發(fā)明、實用新型專利在內容和保密要求上的不同來區(qū)別把握為公眾所知的判斷標準。與產品技術方案或內部結構相對不容易得知不同,產品的外觀一經接觸即能夠為人直接感知,而確保產品外觀不為他人所知的難度和耗費的代價也相對較大。除非委托方事先提出了明確的保密要求或雙方簽訂有保密協(xié)議,加工企業(yè)對產品外觀應不負有默示的保密義務。倘若簡單適用“默契保密義務”理論判定出口加工企業(yè)對產品外觀負有保密義務,不僅加重了相關企業(yè)負擔的保密義務,對正常的生產秩序造成不良影響,同時還放寬了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人申請專利保護的時限要求,也不利于正確發(fā)揮外觀設計專利制度的保護作用。本案裁判結果同時也啟示,如行為人欲通過外觀設計專利來保護某項產品的外觀不被他人侵害,在提出專利申請之前應注意不得將相關產品投入批量生產和銷售領域。即便委托他人代為生產加工,也應提出明確的保密要求采取保密措施,否則可能承受相應的不利后果。

        (案例推薦: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例4:SEB公司訴廣東旗峰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案

        一審案號:(2011)穗中法民三初字第561號

        二審案號:(2013)粵高法民三終字第279號

        【裁判要旨】

        對于權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術特征,人民法院在結合說明書和附圖描述的該功能或者效果的具體實施方式確定該技術特征的內容時,應該將各種具體實施方式所必需的全部技術特征,分別、并列地作為該功能技術特征的內容。

        【案情簡介】

        原告法國SEB公司以其享有權利的“壓力燒煮容器鎖緊夾具的開啟和關閉的控制裝置”發(fā)明專利,訴廣東旗峰公司制造銷售與專利相同的產品,構成侵害SEB公司發(fā)明專利權。法院終審判決認為:(1)本案權利要求1以夾具在技術方案中的功能、效果即“用于保證鎖緊容器上的蓋,以構成燒煮容器”來對該技術特征進行表述;以控制件在技術方案中的功能、效果即“控制傳動臂徑向移動”來對該技術特征進行表述。對于權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術特征,終審法院不僅堅持結合說明書和附圖描述的該功能或者效果的具體實施方式來確定該技術特征的內容,而且還將各種具體實施方式所必需的全部技術特征,分別、并列地作為該功能性技術特征的內容。依照該原則,將本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夾具系“用于保證鎖緊容器上的蓋,以構成燒煮容器”這一技術特征認定為:兩個夾具通過兩個傳動臂徑向地活動安裝在蓋上。所述夾具為長度確定的圓弧狀U形段件,每個夾具都包括下凸緣和上凸緣,分別與容器的外凸緣和凹槽的上界邊夾緊。將控制件系用于“控制傳動臂徑向移動”這一技術特征確定為:所述控制件沿蓋上基本呈徑向的方向并根據(jù)預先確定的行程活動地安裝,控制件具有操作人員能手控的一個加高控制區(qū)域,以及平面起動三角區(qū)域。傳動臂一端與夾具連接,另一端軸向垂直設置凸銷。凸銷分別抵靠在平面起動三角區(qū)域的兩條斜邊上。三角區(qū)域沿兩個徑向方向的移動可以使兩個凸銷沿著與控制件的移動方向呈90度的方向徑向移動。在對夾具和控制件等相關技術特征確定的基礎上,認定被控侵權產品相應的技術特征與專利上述技術特征構成相同。(2)本案專利權利要求3以“控制傳動臂沿徑向向內方向移動”這一功能和效果描述來對控制按鈕及其與其他部件的空間位置和結構這一技術特征進行限定。與前同理,二審判決結合說明書及附圖的具體實施方式,將專利權利要求3中控制按鈕及其與其他部件的空間位置和關系的特征確定為:存在一個軸向安裝在蓋上的控制按鈕,所述控制按鈕下部設置有起動指桿,配有與控制件上設置的接合面互補的傾斜接合面。按壓控制鈕,指桿配有的傾斜接合面與控制件的互補接合面相配合,使控制件松開,傳動臂沿徑向向內方向移動。在確定該技術特征的基礎上,認定專利的控制按鈕技術特征與被控產品控制按鈕的技術特征既不相同也不等同。綜上所述,判決旗峰公司落入本案專利權利要求1和12的保護范圍,不落入權利要求3的保護范圍,構成侵權。

        【法官點評】

        本案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解決了當發(fā)明專利中以功能或者效果來表述技術特征時,應當如何確定該專利的保護范圍的問題,從而防止專利權人利用功能性特征來不當擴大自己的保護范圍。具體表現(xiàn)在:本案的專利權利要求中多處出現(xiàn)以功能或者效果來表述技術特征的情形,二審法院具體結合說明書和附圖的描述來確定該技術特征的內容,從而將該功能性特征呈現(xiàn)為以具體部件以及部件之間的空間位置和結構來表述的特征。特別重要的是,二審法院在堅持結合說明書和附圖的描述來確定技術特征的內容時,將說明書和附圖中出現(xiàn)的全部能夠實現(xiàn)該功能的實施方式所必需的技術特征,分別、并列的作為該功能性技術特征的內容,從而準確確定專利權人的保護范圍。與此相反,本案原審判決錯誤的將功能性特征誤認為非功能性特征來確定專利權人的保護范圍,從而將被告完全不同的部件和構造但可以實現(xiàn)同樣功能和效果的特征,錯誤的認定為與專利相同的技術特征。二審對此予以糾正,并進行了詳細的說理。

        (案例推薦: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案例5:特莎有限公司訴青海量具刃具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哈量量具配件有限公司專利侵權糾紛案

        一審案號:(2013)二中民初字第11097號

        二審案號:(2014)高民終字第1151號

        【裁判要旨】

        涉及功能性特征的等同判斷。

        【案情簡介】

        原告:特莎有限公司

        被告:青海量具刃具有限責任公司

        被告:北京市哈量量具配件有限公司

        特莎公司為第ZL99110499.4號名稱為“電子千分尺”的發(fā)明專利的專利權人。特莎公司通過公證購買了青海量具刃具公司制造、哈量公司及瑞博東方公司銷售的被控侵權產品電子千分尺,并主張型號為132-01-534、132-01-040的被控侵權產品電子外徑千分尺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2、3、10、14、15的保護范圍,型號為130-01-618的電子外徑千俞尺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12、14、15的保護范圍,型號為335-03-820的電子三點內徑千分尺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2、3、10、15的保護范圍。特莎公司以此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后,判決被控產品均不構成對原告專利的侵權,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特莎有限公司不服一審判決,遂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審理查明涉案發(fā)明專利系布朗和沙普·特薩有限公司于1999年7月16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名稱為“電子千分尺”發(fā)明專利申請,并于2000年4月12日公開。

        2004年9月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據(jù)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文件對涉案發(fā)明專利申請予以授權公告,專利號為ZL99110499.4,專利權人為特莎公司。目前涉案發(fā)明專利為有效專利。

        二審法院認為: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對于權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術特征,應當結合說明書和附圖描述的該功能或者效果的具體實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實施方式確定該技術特征的內容,如果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征的,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故本案應結合涉案專利說明書及附圖披露的具體實施方式確定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被控侵權產品的電子外徑千分尺采用了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連接結構相同的連接結構,而“軸與套筒之間設置緊密配合的間隙結構”的這種連接屬于本領域常用的技術手段,其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采用密封圈結構”的連接結構構成等同替換,因此被控侵權產品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

        特莎公司有關被控侵權產品落入其涉案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的上訴主張及其原審部分訴訟主張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其上訴請求本院予以部分支持。判決兩被告對原告發(fā)明專利構成侵權。

        【法官點評】

        發(fā)明專利申請文件中的專利要求書是最主要的申請文件,它對于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的確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發(fā)生專利侵權時法院將根據(jù)權利要求書中的要求逐條對比涉案專利的技術特征,以便確定被控專利是否落入權利人的專利保護范圍。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權利人在要求書的寫作過程中應盡可能的避免將功能性技術限定特征納入其中,從而影響申請的新穎性。本案中,法院的審理過程就進一步印證了上述觀點,對于此類案件的審理具有借鑒作用,同時對于權利要求書的書寫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案例推薦: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案例6:深圳大使箱包公司訴北京天意新商城等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

        一審案號:(2014)二中民(知)初宇第10983號

        【裁判要旨】

        市場管理者對其租賃商戶侵犯外觀設計專利行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案情簡介】

        原告:深圳市大使箱包實業(yè)有限公司

        被告:亢國富

        被告:北京天意新商城市場有限公司

        被告:北京天意新商城市場有限公司地安門分市場

        被告:廣州愛美德箱包貿易有限公司

        被告:浙江愛美德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大使箱包公司委托超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小明,北京富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詠東,針對被告北京天意公司、北京天意地安門市場,被告亢國富等的侵權行為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亢國富、天意公司、天意地安門市場、廣州愛美德公司、浙江愛美德公司停止銷售侵犯原告專利權的產品;被告浙江愛美德公司停止生產涉案產品,且由被告亢國富、天意公司、天意地安門市場、廣州愛美德公司、浙江愛美德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經審判,二中院在判決中,確認了原告大使箱包公司對涉案專利的獨占使用權,并認為,本案中將被控侵權產品與涉案外觀設計專利的各視圖進行對比,兩產品整體視覺效果進行綜合判斷,兩者差別僅在直接對照對比的情況下才能分辨,且區(qū)別極其細微,不會對整體視覺效果產生本質影響,故被控侵權產品與涉案外觀設計專利構成近似的外觀設計,被控侵權產品落入涉案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

        在本案中,被告亢國富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涉案產品的合法來源,故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盡管廣州愛美德公司主張其并非該產品的總經銷商,浙江愛美德公司抗辯稱涉案產品并非其生產,該產品為仿冒產品,但其并未提供相關的工商舉報查處或法院侵權訴訟等相關證據(jù)予以證明,同時,根據(jù)公證書附帶的產品吊牌,其上明確寫明該產品系廣州愛美德公司為銷售總代理,浙江愛美德公司亦認可涉案產品吊牌的圖案為其舊款吊牌的圖案,圖案內容并無區(qū)別。另經法庭組織的對涉案產品與浙江愛美德公司提供的三款產品進行比對,從產品的質量、做工、材質、輔料配件,以及吊牌的紙張、印刷質量等方面,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區(qū)別,根據(jù)優(yōu)勢證據(jù)規(guī)則,在無相反證據(jù)的情況下,應當認定涉案產品系廣州愛美德公司為銷售總代理,且浙江愛美德公司當庭認可廣州愛美德公司所代理銷售的箱包產品均為浙江愛美德公司生產,故對于浙江愛美德公司主張涉案產品并非其生產的抗辯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法官點評】

        本案明確了根據(jù)優(yōu)勢證據(jù)規(guī)則,在沒有相反證據(jù)的情況下,產品上的吊牌所顯示的企業(yè)即為侵權人,應該承擔侵權責任。在批發(fā)市場中的個體工商戶,只出具出貨小票的,不符合《專利法》第七十條:“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钡囊?guī)定,不能認定侵權產品具有合法來源,應該承擔賠償責任。而且,大使箱包公司案,已被作為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集中開庭審理或宣判的一批體現(xiàn)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成本的典型案例,并出現(xiàn)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舉辦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系列活動的宣傳文章中。該案體現(xiàn)我國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決心。通過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將讓權利人的權利真正受到保護,讓侵權人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案例推薦: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案例1:中興公司與交互數(shù)字公司發(fā)明專利權無效行政案

        一審案號:(2013)一中知行初字第3385號

        二審案號:(2014)高行終字第1180號

        【裁判要旨】

        專利侵權的判定方法可以用于判斷訴爭的技術方案是否具備新穎性。

        【案情簡介】

        交互公司是名稱為“用于碼分多址(CDMA)通信系統(tǒng)的自動功率控制系統(tǒng)”的發(fā)明專利(簡稱本專利)的專利權人。2011年9月30日,中興公司以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和《專利法實施細則》的相關規(guī)定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2012年12月24日,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19864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認定本專利符合《專利法》和《專利法實施細則》的相關規(guī)定,維持本專利權有效。中興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法院認為:專利復審委員會之所以認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具備新穎性,實質上是采用了反向對比方法,將對比文件中多余的技術特征即“在使用不相關的碼進行解擴前進行PN碼解擴”作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同于對比文件的區(qū)別技術特征。專利復審委員會的認定是錯誤的,主要理由是:第一,沒有限定不等于排除在外。本專利權利要求1并沒有排除在用不相關的碼解擴之前用PN碼進行解擴,本領域技術人員閱讀本專利說明書之后,也不能直接地、毫無疑義地確定使用“不相關的碼”解擴的信號不會經過PN碼解擴,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1可能包含在用不相關的碼解擴之前用PN碼進行解擴的情形。第二,即使區(qū)別在于有具體限定,也不構成區(qū)別特征。在本案中,數(shù)字交互公司在二審訴訟程序中認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具有PN碼解擴的技術特征,因此“PN碼解擴”構成區(qū)別技術特征,正是基于反向比較得出的結論,應當不予支持。專利復審委員會對新穎性的判斷是錯誤的,應當予以糾正。據(jù)此,判決:撤銷無效決定,判令專利復審委員會重新作決無效決定。

        【法官點評】

        如果作為現(xiàn)有技術的技術方案落入了訴爭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就意味著訴爭技術方案將現(xiàn)有技術納入了保護范圍,而將現(xiàn)有技術納入保護范圍的技術方案是不應當?shù)玫綄@麢啾Wo的,是不具備新穎性的。因此,專利侵權的判定方法可以用于判斷訴爭的技術方案是否具備新穎性。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如果現(xiàn)有技術落入訴爭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則訴爭技術方案不具備新穎性。在此基礎上,為了判斷新穎性而對比訴爭技術方案和作為現(xiàn)有技術的技術方案時,應當進行正向比較,而不是進行反向比較。所謂正向比較,是分析作為現(xiàn)有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否具備訴爭技術方案的全部技術特征。所謂反向比較,是分析訴爭技術方案是否具有現(xiàn)有技術方案的全部技術特征,如果訴爭技術方案不具有現(xiàn)有技術的技術方案的全部技術特征,或者說現(xiàn)有技術方案比訴爭專利的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更多,則認為多出來的技術特征構成二者的區(qū)別技術特征,因而認定訴爭專利的技術方案具備新穎性。反向比較是錯誤的新穎性判斷方法,應當予以否定。近年來,通信領域的專利糾紛頻發(fā),本案的審結對于通信領域的專利權保護與專利權有效性認定具有重要示范意義。特別是該案對專利新穎性判斷方法進行了探索和明確,有利于專利授權確權案件裁判標準的統(tǒng)一。

        (案例推薦: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案例2:GUI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駁回復審行政案

        一審案號:(2013)一中知行初字第3760號

        二審案號:(2014)高行(知)終字第2815號

        【裁判要旨】

        GUI外觀設計是否可以授予專利權。

        【案情簡介】

        原告: 蘋果公司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

        2010年7月26日,蘋果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名稱為“便攜式顯示設備(帶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簡稱本申請)。2011年6月1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原審查部門駁回了本申請。蘋果公司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復審請求。2013年5月2日,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49596號復審請求審查決定,認為本申請的顯示設備帶有圖形用戶界面,屬于《專利審查指南》規(guī)定的“產品通電后顯示的圖案,例如電子表盤顯示的圖案,手機顯示屏上顯示的圖案、軟件界面等”不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情形,不符合《專利審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7.4節(jié)的規(guī)定,因此不符合《專利法》第二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專利復審委員會維持對本申請的駁回決定。蘋果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法院認為:《專利審查指南》僅是部門行政規(guī)章而非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人民法院在判斷包含通電圖案的外觀設計是否屬于我國外觀設計專利授權客體時,仍應以《專利法》第二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為基礎進行考察。盡管《專利審查指南》規(guī)定“產品通電后顯示的圖案”屬于不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情形,但確定專利授權客體的法律依據(jù)是《專利法》而不是《專利審查指南》。本申請是對便攜式顯示設備產品在整體形狀和圖案上所作出的外觀設計,雖然本申請還包括了在產品通電狀態(tài)下才能顯示的圖形用戶界面,但并不能以此否定本申請在實質上仍是對便攜式顯示設備在產品整體外觀方面所進行的設計。同時,本申請亦能滿足外觀設計專利在工業(yè)應用和美感方面的要求,故可以成為我國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客體。據(jù)此,法院判決:撤銷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被訴決定。

        【法官點評】

        本案是涉及到GUI外觀設計是否可以授予專利權的第一案。在該案中,法院明確了兩個重要的問題:第一,在《專利法》對專利授權客體沒有修改的前提下,如果法院依據(jù)國家知識產權局令第68號《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修改〈專利審查指南〉的決定》)(簡稱第68號令),修改之前的《專利審查指南2010》將GUI外觀設計排除在專利授權客體之外,在第68號令修改《專利審查指南》之后,法院又將不能將GUI外觀設計納入專利授權客體之內。因此法院必須明確,確定GUI外觀設計可以獲得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法律依據(jù)不是《專利審查指南》而是《專利法》第二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第二,第68號令允許對部分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授權外觀設計專利權,但卻沒有要求專利申請人必須明確指明圖片或照片中的哪些部分是通電圖案,這是有缺陷的。為了避免不能準確確定此類外觀設計的具體內容和保護范圍,《專利審查指南》應當進行修改,規(guī)定專利申請人必須在圖片或照片中,或者在簡要說明中,通過恰當?shù)姆绞街该鲌D片或照片中的哪些部分屬于通電后才能顯示的圖案。

        (案例推薦: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案例3:“纈沙坦和鈣通道阻斷劑的抗超敏組合”發(fā)明專利申請駁回復審案

        一審案號:(2011)一中知行初字第737號

        二審案號:(2013)高行終字第1244號

        【裁判要旨】

        發(fā)明專利實質審查中,能否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補充實驗數(shù)據(jù)。

        【案情簡介】

        原告:諾瓦提斯公司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

        諾瓦提斯公司申請了名稱為“纈沙坦和鈣通道阻斷劑的抗超敏組合”的發(fā)明專利(簡稱本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以本申請權利要求1得不到說明書的支持,從而不符合2000年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為由駁回了本申請。諾瓦提斯公司不服,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復審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決定,維持國家知識產權局針對本申請作出的駁回決定。

        法院認為:本案專利原國際申請的申請日是1999年7月9日,最早優(yōu)先權日是1998年7月10日,在判斷該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是否合乎法律規(guī)定時,應適用當時施行的1992年修訂的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以及1993年頒布《審查指南》的規(guī)定。對于說明書未提供實驗證據(jù)的,根據(jù)1993版《審查指南》,應認定該專利不符合專利法關于實用性的規(guī)定,即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之規(guī)定。根據(jù)1993版《審查指南》的規(guī)定,專利申請存在未提供實驗證據(jù)的情形的,允許申請人在申請日之后補交實驗數(shù)據(jù)和實施例,以證明發(fā)明的效果及其能夠實施。這些實驗數(shù)據(jù)和實施例雖然不能寫入說明書,但可以作為申請證據(jù)放入申請案卷中,供審查員在審查包括實用性在內的專利性時參考。原審法院及專利復審委員會均按照本申請的申請日后施行的《審查指南》對本案進行審理,違反了法不溯及既往的法律適用基本原則。據(jù)此,法院判決:撤銷專利復審委員會的決定,判令專利復審委員會重新作出決定。

        【法官點評】

        化學醫(yī)藥領域發(fā)明專利實質審查中,能否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補充實驗數(shù)據(jù)一直存在爭議。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jù)2001年《審查指南》及其后頒布的一系列《審查指南》的規(guī)定,往往不允許專利申請人在審查過程中補充實驗數(shù)據(jù),從而駁回了一批專利申請。本案中,法院依據(jù)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明確指出2000年修訂的專利法施行日之前申請或享有優(yōu)先權的專利的審查程序中,應當適用1992年修訂的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guī)定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審查指南》,即1993版《審查指南》。根據(jù)1993版《審查指南》的規(guī)定,專利申請存在未提供實驗證據(jù)的情形的,允許申請人在申請日之后補交實驗數(shù)據(jù)和實施例,以證明發(fā)明的效果及其能夠實施。這些實驗數(shù)據(jù)和實施例雖然不能寫入說明書,但可以作為申請證據(jù)放入申請案卷中,供審查員在審查包括實用性在內的專利性時參考。同時,本案還確定了接受實驗數(shù)據(jù)的補充條件。本案的審理確立了專利授權依法審查的原則,對專利審查實務操作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案例推薦: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案例4:葛芳訴江蘇知識產權局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行政訴訟案

        一審案號:(2014)蘇知民終字第0185號

        【裁判要旨】

        對于非強制性標準,在未不當損害標準實施者及潛在實施者利益的前提下,對貢獻者貢獻的專利范圍的解釋應嚴格遵循貢獻者的意愿,一般不宜作不當?shù)臄U張性解釋。如果專利權人貢獻的范圍僅是專利的獨立權利要求,則不應當將從屬權利要求納入貢獻范圍,即便該從屬權利要求中的附加技術特征屬于現(xiàn)有技術特征。

        【案情簡介】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康昆山公司)與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鴻海公司)系涉案“插座電連接器及插頭電連接器”發(fā)明專利的共同專利權人。2012年7月9日,富士康昆山公司以葛芳銷售的相關主板侵犯涉案專利權,向江蘇省知識產權局(以下簡稱江蘇知產局)請求處理。江蘇知產局經處理,認定葛芳銷售主板上的USB3.0插座電連接器落入該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其銷售行為構成對該專利權的侵犯,遂作出《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書》,決定葛芳立即停止銷售涉案侵權產品。葛芳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認為被控侵權產品系來源于案外人嘉澤端子工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嘉澤公司)的關聯(lián)公司,臺灣嘉澤公司與專利權人之一臺灣鴻海公司均是國際USB-IF協(xié)會制定的《通用串行總線3.0規(guī)范(修訂版1.0)》(以下簡稱《USB3.0規(guī)范》)的技術貢獻者。根據(jù)USB3.0規(guī)范、貢獻者協(xié)議以及臺灣鴻海公司的聲明,可以證明涉案專利屬于依據(jù)協(xié)議而貢獻的專利,臺灣鴻海公司已經向臺灣嘉澤公司及其附屬機構授予了使用涉案專利的權利,被控侵權產品獲得了專利授權許可。

        鑒于涉案《USB3.0規(guī)范》并非強制性規(guī)范,在未不當損害標準實施者及潛在實施者利益的前提下,對貢獻者貢獻的專利范圍的解釋應嚴格遵循貢獻者的意愿,不宜作不當?shù)臄U張性解釋。根據(jù)協(xié)議中“必要權利要求”的定義可以看出,貢獻者貢獻其專利技術需要符合一定條件,一是為執(zhí)行規(guī)范的技術特征,應當在規(guī)范中明示;二是只有是在商業(yè)上找不到合理可替代的無需侵權的方案時,才能被認定是“必要權利要求”。本案中,作為貢獻者的專利權人貢獻的是專利權利要求1,而非權利要求2和4。如果僅僅因為權利要求2和4中的附加技術特征屬于現(xiàn)有技術特征,就將整個權利要求解釋為“必要權利要求”,則會將專利權人未貢獻的權利要求2和4也納入了貢獻的范圍,這顯然突破了專利貢獻者簽訂協(xié)議時所能預見的貢獻范圍,有損其利益。實際上,如果權利要求2和4中的附加技術特征可以在商業(yè)上找到合理替代的無需侵權的方案,對于實施規(guī)范的采用者而言,則既不會侵害貢獻者的專利權,也不會妨礙其實施規(guī)范,更不會損害其利益。綜上,法院判決:維持江蘇知產局蘇知(2012)糾字19號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

        【法官點評】

        該案糾紛產生的背景實際上是臺灣鴻海公司與嘉澤公司之間的交鋒,這兩家作為全球IT設備的接口設計、生產的龍頭企業(yè),且均系USB3.0貢獻者協(xié)議的簽約者,在知識產權領域的恩怨由來已久,USB3.0專利戰(zhàn)火遍及境內外。本案最核心的問題在于判斷專利是否為標準必要專利,落實到本案的情形,即是對被控侵權產品全面覆蓋的專利某一權利要求是否屬于實施標準所必要的權利要求進行判斷。判斷中,最大的爭議又在于,專利某一權利要求屬于被標準披露的技術特征與現(xiàn)有技術特征結合產生的權利要求,能否認定是實施標準所必要的權利要求。本案的判決結果或將直接影響到USB3.0電連接器的產業(yè)布局。法院從標準的性質入手,深刻探究USB3.0貢獻者協(xié)議中對“必要權利要求”定義的內涵,從平衡專利技術貢獻者及標準實施者之間的利益出發(fā),對涉案專利權利要求是否為USB3.0貢獻者協(xié)議定義的“必要權利要求”進行了準確界定。該案作為全國首例涉及標準必要專利侵權的行政案件,二審行政判決書公布后引起社會的關注。

        (案例推薦: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猜你喜歡
        外觀設計特征產品
        如何表達“特征”
        不忠誠的四個特征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4
        以色列新《外觀設計法》8月7日生效
        抓住特征巧觀察
        外觀設計專利的后續(xù)保護及其限制
        知識產權(2016年7期)2016-12-01 07:00:50
        外觀設計專利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3:50
        線性代數(shù)的應用特征
        河南科技(2014年23期)2014-02-27 14:19:15
        從“風輪”案談外觀設計相近似判斷
        新產品
        玩具(2009年10期)2009-11-04 02:33:14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 欧美自拍区|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播放成人大片视频| 亚洲欧美乱日韩乱国产| 丁香五月缴情综合网| 人妻中文字幕av有码在线| 水蜜桃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麻豆传|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精品| 好男人社区影院www| 亚洲人成网站77777在线观看| 天堂av在线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叶草|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九九|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人在线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动漫| 女同啪啪免费网站www| 国内精品人人妻少妇视频| 神马影院日本一区二区| 男人靠女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av日韩av综合aⅴxxx|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夜夜|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看黄网站又黄又爽又色| 少妇被粗大猛进进出出|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桃 |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少妇装睡让我滑了进去| 亚洲中文一本无码AV在线无码| 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久久色悠悠综合网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