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戌
天津,小的時候去過,只記得古文化街上有楊柳青版畫、泥人張彩塑、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的大麻花,可當我再次有機會置身天津的時候,卻對天津的小洋樓感起了興趣,徜徉在這些建筑中,我仿佛找到了我的至愛。
在當?shù)厝说耐扑]下,我獨自打車來到了五大道一帶。這里各式漂亮的建筑,一棟棟安靜地排列著,神秘且靜謐。我攔下一輛馬車跳了上去,跟著駕車人一起去探尋建筑里的故事。
如今,五大道路兩旁這些有著濃郁異國情調(diào)的小洋樓,重新經(jīng)過了粉刷,都被列為了保護建筑,但依然掩不住舊時歲月的風霜,而讓我和友人著迷的正是那現(xiàn)代時光背后隱約的滄桑。低調(diào)、靜謐、安詳,五大道一開始就給了我們這樣的感覺,雖然地處市中心,但與商業(yè)區(qū)的喧雜相比,更顯得安靜。
據(jù)駕車人講,“五大道”匯聚著羅馬式、羅曼式、日耳曼式、哥特式等建筑230多幢,堪稱“萬國建筑博覽會”。此時的我們已開始目不暇接,不時地生出時光倒轉(zhuǎn)、夢尋歐洲的恍惚之感。
腦子里開始走馬燈似的遐想著那個時代曾在這里居住過的名人的生活。雖然這里每一座舊宅,都已變換了主人,但那些纏繞著宅院的蔓藤,似乎要把每一間宅子的不同故事不間斷地向來到這里的人訴說,而也正由于主人的故事而使這些建筑更濃重地散發(fā)出它們的古舊魅力。難怪會有人猜疑,身為天津人的大作家曹禺筆下的《日出》、《雷雨》,或許就是在這千余座小洋樓中蘊藏著的真實故事。
一路走過希臘式柱和羅馬拱頂,又走過紅瓦屋頂和老虎窗,看見各式各樣的洋房,我的心更加喜歡起來。遠處,有人在作畫,有人在院子里喝茶聊天,一切都看起來那么愜意。與高樓大廈相比,在這種愜意的環(huán)境里生活,更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說五大道的建筑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話,意式風情街則是一枝獨秀,但卻各有千秋。我順著馬可波羅廣場一路漫步下去,天漸漸地黑了下來,意式風情街的華燈亮了起來,那些意式角亭、圓柱和塔樓高低錯落,構成優(yōu)美的建筑空間,在燈光的映照下感覺分外妖嬈,尤其適合情侶們談情說愛。
雖說秀色可餐,可我的肚子還是有點咕咕叫了。趁著就餐的機會,我又造訪了“袁氏宅邸”,即現(xiàn)在的首府酒樓。在其中就餐,濃郁的歷史氛圍和歷史積淀,令我流連忘返,樂在其中。服務員向我介紹,這座宅邸設有“隱身處”與“脫身處”?!半[身處”是在二樓右側(cè)有個小門,門內(nèi)建鋼筋混凝土樓梯,鐵欄桿,可上至樓頂間,下至地下室,如果關上小門便找不到上下樓的去處。“脫身處”是在三樓涼亭設有鐵樓梯,直通后花園余門,由此可脫身逃走。此外,在這所樓的二三層之間還專門設計了一間八角形房屋,幾面窗戶都朝海河,無論潮漲潮落,河水都好似往八角樓里流,象征無數(shù)財源流入宅邸。
從首府酒樓出來,我徜徉在意式風情街中,如行走于中世紀古羅馬的小街,又如閑庭于亞平寧山腳下的小鎮(zhèn)之中。這些在華燈映照下的意大利花園別墅,雖然都出自一國之手,但并無雷同。我們不禁慨嘆古羅馬帝國的后代不愧為建筑上的天才,就是在異域他鄉(xiāng),也不忘將自己最經(jīng)典的東西展示出來。
就要離開意式風情街了,我依然有些戀戀不舍,那些建筑里或憂傷或壯烈或凄慘或快樂的故事,經(jīng)了百年建筑無言的敘說,品味之后便讓人生出無限的感慨。
有無軌小火車從身后開過來,車上有游人指著兩旁的建筑談論著,我回頭望著獨樹一幟的建筑,望著建筑里品著咖啡喝著紅酒的人,如同虛擬的城市。天津的風情萬種,因著萬國建筑凝固成不肯忘卻的旋律,仍然在我身后低聲吟唱。
我喜歡這種全身心的旅行,不忙于拍照趕場,不走馬觀花,沉下心來感悟景色的美好。責編/馬沖沖ma-ch-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