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紅肉為何易致癌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說,他們可能破解了多吃紅肉增加患癌風險之謎,這也許與一種叫做neu5gc的糖類分子有關。
紅肉主要是指牛肉、羊肉和豬肉等哺乳動物的肉。此前研究表明,人類長期食用紅肉會增加多種癌癥風險,如胰腺癌、肺癌等,但其中的原因卻一直沒有弄清楚。但研究人員觀察發(fā)現(xiàn),人類以外的其他食肉動物吃太多紅肉似乎患癌風險比較低。
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紅肉中含有一種叫neu5gc的糖類分子,多數(shù)食肉動物自身會產生這種分子,但人類卻不會。因此,人類食用紅肉后會把其中的neu5gc分子當成外來分子,從而引發(fā)針對性的免疫反應,不斷產生抗體進而導致炎癥,而炎癥會促進腫瘤的形成。而其他動物由于體內有這種分子存在,免疫反應不會被觸發(fā)。這一工作也有助解釋食用紅肉與其他慢性炎癥相關疾病如動脈硬化和Ⅱ型糖尿病之間的潛在聯(lián)系。
這項研究并不要求人們放棄食用紅肉。研究人員說,適量食用紅肉是年輕人一個重要營養(yǎng)來源,“我們希望通過研究最終找到針對這一難題的實際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