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琰
摘要:隨著職業(yè)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德育課堂教學的理念、模式、方法也必須與時俱進,才能更加貼合當代技校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本文提出,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中應大膽摒棄傳統、僵化的教學模式,力求創(chuàng)設探究式學習環(huán)境,使課堂教學生活化,從而提升德育效果。
關鍵詞:德育 課堂 生活化
如何使日常的教學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直是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難題。多年的德育實踐已經使我們充分認識到,傳統的滿堂灌輸的“填鴨式”教學法從長遠的角度看,并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教學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筆者所在學院思政教研室多次開展德育相關教學的課改專題研究,從教學理念、模式、內容入手,力圖在德育課堂教學中把理論性的德育內容與現實生活案例相結合,并轉化為動態(tài)的教學信息傳達給技校生,從而引導學生由觀念的、心理的適應到行為的適應,引導學生關心經濟、政治,切實培養(yǎng)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為其今后就業(yè)、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技工院校德育課堂生活化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以往德育課堂教學效果差,往往是由于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缺乏興趣。造成這種狀況主要是許多教師在德育課堂上習慣于照本宣科,不顧現在技校生的實際學情,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仄學情緒的滋長。而采用德育課堂生活化的模式,教學內容直接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學生就能在第一時間被教師的講授所吸引,然后慢慢地自主探究、理解理論、觀點,學習興趣也得到了真正的激發(fā)。
2.有利于技校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名合格的專業(yè)技術人才絕不僅僅是掌握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還必須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是由思想政治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科學文化素養(yǎng)、專業(yè)技能素養(yǎng)和身體心理五個方而的內容組成的。職業(yè)素養(yǎng)的很大一部分內容是需要教師在德育課堂上對學生培養(yǎng)的。教師必須找準切入點,讓學生積極地參加到各種生活實踐中去。在參加生活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要勤奮、能吃苦耐勞,還應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從而使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得到全而的發(fā)展。
3.有利于提高技校生的認識水平
技校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時期是人的心理從動蕩不定走向成熟的時期,也是人的一生中矛盾沖突發(fā)生最多的時期,更是決定人的一生體格、體質、個性、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技校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對真善美、假惡丑的辨別力、鑒別力還不強,加之現實社會的錯綜復雜,因而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顯得偏狹,容易被表而現象所迷惑,山現認識上的混亂。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教師選擇合適的生活案例,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從而提高學生選擇信息、辨別是非、認識事物的能力。
二、技工院校德育課堂生活化的實施
1.端正教學理念
在當今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中始終存在著兩個誤區(qū)。一個是“德育無用論”,認為技工院校應該以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為主要內容,而德育教學可有可無,這個觀點如今已越來越多地不被大家所接受;另一個是“教學模式定勢論”,許多教師不愿意對固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而要實施德育課堂生活化,就必須打破常規(gu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2.教學內容貼近生活
教學內容貼近生活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選擇學生身邊的社會現象,成長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能從不同角度探究個人、學校、企業(yè)和社會現象,從而學會提山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如在講授“科學消費”這一內容時,筆者要求學生想一想進入技校以來花了多少錢,這些錢是怎么花費的?通過大家的發(fā)言,我們發(fā)現,絕大部分學生每天都買零食吃,同學過生日禮尚往來的費用越來越高;刃生中“煙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講究穿著打扮的比比皆是;個別學生更是將生活費的大部分用在了網吧與游戲。筆者要學生將他們的消費與他們父母的消費做一個對比,許多學生不禁低下了頭,此時筆者順勢教育學生在校要科學理性地消費,要繼承勤儉的光榮傳統,要懂得珍惜勞動成果,要避免盲目攀比、鋪張浪費,自覺培養(yǎng)艱苦奮斗的作風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樹立“以儉勵志,以勤為本”的觀念。
3.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為強化德育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還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要目標,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動,讓他們在交流和參與中真正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提高素質。
總之,技工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與生活密不可分,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挖掘學生實際生活中的素材,激發(fā)學生德育學習的興趣,從而教育學生自覺形成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