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 陳志婷 孫嬌嬌
摘 要:本文針對800米項目專項特點提出段落速度目標訓練法。通過實驗法、邏輯分析法從800米項目的專項特點出發(fā)探索和分析如何設計、制定段落速度目標,為了達成目標提出相應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800米;段落速度;目標訓練法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楊浦區(qū)少體校4名800米項目運動員為實驗研究對象。男子運動員2名,女子運動員2名。
(二) 研究方法
1.實驗法
在實驗前對運動員800米成績、0—200、200—400、400—600、600—800各段落的跑速、耐力系數等指標進行測驗,以此為基礎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訓練干預時間為十二周,在訓練中采用多種訓練方法和手段來達成所設計的目標。
2.邏輯分析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一)各段落測試成績分析
實驗前對運動員800米成績、0—200、200—400、400—600、600—800各段落的跑速、耐力系數等指標進行測驗。從統(tǒng)計的數據看,每位運動員的耐力系數都比較大,表明運動員的速度耐力比較差。從各個段落的跑速來看,運動員的能量儲備意識較差。
(二)段落速度目標設計
依據速度耐力原理、能量儲備原理、全程速度節(jié)奏原理、速度分配原理以及運動員的訓練現(xiàn)狀來設計運動員在本階段的訓練目標,將訓練目標具體細化。如表1所示。
表1:運動員各段落速度訓練目標設計表(N=4)
(三)段落速度目標設計步驟
設計制定耐力系數、全程總成績。依據800米專項的各種原理和運動員目前的訓練情況,為運動員設計耐力系數、總成績。設計制定各個段落的速度目標。在確定耐力系數和總成績后,可設計出前、后400米的目標跑速。以此為基點,根據前400米跑速,設計制定出第一、二個段落的目標跑速。根據后400米跑速,設計制定出第三、四個段落的目標跑速。如表一設計的數據所示。為了達成目標速度必須提高運動員能量儲備的意識和能力,合理進行各段落跑的速度分配。
(四)段落速度目標設計要求
進行段落速度目標設計時,必須依據運動員的訓練現(xiàn)狀,設計應符合專項原理,尤其應考慮全程速度節(jié)奏原理和速度分配原理。
三、干預訓練后測試數據分析
為了達成表1所設計的各段落速度訓練目標,采用了多種的訓練方法和手段。訓練十二周后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表2:實驗后受測運動員各項指標統(tǒng)計表(N=4)
(一)干預訓練十二周后測試結果分析
將表1與表2的統(tǒng)計數據進行比較,可以看出運動員基本達到表一所設計的各段落速度目標。耐力系數也達到“8”左右的目標設計。
(二)段落目標設計與干預訓練結果比較分析
將表1與表2的統(tǒng)計數據進行比較,可以看出運動員的總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各段落跑的速度節(jié)奏變化更加符合全程速度變化規(guī)律;速度分配原理顯現(xiàn)出明顯的效果;速度耐力得到明顯且是合理的提高。訓練十二周(專項訓練的一個階段)后,運動員成績的提高,說明段落速度目標設計是比較合理的。
四、干預訓練方法分析
運動員的速度耐力訓練是800米項目的訓練核心。在訓練中多采用了間歇跑、變速跑等訓練法。依據表1所設計的段落速度目標,合理的進行能量儲備并逐漸學會進行速度分配。運動員在段落速度形成后,具有基本的速度耐力,心里清楚各個段落跑的速度目標;此時運動員就可以且有能力進行速度分配,并逐漸接近所設計的各個段落速度目標。
五、結論與建議
(一)段落速度目標訓練法是提高運動員800米成績的有效方法。
段落速度目標訓練的設計必須依據800米專項的各種原理。訓練目標越明確具體,越能激發(fā)運動員的潛能,提高成績。
(二)始終堅持以速度耐力為訓練核心。
加強能量(速度)儲備意識的訓練,提高控制和調節(jié)速度的能力。在速度耐力形成的基礎上合理進行速度分配訓練。訓練方法的選擇應符合運動員的年齡、心理、生理等特點;同時要符合段落速度目標訓練法的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田麥久主編.《運動訓練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雷志平編著.《運動生物化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