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平
【專題介紹】
本專題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文化成就、文化傳播的知識點。
【課標要求】
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通過漢謨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3.通過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chuàng)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會。
4.知道希臘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亞歷山大帝國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5.以建筑藝術、公歷等為例,初步認識希臘羅馬古代文化的成就。
6.知道基督教的傳播,了解基督教在歐洲中世紀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
7.了解伊斯蘭教的傳播,初步認識阿拉伯帝國在文化上的貢獻。
8.知道《神曲》、莎士比亞的戲劇等,初步理解文藝復興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
9.通過牛頓、達爾文、巴爾扎克和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學和文化在近代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10.了解伏爾泰等人的基本主張,初步認識思想解放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考點梳理】
1.金字塔
(1)出現(xiàn)地區(qū):古埃及的尼羅河下游。
(2)功能: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法老的安葬地,外形近似中國的漢字“金”字,所以稱之為“金字塔”。
(3)影響:古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征,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4)代表:胡夫金字塔,獅身人面像。
2.漢謨拉比法典
(1)制定者:國王漢謨拉比。
(2)實質: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3)內容:宣揚“君權神授”,規(guī)定奴隸可以買賣,可用來抵債,可以被任意殺死等。
(4)地位: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四個等級
中亞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種姓制度。
4.伯利克里
伯利克里當政時期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發(fā)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它是現(xiàn)代民主制度的源頭。他當政時期鼓勵學術研究,發(fā)展文藝,重視教育。
5.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1)背景: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強大起來,打敗希臘聯(lián)軍,控制了希臘。不久,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史稱亞歷山大大帝。
(2)路線:掃蕩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3)影響:亞歷山大東征,將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東方文化也滲入希臘,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6.阿拉伯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1)傳播中西文明:他們把中國的古代發(fā)明等傳播到了西亞和歐洲,也給中國帶來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yī)學知識,還有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
(2)傳播數(shù)字:他們把印度人發(fā)明的數(shù)字經(jīng)過改造后傳播到了歐洲。
7.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行紀》記述了他在東方的見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向往。
8.古代世界的文字成就
9.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10.科學與文藝
【重點難點解析】
1.古代世界文明的交融
2.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比較
(1)相同點:
A.都是資本主義產(chǎn)生和發(fā)展在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反映;B.都屬于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2)不同點:
A.背景不同:
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萌芽(簡單協(xié)作時期)的產(chǎn)物,資產(chǎn)階級力量較弱。
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發(fā)展(手工工場時期)的產(chǎn)物,資產(chǎn)階級力量較強。
B.內容不同: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重視人的價值,崇尚人性)。
啟蒙運動:理性主義(提倡用思考和批判的精神觀察問題,解決問題)。
C.形式不同:
文藝復興:借助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
啟蒙運動:拋棄宗教外衣,利用元神論思想。
D.直接后果不同:
文藝復興:沒有為資本主義取得統(tǒng)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論基礎。
啟蒙運動:為資本主義取得統(tǒng)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論基礎。
(3)區(qū)別:
A.主張:前者是人文主義;后者理性主義。
B.矛頭:前者指向封建神學;后者指向封建專制主義和等級制度。
C.作用:前者促進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學產(chǎn)生;后者為資產(chǎn)階級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動員,提供了理論基礎。
(4)聯(lián)系:
啟蒙運動豐富和發(fā)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斗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chǎn)階級“理性王國”、按照資產(chǎn)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的高度。
【中考地位】
本專題內容較多,在中考中比重不大,主要集中在:文明的傳播與發(fā)展,如阿拉伯數(shù)字的發(fā)明者和傳播者、馬可·波羅和《馬可·波羅行紀》以選擇題的形式來考查;文藝復興以選擇題為主,偶爾涉及識圖題和材料解析題;伏爾泰的主要觀點、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達爾文的進化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通常以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考查;貝多芬、列夫·托爾斯泰、梵高及其代表作,通常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
【復習策略】
比較學習法: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都是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但由于發(fā)生在不同的時代,資本主義經(jīng)濟、資產(chǎn)階級的發(fā)展狀況及要求不同,因而產(chǎn)生了諸多區(qū)別,可對兩次運動從首先產(chǎn)生的國家、批判對象、涉及領域、批判的形式、作用等方面進行比較,加深對這兩次思想解放運動的理解。
表格歸納法:用列表格的形式來記憶歷史知識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尤其是在記憶多個人物及其著作時,列表格不但容易區(qū)別,還容易對照記憶。
【真題回顧】
1.(2012·湖南邵陽)歷史文物和歷史遺跡最能體現(xiàn)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古代文明。下列能代表古代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
A.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B.刻有漢謨拉比法典的石柱
C.圣索菲亞大教堂
D.巴黎圣母院
2.(2012·江蘇徐州)參觀法國盧浮宮時,解說員指著一塊黑色石柱(圖1)說:“這是現(xiàn)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該石柱上部的浮雕表達的政治觀念是( )
A.王權神授
B.民主共和
C.主權在民
D.天賦人權
3.(2013·山東青島)某同學在進行歷史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了“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古印度”“眾生平等”等信息,據(jù)此判斷,該同學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與下列哪一宗教有關(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猶太教
4.(2014·山東泰安)阿里巴巴是中國兒童非常喜歡的動畫片中的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及他的故事出自( )
A.《天方夜譚》
B.《荷馬史詩》
C.《俄底浦斯王》
D.《哈姆雷特》
5.(2014·安徽)圖2為某歷史興趣小組做的研究性學習展板,你認為最合適的入選人物是( )
A.伯利克里
B.屋大維
C.穆罕默德
D.查理·馬特
6.(2012·安徽)下列文藝作品中,“提倡人性,率先對天主教會進行批判”的是( )
A.《神曲》
B.《英雄交響曲》
C.《向日葵》
D.《戰(zhàn)爭與和平》
7.(2012·河南)“生存還是死亡,這便是一個問題:是默默忍受命運之矢石,還是挺身反抗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它們掃除凈盡,這兩種行為,何者更為高尚?”這段經(jīng)典獨白是文藝復興時期核心思想的深刻表達,它出自下列哪部文學作品( )
A.《哈姆雷特》
B.《復活》
C.《母親》
D.《美國的悲劇》
8.(2012·江蘇南京)列夫·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下列屬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參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本題考查識記能力,善于利用排除法,B反映的是古巴比倫,C是羅馬,D是法國。
2.A 【解析】本題由關鍵信息,“現(xiàn)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笨芍菨h謨拉比法典,法典的內容充分反映了它是奴隸主階級維護其統(tǒng)治的工具,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3.A 【解析】由題中的關鍵詞可以判斷與佛教有關,喬達摩·悉達多是創(chuàng)始人,古印度是產(chǎn)生的地點。
4.A 【解析】阿里巴巴是阿拉伯地區(qū)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里的一個人物。
5.A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秺W德賽》是《荷馬史詩》的一部分,反映的是希臘早期社會的史實;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雅典娜女神的神廟,興建于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衛(wèi)城;馬拉松戰(zhàn)役是希波戰(zhàn)爭期間的一次戰(zhàn)役,由此可見本題考查的是希臘的歷史。選項中只有伯利克里是古希臘人。
6.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基本史實的掌握,“提倡人性,率先對天主教會進行批判”的運動是“文藝復興”,這是資產(chǎn)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長詩《神曲》是其代表作,抨擊了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教會的各種罪惡,強調人的價值和理性的偉大。
7.A 【解析】本題難度適中,題目有一個時間“文藝復興時期”,《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亞,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稄突睢返淖髡呤峭袪査固?,《母親》的作者是高爾基,《美國的悲劇》的作者是西奧多·德萊塞。
8.C 【解析】本題難度低,《神曲》是但丁的作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美國的悲劇》是西奧多·德萊塞最為重要的作品,《戰(zhàn)爭與和平》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