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智 朱克民 劉新宇 張婷婷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挥行覒诙阋晃迥甏汗?jié)前夕走進東營市東營區(qū)史口鎮(zhèn)大宋村,用鏡頭記錄了這里最樸素、最純真的年景,體會大宋村的美麗嬗變,感受大宋村百姓福祉。大宋,用文明進步、經濟騰飛定義了扎根于我們靈魂深處的『年』。
鏡頭一
“‘廿四字精神喚起生民凝壯志,五千年文化傳承道德鑄靈魂齊書記,這幅春聯寫得大氣,我就要這幅了!”退伍老兵張相征在村楹聯室里請“第一書記”齊有峰幫忙撰寫新年春聯,提出要帶有勵志、傳承的字樣。而在村文化廣場上,十幾個村民和大紅燈籠拍起了合影,“今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時髦,我們呀,要拍張有意義的‘全家福!”帶頭的婦女主任張水仙笑逐顏開。
延伸:衣食足,禮儀興。近年來,大宋村農業(yè)特色產業(yè)蓬勃發(fā)展,農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斷增長,農民在求富的同時,燃起了求知、求賢、求樂、求美的強烈欲望,大宋村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推廣,培育新農民,建設新農村,文明新風吹遍了希望的田野。該村連續(xù)五年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優(yōu)秀共產黨員”“五好家庭”等道德人物評選活動,選樹道德模范75個,挖掘好人好事124個,文明崇德之風勁吹大宋,環(huán)境美了、設施全了、道路寬了、人精神了,日子越過越有味了!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省級文明村、省級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示范社等40多項殊譽也相繼收入囊中。
鏡頭二
大宋村宋淑琴的家里,一鍋鍋香氣撲鼻、熱氣騰騰的年糕、花糕相繼出爐,在小屋的一隅堆起一座“小山”,“這是發(fā)給村里低保戶的,材料村里出,我們也就出點力而已,舉手之勞,不足掛齒?!泵鎸τ浾叩溺R頭,宋淑琴很不好意思地推了又推。臘月二十八,大宋村村“兩委”成員、“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和18位志愿者聚在一起,積極為低保戶、五保老人、困難群眾籌備年貨。室外,鑼鼓喧天,秧歌隊扭起了喜慶的秧歌,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微笑,演藝舞臺上已經張燈結彩,年關大戲在今晚即將上演。
延伸:隨著致富門路的拓寬、產業(yè)鏈條的延展,2014年,大宋村人均收入突破1.7萬元,村級集體收入達到25萬元,各級政策配套資金280萬元,全村硬件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提升,人民幸福指數急劇攀升。“幸福路上一戶也不能少,每一家都要過個幸福年!”如何讓村里52戶五保老人、低保戶和困難群眾度過一個安樂祥和的春節(jié)成為大宋村“兩委”一班人2014年的收官之作,“不僅要為他們配齊配足年貨,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币环萏厥獬h書應運而生——除夕之夜,大宋村的4名村“兩委”成員將陪伴該村33名鰥寡老人一起過年。“2014年,村里出資20萬元,承擔了全村1400多口人的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險,2015年,我們將進一步提升惠民補貼,為本村112名70歲以上老人發(fā)放生活補貼?!贝鍟洀埩⒘秩缡钦f。
鏡頭三
大宋村潤豐家庭農場因為年關的臨近更加繁忙,生態(tài)蔬菜的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讓農場主商海霞應接不暇,“僅春節(jié)前這一個月我就收到了20多筆訂單,可銷售蔬菜6萬多斤,純利潤可能會超過15萬元。今年我們農場的工人,每人都有一個大大的紅包!”商海霞一邊指導工人采摘裝箱一邊喜氣洋洋地對筆者說。遠處,兩輛運輸車正駛過來,夕陽西下,忙碌的身影繪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延伸:農業(yè)是農村的基礎和根本,創(chuàng)新型的農村合作社是大宋人的一個勇敢的嘗試,針對市區(qū)提出的“現代農業(yè)示范區(qū)”的要求和黨員群眾的呼聲,2010年,大宋村先后成立了鴻豐、潤泰農民蔬菜種植合作社、芳達玫瑰合作社,會員120多個。經過研究摸索,又成立了潤豐家庭農場,一大批“農事白領”應運而生。從普通農戶農田生產到合力發(fā)展的農村合作社,再到家庭農場,大宋的本土農業(yè)發(fā)展可謂步步登“臺階”,農業(yè)規(guī)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發(fā)展如仲夏的勃勃生機,處處求新、求變、求發(fā)展,大宋在產業(yè)發(fā)展的道路上迸發(fā)著激情和活力。2014年,大宋村農業(yè)生產總值1120萬元,人均增收18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