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妮
“布衣參事”的產(chǎn)生和履職,是創(chuàng)新參事制度以適應科學民主決策的有益嘗試,加強了政府與公眾的溝通交流。以專家學者為主體的精英型參事同布衣參事互為補充、互相促進,在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的同時,也為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提供了渠道。
對參事制度的創(chuàng)新
長期以來,政府參事多由自上而下的“推薦”產(chǎn)生,成員以專家學者和黨政領導干部為主,準入門檻很高。由于參事機構自我封閉性較強,社會參與度不高,導致參事制度的地位和作用遠未引起足夠重視。
不同于這些精英型參事,布衣參事對競聘者的學歷、職業(yè)、身份甚至戶籍并無硬性要求,更強調(diào)競聘者的建言獻策能力和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布衣參事來自于草根,地位超然,在傾聽民眾呼聲、反映民眾訴求方面有獨特的地位和優(yōu)勢,能夠在釋放民間壓力、補充信息資源、破解社會難題、提供咨詢決策方面同“精英參事”形成功能互補的局面?!安家聟⑹隆钡奶剿鳎菂⑹轮贫扔伞皟?nèi)循環(huán)”向社會化轉變的一次嘗試,為那些愿意為政府發(fā)展建言獻策的人,無論是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媒體人員還是普通公民提供“準入”機制和渠道,是對參事制度的拓展和創(chuàng)新。
推進科學民主決策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首次明確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
2013年武漢市政府參事室開始了向智庫建設的轉型。政府參事既關注全局性、戰(zhàn)略性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又能夠針對當前社會訴求和社會期盼提供可行的決策咨詢,無疑是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有力支撐。在參事室的智庫建設中,精英型參事更能貼近治國理政的實際,更了解決策過程和思路,對政府決策起主要咨詢、支撐作用。但“布衣參事”的創(chuàng)舉,吸納了更多民間智慧作為政府的“編外高參”,有利于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也為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儲備人才。
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作為一頭連著決策者、一頭連著社會民眾的重要橋梁,參事制度是實現(xiàn)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重要通道,發(fā)揮著將決策意圖傳導給社會民眾、將社情民意導入決策者的“傳輸帶”作用,是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渠道。
現(xiàn)代社會,公民的政治參與主要是一種意見的參與。“布衣參事”作為普通百姓中的一員,能夠零距離了解民情民意,通過深入基層走訪社區(qū)、機關、學校及網(wǎng)絡互動等方式,激活人民群眾參與政府決策、參與監(jiān)督政府工作的熱情。同時,“布衣參事”也傳遞政府的政策指向,向群眾闡釋、宣傳政府的政策主張?!安家聟⑹隆彼哂械纳辖犹炀€、下接地氣優(yōu)勢,使其在政府和公眾之間搭建公共政策討論的平臺,成為政府與公眾進行政策制定、修正和反饋的中介與橋梁,加強政府與公眾之間協(xié)商溝通和矛盾化解。但在利益多元的當下,3名布衣參事不可能代表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因此,應進一步確定布衣參事的代表性和活動范圍,以利于更多的民意訴求和民間智慧及時、真正地得到反映,從而促使參事制度更好地融合民間智慧、政府智慧和專家智慧,為政府決策貢獻力量。
(作者系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