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良
生活中有人做錯了點事,有時只需道個歉,認個錯,就可以有個說法,使人心里平衡,使得小事化了。但有的人就很是固執(zhí),偏偏就不肯低下頭,常常不這么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常見這樣的情況:鄰里之間,同事之中,有的人碰撞了別人,得罪了他人,只要道個歉,說聲對不起,就可以讓一點小事情“煙消云散”,可是有的人就是學不會、做不來。這反映出一種精神層面的問題,是修養(yǎng)的缺乏,道德的缺失,是文明的缺乏,文化的缺少!
道歉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說其容易,只要兩片嘴唇一碰,只需幾秒,不必付鈔票,一聲“對不起”,一句“我錯了”,便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說其不易,是因不少人愛虛榮、要面子,固執(zhí)已見,死不認錯,覺得在眾人面前認錯有失顏面,這使得有些人有錯也不認錯,甚至還要強詞奪理、百般抵賴。
其實犯了錯,道個歉,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tài)。在加拿大的女兒告訴我,當?shù)厝吮容^謙和,人們樂于道歉以換取諒解。加拿大甚至還出臺了一部特殊的法律,叫《道歉法》。當?shù)孛癖娖毡檎J為,道歉是撫平心靈創(chuàng)傷的有效良藥,是融和人際關系的心靈雞湯,在促進社會和諧、生活和美、家庭和睦、對人和氣方面,效果很是驚人,甚至在侵權案例的司法程序中,也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做錯了事,即便沒有對人造成侵害、傷害和損害,道歉也是對人的心理平衡和心靈安撫,但在我們周圍,有人做錯了事,我們卻很少聽到道歉的聲音,這是讓人很是遺憾的。
自己錯了,影響了別人。學會道歉,樂于道歉,這是一種境界,是化解矛盾、平息事態(tài)的一種有效方法,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當?shù)狼赋蔀橐环N習慣,一種美德,相信我們的社會將更真誠、更包容、更和諧、更溫馨。而事實上,敢于認錯、樂于道歉的人,往往也會贏得別人由衷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