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
作為一名較早涉足互聯(lián)網(wǎng)的資深從業(yè)者,雷軍從22歲到38歲在金山奮戰(zhàn)了整整16個年頭,盡管也算得上戰(zhàn)功赫赫,但始終做得有些吃力,感覺就像一頭負重難以健步如飛的豬。真正讓雷軍這頭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最資深的“豬”飛起來的,是在他轉型做小米手機以后。十幾年酣戰(zhàn),卻一朝醒悟,得出了他著名的“飛豬理論”——站在臺風口,一頭豬都能飛起來。
“小米”的問世,證明雷軍以獨到的戰(zhàn)略眼光找到了產(chǎn)業(yè)中“有臺風口的地方”,然后“做了一頭會借力的豬”。
小米手機發(fā)布會上,雷軍的“標配服裝”、“大屏幕”和“喬范兒動作”,無一不讓人們感覺他在“模仿”喬布斯?!拔矣眠^70多部手機,一部名字也想不起,即便你念到博士也想不起那些數(shù)字和符號的長串組合,但為什么你能記住蘋果?因為蘋果只有1234,它做到了一年推出一個款,甚至一度只有一個顏色,這就是簡單和專注?!薄拔乙獙W蘋果?!比欢M管有此“野心”,雷軍對外宣稱不想做“中國的喬布斯”,他只想把喬布斯安放在神壇之上,沐浴著喬布斯的陽光,借喬布斯之名為自己聚攏人氣。
這正是雷軍的聰明之處?!叭绻?0來歲我被大家譽為‘中國的喬布斯,我會很激動,但對于40歲成熟的人來說,我真的不屑于做任何人的第二,這是真心話。”況且非要跟喬布斯一起位列“仙班”的話,雷軍還差點火候,也有點山寨嫌疑,沾光即止是最好的選擇。
“和最牛的人站在一起”成了雷軍的信念之一。2014年初,喬布斯生前的創(chuàng)業(yè)伙伴、蘋果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斯蒂夫·沃茲尼亞克來中國參加極客公園大會,自然被雷軍一把逮住——如若讓牛人過家門而不入,那是一頭真正的蠢豬。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應邀來到小米公司,和雷軍進行了一場“IT極客巔峰對話”。而且,沃茲還極其配合地動手DIY了小米路由器,事實上,這是沃茲繼參加了小米的公司年會后,第二次公開為雷軍和小米“站臺”。小米的輻射圈因此借勢擴散到更多極客圈中。
鎖定某個領域最熱的牛人,然后創(chuàng)造情境與之站在一起,是雷軍愈發(fā)慣用的伎倆:與劉德華在清華大學上演“將人生變成戰(zhàn)場”的跨界對談;在騰訊首檔高端名人跨界對話節(jié)目《越域》中,雷軍與“時尚教主”尚雯婕進行有意思的交談;與《爸爸去哪兒》節(jié)目中的林志穎在微博上互動,表示可以幫其實現(xiàn)為愛子kimi打造“黑米”手機的愿望,此舉不僅可以利用林志穎的名人效應,更為小米將來進軍中國臺灣未雨綢繆。
歸納雷軍的“綁架牛人、借勢營銷”之述,主要特點如下:
一、放大個人影響力,提升企業(yè)價值。小米當年出貨量只有750萬部,隨后的估值竟然達到90億美金。如果說這樣的估值僅僅是投資人看中了雷軍的“夢想”,而非他的個人影響力,恐怕沒人會信。
二、擴充粉絲隊伍,壓縮推廣成本。小米的營銷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典案例,它徹底改變了電商砸錢的營銷方式,雷軍沒有道理放著這種物美價廉的方式不用,他一定會借助飛輪效應讓這種模式繼續(xù)下去。
三、強化媒體關系,占領傳播陣地。對于精明的“投資人”雷軍來說,時不時與牛人一起出現(xiàn),制造一些話題吸引媒體的注意,這種不花錢的廣告當然多多益善。
站在臺風口,踏牛而起,直入云霄。坐擁800萬粉絲的雷軍,已經(jīng)將“與牛人站在一起”的戰(zhàn)術玩得越來越嫻熟,他的個人品牌正在成型,其能量正變得越來越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