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亮等
湖北省農業(yè)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圍繞早熟梨品種選育,以‘華梨2號為母本,‘二宮白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選育出砂梨新品系1-24-6,經初選、復選、區(qū)域試驗,生產中試,2013年12月通過湖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正式定名為‘金蜜(鄂S-SV-PP-008-2013),適宜在湖北等砂梨產區(qū)發(fā)展。
1 選育經過
1990年雜交。1991年培育雜交苗,獲得雜交苗48株,1995年雜交實生苗開始結果,經過多年觀察,發(fā)現(xiàn)一個果大、外觀美、成熟期早的優(yōu)株,代號1-24-6。2006年開始在武漢市江夏區(qū)、英山縣、崇陽縣、利川市、棗陽市、京山縣、潛江市等地試種,均表現(xiàn)早熟、果大、外觀美、風味甜,品質優(yōu)、商品性好等特點。經過連續(xù)多年鑒定評價,該品系遺傳性狀表現(xiàn)穩(wěn)定,是一個早熟、優(yōu)質的砂梨品種。
2 主要性狀
2.1 果實經濟性狀
‘金蜜梨果實大,平均單果質量235克,最大400克,果實縱徑7.2厘米,橫徑8.2厘米,果形指數(shù)0.88。果實近圓形,果形端正。果皮綠色,成熟后綠黃色,果面平滑,外觀美。果?;繜o膨大,萼片脫落。果肉白色,肉質細,果肉較緊密,汁液多,石細胞含量0.28%,果心中大,風味甜,品質優(yōu)。可溶性固形含量11.6%,可滴定酸0.22%,可溶性糖7.30%,維生素C含量14.1毫克/千克。
2.2 生長結果習性
樹勢中庸,5年生樹冠徑 1.81米×1.95米,樹高 3.24米,干周 17.2厘米。7年生樹冠徑3.05米×3.23米,樹高3.8米,干周25厘米。1年生枝平均長83.2厘米,粗0.51厘米,節(jié)間長度5.28厘米。盛果期梨樹萌芽率78.2%,成枝力2.5個,平均每果臺坐果2.3個。早果性好,一般定植第2年開始結果,盛果期樹以短果枝結果為主,需合理配置授粉品種。平均每花序坐果3.6個。連續(xù)結果能力強,無大小年現(xiàn)象。
2.3 物候期
在武漢地區(qū),3月上中旬花芽開始萌動,盛花期3月下旬到4月初, 果實7月中旬成熟,11月上中旬落葉。果實生育期110天,營養(yǎng)生長期235天。
2.4 豐產性與穩(wěn)產性
豐產,定植第3年平均單株產量8.6千克,第5年平均單株產量21.2千克,盛果期平均單株產量41千克。穩(wěn)產,盛果期連續(xù)多年結果穩(wěn)定,平均單株產量均在40千克左右。
2.5 適應性與抗逆性
在湖北省及江漢平原等砂梨產區(qū),多年栽培表現(xiàn)較抗黑斑病。耐高溫高濕,抗?jié)承詮?,適應范圍較廣,在湖北及江漢平原栽培均表現(xiàn)良好。
3 栽培技術要點
高標準建園,定植前應抽槽改土,施足有機肥。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地直接起壟。實行合理密植,株行距為(2.5~3米)×4米。授粉品種為‘翠冠、‘圓黃、‘華梨2號等品種,配置比例為4~5∶1,每個梨園最好配置2個以上授粉品種。抬高栽植,行帶高出地面30~50厘米。
按小冠疏散分層形整枝,樹高 2.5~3米,主干高 0.6~0.8米,第1層3~4個主枝,第2層 2~3個主枝,層距0.5~0.8米。對幼樹修剪宜輕,少短截,多拉枝、摘心,促進成形。
‘金蜜梨易成花,坐果率高,需要進行疏花疏果。謝花后15~25天開始疏果,30天內完成。每20~25厘米留1個果。按照留優(yōu)去劣的原則,中后部多留,枝梢先端少留,側生果多留,背上果少留。疏去畸形果、病蟲果,選留2~4序位上果形端正、果梗粗而長的大果。
主要病害有黑斑病、銹病、黑星病、輪紋病、白紋羽病、干腐病等。主要蟲害有梨木虱、蚜蟲、梨癭蚊、食心蟲、梨莖蜂、葉螨、椿象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yè)防治和物理防治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科學使用化學農藥,有效控制病蟲害,防止早期落葉及二次花。
行間生草或間種綠肥,高溫干旱季節(jié)進行樹盤覆蓋。秋季重施基肥,可按1千克果(1~2)千克肥的比例施入農家肥;5月中旬施復合肥作壯果肥。6—7月注意灌水,以促進果實的膨大和品質的提高。
(據(jù)《果樹學報》201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