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娟
中圖分類號:S859.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085(2015)08-0047-02
藥物是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物質,合理用藥可促進家禽的生長,提高生產(chǎn)性能。但如果對藥物知識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很容易形成錯誤用藥或濫用藥物,以致不但沒有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反而帶來不良后果,如毒性反應、二重感染、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藥物殘留等,既貽誤病情,引起經(jīng)濟損失,又會危害人體健康。筆者從事基層工作中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許多家禽養(yǎng)殖戶,在使用藥物上有許多誤區(qū),本文旨在總結家禽的科學用藥技術。
1 科學用藥原則
1.1 安全原則 首先是不用禁藥。不使用禁用藥物、過期藥物、變質藥物、假劣藥物和淘汰藥物,因為這些藥物不但對防治家禽疾病無效,還會使家禽產(chǎn)生抗藥性和藥物殘留,危害消費者健康;二是要防毒害。鏈霉素與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配合使用,其藥物殘留會對消費者聽覺神經(jīng)中樞加重造成危害。家禽對敵百蟲很敏感,應避免使用;三是要防殘留。有些抗菌藥物因為代謝較慢,用藥后的動物產(chǎn)品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這些藥物都有休藥期的規(guī)定,用藥時必須充分注意動物及其產(chǎn)品的上市日期,防止“藥殘”超標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安全隱患。
1.2 辯證施治原則 對癥下藥先要通過檢查確診病因,分析病因,然后針對其是群體發(fā)病還是個體發(fā)病,是否有傳染性,要根據(jù)品種、性別、年齡(日齡)、體重、經(jīng)濟用途、發(fā)病季節(jié)等,考慮用何治療方案,用哪些藥物、劑量多少、療程多長,用哪種(些)給藥方法,用藥務必做到適量、適時、適法。
1.3 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 有的養(yǎng)殖戶對家禽疾病,特別是傳染病的危害認識不足,出現(xiàn)只關注治療、不注重預防的現(xiàn)象。而有的家禽傳染病只能采取早期預防,不能治療,所以要做到有目的、有計劃、適時地按免疫程序使用疫苗進行預防,同時要采用科學的藥物保健方案,并做到定期消毒,殺滅病菌,減少感染。
1.4 堅持合理療程原則 根據(jù)用藥的目的、病情緩急及藥物的本身性質來確定最適宜的給藥方法。如預防用藥,一般是拌料或飲水等,這樣可以省時省力;如個別治療用藥,一般是口服、注射,這樣用藥量準確,效果確實。防治家禽疫病,如果劑量用小了,達不到預防和治療的效果,如果劑量用大了,還會引起藥物殘留和中毒等不良反應,如呋喃類和磺胺類藥物,劑量稍大或飼喂時間過長,就會引起中毒。所以掌握適度的劑量,并按規(guī)定時間和次數(shù)給藥,對確保防治效果和提高養(yǎng)殖經(jīng)濟效益十分重要。對家禽疾病來說,一個療程一般為3~5d。如果用藥時間過短,起不到徹底殺滅病菌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會給再次治療帶來困難。如果用藥時間過長,可能會造成浪費和殘留嚴重現(xiàn)象。所以,在防治家禽疾病時,一定要把握合理的療程。
2 用藥方法
2.1 選擇藥物 要根據(jù)家禽種類和適宜藥物進行選用。比如雛雞在出殼后一周內口服青霉素,對預防某些疾病有一定效果;而對成年雞效果不大,相差懸殊。又如磺胺類藥物,常用于雛雞和青年雞的雞白痢、球蟲病、盲腸類等細菌性疾病, 而對蛋雞則有抑制產(chǎn)蛋的副作用。呋喃類藥物對沙門氏菌所致的下痢性疾病有特效,但對蛋雞也有抑制產(chǎn)蛋的作用。金霉素藥物對雞白痢、雞傷寒、雞霍亂等有良效, 只能適于青年雞和停產(chǎn)雞,而對蛋雞有阻礙蛋類合成,產(chǎn)蛋率下降,不適用于蛋雞。同樣的藥物,可分粉劑、散劑、口服溶液劑等多種劑型,要根據(jù)病程的長短、消化階段和用藥方便等因素加以選擇。
2.2 確定劑量 對家禽用藥時,應嚴格按照藥物使用書的說明使用。劑量過少,達不到防治效果;劑量過多,既造成浪費,又達不到理想治療目的,甚至發(fā)生毒副作用。有些養(yǎng)殖戶既沒有掌握藥物的使用劑量,又存在一種僥幸心理,誤認為多種藥物齊下,可以起到治療作用,縮短病程,達到快速治愈的目的。其結果,家禽的疾病不僅沒有治愈,反而使家禽發(fā)生藥物中毒。正確的方法是:按照藥物使用說明書對家禽疾病進行用藥。
2.3 使用方法 家禽生病后,食欲減退或廢絕,但飲欲尚在,可將藥物投入適量水中,使家禽通過喝到有水的藥物,逐漸恢復健康。方法是:按平時每頓飼料的50%放入規(guī)定的藥量,攪勻后稍加清水。水量顆粒劑藥表面毛糙有粘性,粉劑以濕手指不滲水,水劑以拌全部溶解藥物為準,切不可用水太多。為了改善藥物的適口性,可在藥水中添加適量糖類和維生素??墒怯行B(yǎng)殖戶拌藥用水過多,使家禽的攝取藥量受到影響;或將藥物直接加入顆粒飼料內,使藥物沉積于桶底內,難以服用;片劑沒有充分研細,造成局部藥劑含量偏高,引起藥物急性中毒。有的服藥時間太長,頓飼之間界限不清,難以在規(guī)定時間吃完全部藥物,既影響療效,又易使藥物失效和飼料發(fā)酵。因此除按藥物性質分別飼喂,服藥見效后,應連續(xù)服用2~3次,以鞏固療效。并注意“忌口”,以免發(fā)生藥物拮抗。
3 用藥禁忌
3.1 切忌隨意購藥 購藥要到有“獸藥經(jīng)營許可證”的藥店購藥,并留心察看使用說明、批號、產(chǎn)地、有效期及使用方法,包裝不要輕易亂扔,待藥用完一定時期無異常時再處理掉。購藥前要明確所用藥物的毒副作用,通過看說明或向獸醫(yī)咨詢所用藥物的毒副作用,以便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毒副作用和過敏反應較大的藥物盡量不用,必須使用時要掌握解救方法及必備的藥品。
3.2 忌隨意加大劑量 任何藥品只有在合適的劑量范圍內,才能有效防治疾病。劑量過小,不能防病治病,劑量過大則會發(fā)生中毒。因此,用藥時必須嚴格掌握劑量,不能將治療劑量作為預防劑量長期使用,不能將拌料濃度作為飲水濃度,否則易引起中毒。較常見易引起中毒的藥物有喹乙醇、痢特靈、克球粉等,在使用時要倍加謹慎。另外,在添加小劑量、安全范圍小的藥品時,必須少量分級充分攪拌,絕對不能一次將少量藥品直接倒入大量飼料中。
3.3 忌稱量不準和比例不對 有的養(yǎng)禽戶用藥時不準確稱量,只是估計用藥,往往用量偏多,造成中毒。最常見用藥比例之一的ppm是百萬分之一,最易搞錯。如喹乙醇的混料防病劑量為30ppm,即每1000kg飼料中添加喹乙醇30g。曾有雞場就發(fā)生過該比例誤投為10倍引起死雞數(shù)千只的教訓。
3.4 忌用藥方法不對 使用某些藥物時須用特殊的方法才能發(fā)揮特定的作用,用藥方法不當,則會造成中毒。福爾馬林一般采用熏蒸消毒才有較好的殺菌效果,如帶雞熏蒸消毒濃度過大、時間過長或直接飲用則會中毒。痢特靈難溶于水,如采用飲水給藥防治疾病,在水的底部沉積較多未溶解的藥物,禽飲用后易發(fā)生中毒。許多藥有蓄積作用,不能長期使用某一藥物。有許多藥物存在配伍禁忌不能混用,特別是配伍后藥性(毒性)加劇的藥品更應注意。如敵百蟲與堿性藥物混用,生成毒性更強的敵敵畏,對家禽是劇毒藥品。硫可加重胺類藥物在血液中的毒性,故在使用磺胺類藥物時,少用或停喂富含硫的飼料。棉籽餅影響維生素A的吸收利用,在防治維生素A缺乏時應停喂,施用補鐵劑時應減少或暫停喂鈣質飼料等。
3.5 忌重復用藥 有的藥品化學名稱和商品名稱不一致,生產(chǎn)廠家不標明或同藥品不同生產(chǎn)廠家的商品名不同,用戶不了解,防治疾病時重復使用了用藥不同名的藥品,劑量超過而發(fā)生中毒。如滅敗靈的主要成分是喹乙醇,曾發(fā)生過使用喹乙醇原粉拌料預防禽出敗,再使用滅敗靈而發(fā)生中毒。還有可能是因為有的廠家生產(chǎn)的家禽全價飼料為了防病,添加了如喹乙醇、優(yōu)素精等含藥物的飼料添加劑,用戶不知,在防治疾病時又重復使用上述藥品,導致劑量超標而發(fā)生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