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威
整理書柜,想起一個大概被很多人問過的問題——為什么我?guī)缀鯖]有在這個時代讀到過出色的小說,我的書柜里關于“管理”“設計”“營銷”“科技”的內容仍然在頻繁更新,但文學著作似乎與這個時代毫無關聯(lián)。我想這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我沒時間去看這些書,或者沒時間用心去找;二是這個時代可能確實缺少拿得出手的文學作品。這問題并不是第一次在我腦中閃過,可每次想起來,我都覺得第二種可能性的概率更大。
與之相伴的另一個問題是,這個時代較之從前更庸俗、更浮躁、更急功近利了嗎?這是一種常見的論調,但顯然不是這樣。因為我始終相信不論在哪個時代,人都是按照一個變化不大的比例分布的,大多數人的趣味沒那么高雅,所關心的無非是一些永遠重復的話題。但總有一些要求進步的人,他們不能滿足于當下,也不甘心止步于大眾的趣味,于是他們要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更好的東西。這些人決定了時代的主要成就。
那些頂尖聰明的人把眼光匯聚到什么地方,那個地方可能就出現時代的燈塔。從前的時候,最聰明的幾個腦袋可能天天都在研究遣詞造句,所以我們收獲了很多杰出的小說,甚至我們想到“大師”會先想到那幾個寫小說的。而眼下這個時代最優(yōu)秀的人才卻在想如何改變人們的購物模式、交流模式、獲取信息的模式,他們創(chuàng)建的公司、發(fā)布的產品就是他們的作品,這些代替了小說和詩歌,成為年輕人熱衷談論的東西。
你能說這個時代變壞了嗎?它確實發(fā)生了劇變,而且我覺得一定是往好的方向在變化。
現在的人們不用以看過多少小說來裝點自己,閱讀文學作品從一個與“文化”相呼應的評判標準變成了一個選項,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而另一方面,“文學”被冷落,也可能間接地說明人們在現實中擁有了更多進入精神世界的方式,“文學”的定義被擴充了,人們展示才能的空間也豐富了,聰明的人可能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領域,這自然也是好事。
寬泛地說,在我看來這個時代的任何領域都可以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比方說,你去看一場巴塞羅那的球賽,除比賽本身,也許你還可以感受到來自于足球這項運動的美感。甚至有些經典的比賽,會讓人產生一種在閱讀詩歌的感覺。我覺得這就是文學了。
科技,這個聽起來和文學南轅北轍的行業(yè),其實正慢慢變成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戰(zhàn)場。以我所在的公司為例,制作一款產品,精益求精,慢工細活,產品處處都透著簡潔和精美,這是我們的理念。而“簡潔”和“精美”在不同的廠商看來又可以分為好多種不同的風格,還有很多公司的產品功能以多取勝,一應俱全,也更接地氣,與我們的路數完全不一樣。這些都是創(chuàng)作,我覺得也都可以看作是文學的表現形式。一個愛寫詩的文藝青年完全可以設計自己喜歡的產品。我們每天所面對的手機操作系統(tǒng)、軟件界面,可能就是這個時代的文學。
所以,不必天天緬懷某個已經過去的時代,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風貌。即便去懷念,我們也應該去懷念一種精神,而不是形式,因為形式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每個進步的人,每個得以在時代中留名的人,無非都是在利用變化的形式去捍衛(wèi)和光大自己堅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