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永明
鄉(xiāng)村有個習慣,每年的黃梅季節(jié)過后家里總要買一次肉,不知是為了犒勞一家人夏季播種的辛苦,還是期待秋熟的豐收。能吃上肉是件好事,因為過完年大約有四五個月沒見葷腥了,所以心里充滿著期待,農(nóng)忙中的苦和累似乎也不在乎了。那一年黃梅過后,娘竟然讓我去買肉,我有些驚訝,覺得此事不該由一個小男孩去做。娘見我猶豫,說:“不想吃肉了?”
“想!想!”我一連說了兩個想,“可……”我心里有些害怕。
娘好像察覺了我的心思,說:“男孩大了不要連肉鋪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那會鬧笑話的。”聽到娘鼓勵我,我卻看著娘沒說話,因為心里沒一點底,不知怎么買。
娘“噗嗤”笑了,說:“凡事都有第一次,不鍛煉你永遠不知道如何買肉。”
那晚娘將一切都關照好后便早早睡去。我卻激動得睡不著了,想想明天有肉吃,而且自己去買,心里新鮮又緊張,猜想著買肉的情景,怎么都無法入眠……總算挨到凌晨四點,我就急著爬起來,拎著籃子買肉去了。
路上行人稀少。我在黎明的星空下一路小跑。到街上,東方還未露魚肚白,肉鋪前卻早已人頭簇擁,排起了很長的隊伍。我站在人群中很矮小,遠遠望去像留了一個空檔。
鎮(zhèn)上就這一個肉鋪,所以想買肉的都起得很早。肉鋪的伙計長得肥頭大耳,買肉的人圍著柜臺不停地喊:
“為民,給我1斤項圈肉?!?/p>
“為民,給我1塊錢肋條?!?/p>
“為民,我要半個豬頭。”
肉鋪前聲音嘈雜,你推我擁,生怕買不到“軟肋”和“項圈”。“腿精”一般無人問津,至于買“大排”的更是少得可憐,除非哪戶有錢人家生了孩子。
我站在隊伍中挪著步子,擔心輪到我肉已賣完了。我記得堂哥結婚時為了買肉整整排了兩個通宵,心里不免有些緊張。過了好久總算輪到我,我忙踮起腳,學著大人說:“為民,我要買1斤軟肋?!碑敃r我感到大人對肉鋪伙計的稱呼很有意思,“為民”即為民服務。我趴在柜臺上,只見“為民”操起大刀“嘭”的一聲下去,隨后迅速地挑起秤鉤一拎,便脫口而出:“1斤2兩,9角4分?!睜柡髮⑷馔已矍耙蝗?,我趕緊付錢。后面的幾個人已擠到我前面,“為民,給我來1斤硬膘。”
“急什么,人家錢還未付呢。”有人搶著說。然而我找遍全身就是不知道錢在什么地方,急得直轉(zhuǎn)圈。后面的人邊擠邊推?!白?,走,沒錢買什么肉?!碑敃r的我尷尬極了,簡直無地自容。我蹦高一尺說:“為民,把肉留著,我回去取錢。”說完撒腿就往家跑。
跑到一半,我一摸屁股,發(fā)覺錢在內(nèi)褲袋里。這時我才想起昨晚娘生怕我把錢丟了,事先放在內(nèi)褲袋里。等我再回到肉鋪,天已亮了,肉鋪前冷冷清清。那個“為民”正在沖洗砧板,見了我就說:“明天再來吧,肉賣光了。”我只好悻悻地離開肉鋪,心里空蕩蕩的。第一次買肉出了那么大的洋相,回去不知跟娘如何解釋,一路上懊惱至極,心里暗下決心:日后做啥事絕不可再馬虎了,否則不僅浪費了時間,還會成為別人的笑話。
發(fā)稿/趙菱
插圖/蟈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