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亞民
【文題展示】
根據(jù)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在這個翻天覆地般傷感的旋律里,我真的很像被拉進無比深邃空洞的時光隧道里,數(shù)不清的往事迎頭飛來,魚貫地撞在我心上,直到最后把我掩埋起來,甚至一時找不到自己了。
——馮驥才
【寫作指導】
本則材料選自馮驥才的一句話,認真讀過這句話,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句短小精悍、言簡義豐的哲思語錄。在寫作這道題時,要理解與涵詠簡潔的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深邃事理與本質(zhì)要義:材料旨在引導考生對“往事”的回憶,以及回憶“往事”的最后狀態(tài),進而檢測出我們?nèi)リP注人的內(nèi)心,從而建構起自己和諧的、強大的、快樂的、精彩的身心與人生。
審題上,一要抓住關鍵詞。主要包括“傷感的旋律”、“時光隧道”、“往事迎頭飛來”、“找不到自己”等核心短語,我們要對這些短語的內(nèi)涵與外延有精當?shù)慕庾x與確切的把握。二要解讀基本義。比如“傷感的旋律”,可以表達的是看到日出日落朝夕交替,時光飛逝歲月無情之后,那種無法留住歲月和青春年華的無奈和傷感等意義;“往事”應該意為從前的事。
立意上,寫作本題,應結合自身的成長與閱讀體驗,寫出與自己的有關故事,表達自己對往事的留念、感動等主題。
文體上,要求運用誤會法寫成記敘文,比如通過記敘自己對親友對其他一些人事的理解所造成的誤會,來體現(xiàn)寫作者對這則材料的理解與感悟。
【佳作示例一】
哦,那一封信
安徽歙縣第二中學 程孝寧
處在花季的夢露收到平生的第一封信。在她看來,這不是一般的信,而是一封情書。
【開門見山,直接點題,突顯誤會的根源?!?/p>
夢露十分不解,也不知是為什么,近來,身邊任何細微的動靜,都會讓她心里蕩起漣漪,更何況這封來歷不明的信呢?這封信很樸實,沒有花哨的信箋,也沒有用那種特別的傳遞方式,甚至連個信封都沒有。這是她在周記本里偶爾發(fā)現(xiàn)的。幸好發(fā)現(xiàn)及時,否則周記本一交上去,被老師看見就糟糕了。
【細膩的心理描寫,展現(xiàn)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波瀾,因為夢露誤以為這封信是一封情書。因此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是真實的?!?/p>
夢露展開信紙,懷著一種莫名的心情開始偷偷地讀這封情書。展開信紙,哇!行云流水似的文筆,簡直讓人如坐春風,愜意極了。特別是開頭,更讓她觸目驚心。她向周圍看了看,生怕有人偷看?!坝H愛的A”,天哪,他竟然開門見山,直抒胸臆。更讓她奇怪的是,他怎么知道自己英文名的開頭字母是“A”呢?難道真是心意相通嗎?
【信中觸目驚心的開頭,讓主人公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第二次波瀾,“親愛的A”,這樣的語句,不是情書是什么呢?而自己英文名的開頭字母是“A”,這就讓“我”更覺得這是一封情書了?!?/p>
再往下看,那內(nèi)容簡直讓人墜入云霧。夢露足足讀了十遍,才略微領會到它的佳妙之處……
【這里的后半句其實是作伏筆,如果真是情書,夢露還需要讀上十遍才略微領略到其中的佳妙之處嗎?】
還有結尾,更讓人出乎意料,什么“你的S”,這未免太露骨了!夢露看完信后想,S究竟是誰?這人思想中毒未免太深了吧!她越來越費解。但她還是挺得意,因為她從信中感覺到了自己的魅力。
【“你的S”,讓主人公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第三次波瀾,這樣的語句,打消了夢露的一切疑問,認定了這是一封情書?!?/p>
第二天,她在家里仔細梳妝一番后,早早地來到學校,她想趁機查出是哪位伯樂看出了她的魅力所在。
莫不是他?上次春游,他總是跟在身邊幫這幫那……哎呀,那邊那位怎么老是往這兒看,也有可能是他……前面的他這幾天好像“心術不正”,老是找我借東借西的……但是,他們?nèi)齻€人的字一點兒也不像信上的字啊,諒他們也沒有這等水平!到底是誰呢?該不會是外班的吧?
【細膩的心理描寫,展現(xiàn)了主人公內(nèi)心第四次波瀾,這是夢露在猜測情書是哪位寫的。因此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耶是真實的。】
“語文課代表,語文老師有請?!辈恢钦l大聲嚷道。語文老師是一位剛從大學畢業(yè)的年輕女教師,語文課代表正是夢露。
她忐忑不安地來到辦公室,看見老師正在到處亂翻著什么。當她看到夢露時,她停下來說:“夢露,你的周記本里是不是有一張寫了字的信?”
“壞了,壞了,怎么辦?老師發(fā)現(xiàn)了!”夢露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細膩的心理描寫,展現(xiàn)了主人公內(nèi)心第五次波瀾,這是夢露把一封信當作是情書,此時的心理負擔是很重的?!?/p>
但她是個誠實的孩子,囁嚅著不知說什么好,只好羞紅著臉把那封信拿出來遞給老師。
“對,就是它。你知道這首詩是從哪兒來的嗎?”女老師邊說邊拿出一本文章剪貼,上面赫然寫著《莎士比亞抒情詩選》。
【至此,誤會解除,點明了這封信的內(nèi)容和出處】
啊,原來是這樣!夢露的臉更紅了。
【夢露的臉更紅了,展現(xiàn)了主人公內(nèi)心第五次波瀾,想想自己把莎士比亞的詩歌當作一封情書,既寫出了一個中學生情竇初開的合理猜測,也寫出了一個中學生的誤會】
這事已經(jīng)過去很長時間了,“夢露”就是我。
【結尾點明是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過去的一件事,真實可信,情感真摯。】
【點評】
本文作者精心設計了一個獨特的詞語“那一封信”來貫串全文,立刻使這個普通的故事在一次誤會的情況下,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開篇把收到的“那一封信”誤會成收到的是一封情書,終篇成為“否定之否定”,“那一封信”里的內(nèi)容是一首詩,而這首詩選自《莎士比亞抒情詩選》。這個誤會的合理性在于:處在青春期的少女的情感是復雜的,有學習上的心理壓力,有對同學之間純真友誼的向往和追求,也有朦朧羞澀的情愫……“逝”也罷,“流”也罷,都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佳作示例二】
我的故事
安徽歙縣第二中學 謝 暉
窗外,雨下大了……
【情境渲染,為下文人物活動進行鋪墊。】
他回來了,全身都濕淋淋的,沉著個臉,沒等他的媽媽吭聲,他把書包一扔,就喊了一句:“為什么我?guī)愕臅r候這天不下雨,不帶傘的時候又下雨!媽,你也真是的,也不給我送把傘來!”他的媽媽沒有言語,只是讓他趕緊洗洗換了,隨后,他吃好上自習去了,他卻還不知道他的媽媽原來……
【“他”的神態(tài),“他”的動作,“他”的語言,顯然是對母親產(chǎn)生誤會了。母親的無語,加深了母子的誤會?!?/p>
他的媽媽原來在他回來之前也才剛踏進家門,媽媽如平常一樣做好飯菜,見還沒到放學時間,便出去給他買水果,結果也淋了一個落湯雞,回來家來不及換衣服就趕緊關窗戶、收衣服……他上晚自習回來后,又講了幾句埋怨媽媽的話,然后上床安靜地睡覺去了,他卻還不知道他的媽媽其實……
他的媽媽其實還穿著那身為了買水果而淋濕了的衣服,為了洗兒子的衣服以及整理家務,他的媽媽已經(jīng)忘卻了濕衣服帶來的寒冷,夜深了,她才睡下。
【這段補敘,交代了母親在“他”回家之前的活動,為下文母親的感冒做了伏筆,也揭示了母子產(chǎn)生誤會的原因。到這里,故事情節(jié)第一次起波瀾?!?/p>
早上,鬧鐘響了,他迷迷糊糊地走下樓梯,洗漱后吃飽飯就上學去了,他沒有注意到媽媽今天不曾對他嘮叨不停,也沒有注意到媽媽的的身影有些搖晃,他也不知道他的媽媽已經(jīng)……
【連續(xù)用個“沒有注意”一詞寫出了“他”的粗心?!?/p>
他的媽媽已經(jīng)患上了感冒,到了將近晌午她為兒子準備好了午飯才去醫(yī)院。中午他回來了,沒有過多的疑問,吃了飯,睡上一覺,照常上學去了。他的媽媽隨后也回來躺下睡著了。下午媽媽按照慣例準備好了飯菜,之后又去了醫(yī)院。這時,他回來了,終于向鄰居問起了媽媽,鄰居一五一十地全告訴了他,他的心里一顫,回家吃飯去了。飯菜含在他的嘴里,已經(jīng)失去了味道,他關心的只有他的媽媽了。
【由“沒有過多的疑問”到“向鄰居問起了媽媽”,寫出了“他”的由粗心到細心,變化自然,最后兩句寫出了“他”內(nèi)心的感受。到這里,故事情節(jié)第二次起波瀾?!?/p>
他來到醫(yī)院,看到正在打點滴的媽媽,突然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久不曾好好看看自己的媽媽了。心里一酸,他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么。心里充滿了無數(shù)的感動,他被媽媽的臉感動了,因為媽媽即使有再多的不如意的事,還是以微笑面對他;他被媽媽的手感動了,因為媽媽用手將自已的事做好了后還要為他操勞;他被媽媽的腳感動了,因為媽媽用腳奔波了數(shù)千里甚至數(shù)萬里……他頓時感覺身上的擔子重了,因為他心中多了一份更加關心媽媽的責任,他又感覺自己的那顆心安定下來了,因為他知道,媽媽的兒子回來了。
【對“他”的心理刻畫很細致:“被媽媽的臉感動了”“被媽媽的手感動了”“被媽媽的腳感動了”將“他”對母親的感動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里誤會消除了。】
他是誰?他就是那不孝又不懂事的我,看著天天操勞的媽媽疲憊地躺下后,心里一塊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了,然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感動。
【這段話富含哲理,恰切點題,升華主旨?!?/p>
現(xiàn)在一看到媽媽,我就會想起這事。
【結尾點題,水到渠成。】
【點評】
本文構思很巧妙,誤會法讓段落銜接得圓潤自然,也吸引了讀者。每一句“他卻還不知道他的媽媽原來……”都含有深深的歉疚和悔過,將母親和“我”的活動放在短短的一天里,集中展現(xiàn)出來,在對比中體現(xiàn)母親的愛和“我”的悔,很有畫面感。此外,本文采用第三人稱寫法,在敘述的過程中便于交代誤會的起源,也便于一步步去解除誤會,使得全文結構緊湊,故事情節(jié)有波瀾。
槭樹下的家
席慕容
所以,這個槭樹下的家,就該是我多年來所渴望著的那一個了吧。不過是一棟普普通通的平房,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不過種了一些常見的花草樹木。春去秋來,歲月不斷地重復著同樣的變化,而在這些極有規(guī)律的變化之中,樹越長越高,我的孩子越長越大,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著極豐盈的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滿了感動與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