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女神星空》
郭沫若 ?著
在新文化陣營分化、革命暫時進入低潮時期,郭沫若正陷入孤寂彷徨的苦悶之中。這期間,郭沫若三次回國,希望看到祖國的新生,但五四高潮已過,國內仍然一片黑暗。他對現實有著更深的憎惡、不滿,又無可奈何,只好到大自然或超現實的空幻境界尋找暫時的解脫和安慰。他不再禮贊“光芒萬丈的太陽”,而是仰望幽光閃爍的“星空”。在這樣的仰望中,他用詩描繪一個想象的世界來安慰現實中的自己,那里,有稀世的珍寶,有天河隔不開的牛郎織女,而流星也像提著燈籠的孩子一樣天真可愛。體現了詩人浪漫主義的精神氣質。
名畫
《星空》
[荷]凡·高
凡·高,一位高傲而孤獨的畫家。他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狂熱之情,對生命的禮贊,充溢在他熱情濃烈的筆端。你也許不懂他的作品,但你能從那濃重的著色上,看出這顆心的掙扎。給我們啟迪的總是這些人,他們來過,又走了,無聲地躺在大地之上,與泥土相融。然而,他們卻給這世界留下了無窮的財富,那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無限的愛。
凡·高受到惠特曼的詩歌啟發(fā),愛上了星空。在發(fā)病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他總是生活在黑夜中,到凌晨三四點才睡覺。其間,他寫信,看書,飲酒,拜訪朋友,整夜坐在咖啡廳,深思他在黑夜看到的聯(lián)想。在瘋病再次發(fā)作后,他創(chuàng)作了這幅畫《星空》。在他筆下,每一顆星辰都有靈魂,每一種色彩都有使命,這使命就是要表現那星辰的靈魂。畫面上,云層和夜空形成旋渦,就像他心中理不清說不明的困惑、解脫、痛苦,不停纏繞,表現一種眩目的奇幻景象。整幅畫呈現一種神秘的魔幻的美,充滿了憂郁的精神和悲劇性幻覺。全畫的色調呈藍綠色,畫家用充滿運動感的、連續(xù)不斷的、波浪般流動的筆觸表現星云和樹木,像一團正在熾熱燃燒的火球,奮發(fā)向上,具有極強的表現力。
電影
《星際穿越》
導演:克里斯托夫·諾蘭
制片國家/地區(qū):美國 ?英國
上映時間:2014年
這是一部集科幻、懸疑、冒險于一體的電影,充滿了神奇的想象,表現了對人類未來不可知命運的探究,以及當下追求夢想與眷戀親情的思考。影片設定的情節(jié)是地球瀕臨滅亡,人類需要尋找新的宜居地。四位科學家和兩個機器人,穿越蟲洞,到另一個空間去探尋三個最有可能居住的星球,每個人都知道,他們面臨著有去無回的可能。他們肩負著整個人類的期望,必須割舍對親人的感情牽絆,勇敢面對生存的挑戰(zhàn),在愛與勇氣、責任與情感中,獲得生命意義的升華。他們在不同星球上的所見所聞,與地球截然不同的生存環(huán)境,是對影片中人物的挑戰(zhàn),更是對導演超乎尋常的想象力的考驗。這部片子最令人動情的是人類飄在太空中的那份深邃的孤獨感,以及在無聲的世界里,對家人支離破碎的思念,體現著人之為人最富有感情的那份獨特之處。
《星空》
導演:林書宇
制片國家/地區(qū):中國大陸 ?中國臺灣
上映時間:2011年
影片改編自臺灣漫畫家?guī)酌淄L本《星空》。小美12歲的時候,從山上的爺爺家被送回到了城市中父母的身旁。陌生的環(huán)境,使這個不愛說話的少女更加沉默,她懷念著和爺爺在山上生活的純樸自然,以及深夜里的湖面上,那一片閃熠的星空。另一個孩子小杰,跟著媽媽到處搬家,經歷著苦澀漂泊的生活,也養(yǎng)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兩個孩子都生活在現代城市中,經受著成人世界的壓力下的情感枯竭。小杰的媽媽為生活奔波到處搬家,小美的媽媽和爸爸雖然是高級知識分子,卻在繁忙的現代城市中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不知道怎樣度過自己的情感缺乏期,不知道怎樣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生活于這樣家庭環(huán)境中的孩子,因無法找到情感的寄托而變得寡言少語,郁郁寡歡。但相似的個性使他們找到了對方,并且互相陪伴,互相扶持。影片中最令人動心的,是小美不經意間問小杰的一句話:
“你上次看星星,是什么時候?”
當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純粹的星空,時時回望星空的浩渺與無垠,才能突破個人的局限,擺脫對物質生活的過分追求,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應該看重的,這樣,我們的人生也許才會更純粹,更真實。
(供稿:山東省東營市第一中學 ?胡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