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燕
像魚一樣的呼吸
◎陳丹燕
在夏威夷海邊溫暖的中午,我戴上面具,咬緊管子,幾分鐘后就像魚一樣用嘴呼吸,好像被埋藏在身體深處的某些古老記憶恢復(fù)了。然后,我下潛到海水里。透過海水的陽光變成了如森林中穿過樹葉與樹枝的陽光,是一條條的。海水似乎是可見的空氣,具體而又虛無縹緲,波濤像風(fēng)一樣在頭頂上掠過。海洋深處是巨大的金色珊瑚叢,我漂浮進去,就像去拜訪一座位于焦特布爾的金色城堡,水的浮力令我的身體輕盈得像一朵印度沙漠上的淡云。
用嘴呼吸很快讓我忘記人類在水下窒息的焦慮,獲得了一條魚般的自由,讓我意外收獲了游戲的快樂。海深處,一隊隊、一條條游來游去的魚,倒好像是陸地上飛翔的鳥一樣。它們見到我這個龐然大物,總是停下好奇地觀察一下,然后飛快躲進珊瑚洞里或者水藻下面。要是我也靜止不動,過上一陣,它們便出來看看,看到我,馬上又逃回去躲著。原來捉迷藏這游戲不光古老,還是整個世界共通的游戲。
海底的珊瑚就像萊茵河兩岸古老的城堡,我像一朵云般漂過,看到自己投在珊瑚叢里白色沙地上的陰影。珊瑚洞穴里,有條細(xì)長的藍(lán)色小魚沉思般地一動不動,波紋在它四周的沙地上投下鏡子反光般異常明亮的光線。它就像小時候的我,在母親家的院子里,正午時分,一片寂靜,怎么也睡不著。閉著眼睛,我感覺天空上有云拂過。
海水下碧藍(lán)無聲的世界讓人知道自己這一生也僅僅能到達(dá)大千世界的幾個角落而已。我在海水深處的波峰里順勢滑翔,又假裝自己是美洲天空上那些一動不動依在風(fēng)鋒上的禿鷹。在大海深處,我心中有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安靜、順從、喜樂,它不再緊緊被肌肉和肋骨形成的盔甲包裹著,生怕有什么傷害了它。此刻,它像周圍的海水那樣蕩漾著,清涼、潔凈、微咸,渾然天成。
如此舒服和自在。
大概這就是自然給予的精神安慰。要是人不能與自然相融,人的精神就會萎靡,面色蒼白,表情緊張,眼睛里的詩意蕩然無存,變得呆滯,或者兇狠。
大海是清洗人的精神并安撫浮躁心靈的好地方,全世界的海洋都是精神最溫暖的懷抱。不論是北愛爾蘭那些長著白色巖石、狂風(fēng)勁吹的海岸,還是巴厘島在黃昏時一派壯麗金紅的海洋,或者是羅德島旁邊潔凈的深藍(lán)大西洋、阿姆斯特丹城外海面上幾近透明的灰色狂濤、北極那輕輕搖動藍(lán)色冰山的海水,以及新西蘭南島,最靠近南極的峽灣,由于富有礦物質(zhì),那里的海水是藍(lán)綠色的,潔凈甘美得震撼人心。(潘光賢 摘自浙江文藝出版社《我的旅行哲學(xué)》一書 圖/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