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溫度:室溫一般保持15~20度,育雛溫度開始為30仁,以后每隔2天可降溫1度,20日齡后可逐步過渡到常溫育雛。育雛的溫度是否合適,還要根據(jù)雛鴨的活動情況來調(diào)整。
(2)相對濕度:相對濕度應(yīng)控制在70%左右。育雛早期防止相對濕度過低;后期應(yīng)防止相對濕度偏高。為保持地面干燥,應(yīng)在地面鋪墊稻草。
(3)密度:1~10日齡每平方米養(yǎng)40只,11~20日齡每平方米30只左右,21~30日齡每平方米25只。 20日齡后,天氣晴暖時進行放牧,以50~100只一群為宜。
(4)通風(fēng):必須在保溫的情況下注意通風(fēng)換氣,排出水蒸氣和氨氣。冬春兩季要白天打開透氣窗,夜問關(guān)閉。
(5)光照:1~10日齡實行晝夜光照,每天光照時間不少于20小時。每平方米用8瓦的白熾燈。11~20日齡時白天停止人工光照,并逐漸減少夜間光照,21日齡后用自然光照。
(6)“開水”:出殼后24小時內(nèi)移入育雛室,并飲水,供給與室溫相同的0.01%高錳酸鉀溶液,10日齡前供應(yīng)溫水。必須保證供應(yīng)飲水,在飲水中可添加B族維生素。
(7)“開食”:飲水后2~3小時即開食。應(yīng)選用配合飼料, 也可采用加水的濕粉料,或碎粒料,做到少喂多餐。1~10日齡日喂7次,其中夜喂2次,11~20日齡日喂5次,其中夜喂1次,21日齡后日喂4次。
(8)“放水”:1周齡后可放在淺的池塘或淺盆中 水,每天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約半小時。10日齡后任其自由下水活動。放水有利于生長發(fā)育和清潔衛(wèi)生,30日齡后可自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