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兵 蘇誠林
在安徽省青陽縣陵陽鎮(zhèn)謝村,提起95歲的抗戰(zhàn)老兵李龍泉,村民無不嘖嘖稱贊,稱他是有福氣的老壽星。老人經歷的八年抗戰(zhàn),成了70年來他教育后人最好的話題。
初春的早晨,筆者前去探訪抗戰(zhàn)老兵李龍泉,誰知房前屋后、村里村外卻尋不見老人的身影,小桌上的一杯新茶還有淺淺的余溫。原來,老人閑來無事,獨自去附近山坡上拔筍子。95歲的李龍泉身體硬朗、思維敏捷,腰板挺直,能吃能喝能睡,閑不住時就做點手邊的活計,講古說今好似一本活生生的歷史書。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16歲的他被國民黨拉去當兵。他先是在步兵營干了兩年,隨后被調去當警衛(wèi)員。說起當年出川的情景,李老記憶猶新,他跟隨大部隊進入武漢、南京、昆山,然后進入了安徽。在安徽,李龍泉先后去過宣城、蕪湖、池州等地和日軍作戰(zhàn)。在九華山打仗的時候,他被炮彈擊中帽子,所幸身體沒有受傷。村里人說,老人槍法很準,年輕時候還能雙手打槍,輕重機槍樣樣都使用自如。
1938年7月武漢淪陷,日軍大舉向大西南進犯,其兵力與物資供應,依靠長江航運。陳家大山扼守長江黃金水道,戰(zhàn)略位置十分特殊,日軍炮火猛烈,川兵死傷無數(shù),整排整連的傷亡,李龍泉主要負責在戰(zhàn)場督陣,誰退后誰投降誰逃跑,他有權立即槍決。雖然已是70多年前的往事,可這位堅強的抗戰(zhàn)老兵依然情緒激動,不時地用手擦拭著眼角的淚水。一四四師全師千余人,如今他是唯一的健在者。
陳家山大戰(zhàn)失利后,川軍與日軍形成長期犬牙交錯的拉鋸仗。李龍泉成為國軍一○四師四三一團團長李子千的警衛(wèi)員。在皖南事變中,李龍泉所在的四三一團團長李子千和四三二團張團長,率部包圍了新四軍。本著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血性,兩個團長最后還是放走了新四軍。后來,惱羞成怒的蔣介石,派人將李團長和張團長帶到了南京雨花臺,執(zhí)行了槍決。作為李子千團長的隨身警衛(wèi),李龍泉當年也跟到了南京,親眼目睹了團長被槍決的一幕。李龍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箲?zhàn)結束后,爆發(fā)了全面內戰(zhàn),他就解甲歸田,再沒當過兵。
李龍泉和妻子一共生育了10個孩子,5男5女?,F(xiàn)在,老大已經71歲,老小也已49歲。靠著拉板車送貨,李龍泉硬是拉扯大了10個孩子。隨著三女兒曾孫的出生,今天的李龍泉老人,已經是五代同堂了。
身為川人,在青陽謝家村生活幾十年,依舊鄉(xiāng)音未改。李龍泉特別喜歡聽安徽的黃梅戲,在他房間的桌子上,齊整整碼著一摞黃梅戲的光碟。
李龍泉非常依戀老家,但是因為搬遷,與故鄉(xiāng)的后人斷了聯(lián)系。2013年,騰訊微博“老兵回家”發(fā)起人孫春龍為老人發(fā)布了尋親微博,幾經周折,經過不少好心人的幫忙,李龍泉找到了27年未見過的親人。2013年4月,隆昌縣政府接他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為父母掃墓,與侄兒見面。說著,老人家步履剛健地從自己的臥室取來一本厚厚的相冊,讓筆者分享他的喜悅與榮耀。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