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毛毛蟲變蝴蝶》的作者道證法師講道,在她身患癌癥,病到身體虛弱,幾乎無法站立起來行走時,父親寫來了一封信,只有幾行字:“毛毛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是誰幫它化妝?是誰教它飛行?為什么它能由一只長得又丑、走路又慢的毛毛蟲,變成一只又美又會飛的蝴蝶?”這幾行字給了她很大的力量,既然一只毛毛蟲都能變成會飛的美麗的蝴蝶,自己怎么可能沒有力氣站立起來?
道證法師不經(jīng)意中使用了一種簡單而神奇的調(diào)節(jié)心境的方法,叫作積極暗示,它是指通過暗示,使人做到自己原本覺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每個人都具備無限的潛力,而我們常常低估或限制了自己。所以,選準最佳時機,有意識地利用語言、動作、回憶、想象以及周圍環(huán)境中的各種物體對自己實施積極暗示,可以消除負性情緒,減緩心理緊張,幫助我們最大地發(fā)揮出內(nèi)在的能量。
積極暗示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回憶成功的經(jīng)歷:想想我們自己是如何從一個只會吃和哭的小嬰兒,到今天擁有了這么多的本領(lǐng),說明了我們每個人都有學(xué)習(xí)、發(fā)展的能力;可以是積極的自我對話:比如對鏡子里的自己微笑,說“你當然可以做得很好!”;也可以是從勵志的故事、名言、歌曲中獲得感悟和能量。
人生長路漫漫,總會遇到艱難坎坷甚至山窮水盡的時候,這時我們需要一盞燈光來給我們勇氣,給我們信心,而這盞燈,就是我們自己。暗示是具有力量的,潛意識能夠收到這種力量,讓我們信心百倍地去面對未知的一切,發(fā)揮潛力,克服困難,成就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