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霞
1 設施內CO2氣體補施的方法
1.1 通風:在棚室內由于白天作物光合作用,CO2濃度越來越低,遠遠滿足不了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為保持棚室內有一定量的CO2氣體,必須及時打開通風口,使外面的CO2補充進來,以滿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因此,棚室的通風管理是補充CO2的最簡便的方法。但寒冷季節(jié),通風易降溫,應用受到限制。
1.2 增施有機肥:有機物在土壤中分解時釋放出大量的CO2氣體,秸稈堆肥施入土壤5~6天,就能釋放大量的CO2氣體。肥源豐富,簡單易行,但CO2發(fā)生量集中,也不易調控。
1.3 室內種植食用菌:食用菌在生長過程中吸收氧氣,放出CO2 ?,在適宜的溫度環(huán)境下,平菇每平方米每小時可放出8~10克的
CO2 ?。所以,在光照條件較差的溫室后坡下栽培食用菌,有一舉兩得的作用。
1.4 CO2發(fā)生器:燃燒白煤油、天然氣等放出的CO2施入室內,燃燒時均在發(fā)生器內進行。白煤油在常油常壓下是液體,運輸貯藏不需要特制耐壓的鋼瓶,利用方便,供給及時,CO2產(chǎn)生量易控制。每升完全燃燒的白煤油可產(chǎn)生2.5千克(1.27立方米)的CO2 ?。所有CO2發(fā)生器都要求燃料的含硫量低于0.05%,否則在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SO2氣體會對番茄產(chǎn)生危害。為了使CO2氣體盡快地擴散到室內植株上,CO2發(fā)生器應有足夠強度的通風裝置,這樣可以使室內所有植株及時得到CO2的補充,并且也避免發(fā)生器周圍氣溫過高,影響作物的生長。在使用CO2發(fā)生器時,需密切注視室內CO2濃度是否過高,防止造成燃燒不完全而產(chǎn)生CO、乙烯等有毒氣體。
1.5 施液化CO2 ?:液化CO2是酒精廠的副產(chǎn)品。在大棚、溫室內施用方法方便、衛(wèi)生,易控制施用量,是有效的CO2施用方法。不足之處是鋼瓶租賃費用較高,成本較高,而且CO2用完之后需要把高壓罐運回工廠重新灌裝。施用時把CO2鋼瓶放在臺秤上,按棚室的空間計算,1000立方米的空間,每次釋放CO2 ?2~3千克。先在鋼瓶上接上減壓閥,上面接上膠管,打開開關,順著作物行間走動,放1~2小時,達到重量要求后關上開關。
1.6 CO2發(fā)生劑(化學反應法):利用化學反應產(chǎn)生CO2是一種比較簡單易行的方法。常用的有鹽酸-石灰法、硝酸-石灰法和碳酸氫銨-硫酸法。其中碳酸氫銨-硫酸楚法取材方便,成本低。先在溫室中東西向每隔10米放一個容器,可采用高80厘米、上口直徑40厘米的水缸,加入25%稀硫酸溶液達60厘米深,再加入適量的碳酸氫銨,一般每667平方米溫室用4~7個(苗期取下限,結果期取上限),算出每個溫室所需的碳酸氫銨的用量,然后除以溫室用的容器數(shù)目,即每個容器所占用的數(shù)量,并分別裝入雙層密封的塑料袋內。將口扎嚴后與一重物(如石塊)沉入容器底部,然后用一端漸尖的鋼筋在每個塑料袋上戳一小洞,直到放出氣泡為止,這個過程先從遠離溫室出口的一端開始,逐漸向出口處移動,切不可反向而行。戳完后人員馬上撤離,將溫室放風口和進出口封嚴。反應2小時左右,及時通風,排出有害氣體,換入新鮮空氣。
1.7 固體CO2 ?(干冰):該方法簡單,用量易控制,適宜小面積應用,但成本較高。干冰的運輸需要保溫設備,使用時和皮膚接觸會帶來凍害。因此,使用時不太方便,也比較危險。
2 CO2氣體施肥應注意的問題
2.1 CO2濃度和用量:CO2氣體施肥,最高濃度不能超過2%,過量也會造成作物中毒。CO2施肥的適宜濃度與作物自身和其它環(huán)境因子有關,晴天CO2 ?1000~1500毫克/千克,陰天500~1000毫克/千克為適宜。
2.2 施用時間及時期:CO2的施用時間與光照強度有關,一般應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而逐步提高CO2用量。當日光溫室早上揭開草苫,植株即進行光合作用,因光照較弱,則光合作用也較弱,隨著光照強度的逐漸增加,光合作用也逐漸加強,室內CO2迅速下降,在揭開草苫0.5~1小時后便可施用CO2 ?,到中午若因高溫放風,應停止施用,下午可再施1~2小時。每天共使用3~4小時即可。番茄采收初期開始施用比較好,施用過早易徒長。一般認為,作物與土壤微生物呼吸放出的量,不能滿足植株需求的時候開始施用CO2氣肥??紤]開始期一般在定植后3~4周為好,因為有機肥產(chǎn)生的CO2量已經(jīng)很少,而番茄開花和果實開始膨大期正是光合產(chǎn)生需要量大的時候。如此考慮,番茄用激素處理后第一穗果開始膨大時使用較為合適。一天內CO2理想施用時間是在日出后1小時左右,一般選上午8~10時進行。晴天光照3000勒克斯時光合作用已開始,而CO2濃度急劇下降,此時作用施用開始時間最合適。一般在保護地內氣溫上升到30℃左右,開始通風前1小時停止使用。番茄的生育階段不同,對CO2的吸收量也不同。越冬長貨架期番茄為一大茬栽培,收獲時期長達6~10個月,植株在第二穗果時吸收量最高。
2.3 防早衰:CO2施肥后,葉片肥大,植株生長旺盛,應采取措施減少施肥量,控制根,促進發(fā)育,防止衰老。此外,增施CO2以后,根系吸收P、Ca、Mg的能力減弱,應采用根外施肥以補充吸收不足。根系活力減弱,應加強肥水管理,才能收到增產(chǎn)增收效果。施用CO2時,要采取降低氮肥用量、降低夜溫的管理措施,才能抑制植株發(fā)生徒長。要特別重視夜溫管理,促使光合產(chǎn)物的運轉。為此,CO2施用條件下的夜溫管理是:前夜(10~11月)溫度為12~14℃,后夜溫度在8~10℃,可以使光合產(chǎn)物由葉片向根和果實運轉,同時又可抑制過度呼吸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