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璠
睡不好,會生??;“睡不好”,本身就是一種病。睡眠障礙形式多樣,失眠癥已成“流行病”。還有夢游癥、磨牙癥、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等。科學家指出人一生中睡眠的時間約占人生的三分之一,您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時間,過得好嗎?
您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時間,過得好嗎?
面對這個問題,可能不少家庭幸福、學業(yè)有成、婚姻美滿、事業(yè)發(fā)達、潛力無限,讓親朋好友們“羨慕嫉妒”的人會滿懷焦慮地回答:“不好!”
為什么呢?因為在人的一生中,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這些人或者輾轉反側睡不著、或者易醒、或者噩夢纏身、或者睡醒后身體不舒服……“睡不好”,很痛苦、會煩惱,一些人還會自己找藥吃,但卻很少有人想到去“尋醫(yī)”。
睡不好是種病嗎?
七成人“睡不好” 六成年輕人起床后疲倦
入睡輕松、睡中香甜、睡后清醒。這是判定睡眠是否正常的三種標準。按照這個標準衡量,有多少人“睡不好”呢?
為了解國人睡眠狀況,向廣大公眾普及健康睡眠知識,喚醒更多的人關注并重視睡眠問題。去年3月20日,在第14個世界睡眠日(每年3月21日為國際精神衛(wèi)生和神經(jīng)科學基金會發(fā)起的“世界睡眠日”)即將到來的時候,《小康》雜志社與新華社經(jīng)濟參考報社、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wǎng)、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xié)會、生命時報社等機構一起啟動了“中國睡眠小康指數(shù)調查”活動,該調查歷時近一年,共有6000多名受訪者參與。其中男性受訪者占比54.1%,女性受訪者占比45.9%;按照20歲以下、20歲~29歲、30歲~39歲、40歲~49歲、50歲~59歲、60歲以上六個年齡段進行劃分,各年齡段受訪者占比基本均等。
調查結果顯示,對照“入睡輕松、睡中香甜、睡后清醒”的標準,七成(73.6%)人認為自己存在睡眠問題,僅26.4%的人表示自己不存在任何睡眠問題。看到這一調查結果,北京朝陽醫(y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感到有些驚訝,“73.6%的人存在睡眠問題,這個比例很高?!辈贿^據(jù)他分析,這七成人中必定包含著兩種情況,一種人是長期“睡不好”,而另一種人只是短期“睡不好”。
多長時間才算作是“長期”呢?郭兮恒給出的標準是:一個月以上。
具體來說,怎樣才算“入睡輕松、睡中香甜、睡后清醒”呢,郭兮恒解釋道: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躺在床上10~30分鐘就能快速入睡,便是入睡輕松;一個人晚上睡眠比較深,不容易被驚醒,即使醒了也很容易再次睡著,便是睡中香甜;而睡后清醒,顧名思義,就是醒來之后特別舒爽,感覺做事很有活力,工作效率特別高?!俺送ㄟ^這三方面來判斷一個人睡眠質量的好壞外,還可以看第二天的情緒,一個人睡眠好,他的情緒自然會很好?!?/p>
4年前,《小康》雜志社曾聯(lián)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在全國范圍內(nèi)選取10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中產(chǎn)職業(yè)人群,開展了一次“中國職場人士睡眠健康調查”,在那次調查中,有超過八成(83.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存在一種或幾種“睡眠亞健康”狀況,其中最常見的五種狀況便是:起床后疲倦、困頓(46.2%),多夢(39.5%),睡不踏實、半夜時常驚醒(36.5%),睡眠很淺、易被吵醒(30.3%),入睡困難(24.6%)。
這一次,覆蓋了學生、職場人士、退休人員三個群體的“中國睡眠小康指數(shù)調查”發(fā)現(xiàn),存在一種或幾種“睡眠亞健康”狀況的人同樣達到了八成(87.9%),僅12.1%的人表示自己沒有任何“睡眠亞健康”狀況。國人普遍存在的“睡眠亞健康”狀況有:起床后疲倦、困頓(57%),睡眠很淺、易被吵醒(41.8%),多夢(38.5%),睡不踏實、半夜時常驚醒(30.6%),入睡困難(28.1%)。
值得關注的是,在對不同年齡段受訪者分別進行“睡眠亞健康”情況分析后發(fā)現(xiàn),在20歲以下的受訪者中,有57.9%的人表示起床后疲倦、困頓,36.8%的人感到入睡困難;在20~29歲的受訪者中,有61.1%的人表示起床后疲倦、困頓,40%的人睡不踏實、半夜時常驚醒。
“睡眠亞健康”,并非像很多其他病征一樣,只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睡不好,會生什么病?
在郭兮恒所著的《睡眠好 病就少》這本書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睡得好是健康和快樂的標志,睡不好是苦惱和疾病的征兆。
睡眠,其實遠不止休息那么簡單。良好的睡眠不僅能夠恢復體力、恢復精力,還能夠增加免疫、助生長,甚至能夠延緩衰老、促進心理健康、美容養(yǎng)顏。而睡不好,很容易便會生病?!叭梭w的健康狀況是與睡眠的質量和睡眠時間息息相關的。”郭兮恒告訴《小康》記者,他曾接待過一位年輕患者,這位患者在訴說自己的睡眠情況時,說著說著就停下了,然后驚恐地眨著眼睛問他:“我現(xiàn)在腦子里一片空白,我剛才說什么了?”這位患者平時也是如此,經(jīng)常忘事,就連家門鑰匙都會弄丟好多次?!斑@就是睡眠不好、大腦不能得到充分休息的表現(xiàn)。睡不好覺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及其頭腦的靈活程度,睡不好覺會引起肥胖,還會使人的容貌發(fā)生變化?!惫夂憬佑|過很多患有失眠癥的人,他們中有的人患病時間很短,但外在形象卻徹底改變了,有的20多歲的人看上去就像40多歲一樣。
“最重要的是睡眠不好會引發(fā)很多疾病,因為大部分疾病和睡眠不好有直接關系?!惫夂闩e例說,“當一些人出現(xiàn)睡眠障礙時,比如睡眠呼吸暫停征,會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病的發(fā)生;某些人長期失眠,就會加速身體肥胖,促使糖尿病、心臟病的發(fā)生,甚至影響到一個人的壽命?!?/p>
睡不好,會生病。那么,“睡不好”本身就算是一種病嗎?
“睡不好當然算是一種病了。”中國保健協(xié)會副秘書長周邦勇說,如果長期睡眠不好,不僅算是一種病,而且這種疾病還會影響到很多問題,諸如人的機體不能得到充分休息,容易讓人精神焦慮、疲憊,等等。
參與“中國睡眠小康指數(shù)調查”的受訪者中,多達九成人都認為“睡不好是種病”。王芬便是其中的一位,44歲的她常在親朋好友們面前自稱是“資深睡不著人士”,她是從29歲生完孩子后開始落下“睡不著”的“病根”,至今已有15年了,每個月大約有15到20個夜晚,她都不得不與失眠做抗爭,“我常常要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折騰一兩個小時才能睡著。我試過很多方法,數(shù)綿羊、按摩、睡前泡腳、喝牛奶,等等,都不管用。”不過,有一種方法,雖然王芬不敢天天用,但她卻心服口服地認為那種方法很管用,并且堅信“睡不好就是病”,這種方法便是吃藥,“我每個月吃安眠藥的次數(shù)絕對不超過五次,因為沒去醫(yī)院問過醫(yī)生,而是自己去藥房買藥,所以不敢天天吃,只是在第二天有重要工作的時候才會去吃。反正經(jīng)常失眠,也習慣了?!泵鎸τ浾摺澳X得睡不好,算是一種病嗎?”的問題,她反問記者,“怎么會不是病呢?如果不是病的話,又怎么會有安眠藥?”
實際上,王芬所患有的失眠癥,僅僅是睡眠障礙的其中一種。據(jù)郭兮恒介紹,睡眠障礙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夢游癥、磨牙癥、呼吸暫停綜合征、嗜睡癥、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不寧腿綜合征、夢魘、早醒,等等。
失眠已成“流行病”
在“中國睡眠小康指數(shù)調查”中,雖然只有28.1%的人表示自己存在“入睡困難”的問題,但在回答“決定睡覺之后,您通常需要多長時間入睡”這個問題時,卻有42.2%的人表示自己的入睡時間在30分鐘以上,其中37.8%的人需要30至60分鐘的時間入睡,4%的人需要1小時至2小時的時間入睡,0.4%的人需要超過2小時才能入睡。
在醫(yī)學界,“入睡困難”是如何被界定的呢?郭兮恒告訴記者,入睡困難是指上床后超過30分鐘仍不能入睡,而這還只是失眠的三種形式之一。失眠的另外兩種形式是凌晨早醒和睡眠維持困難,其中凌晨早醒是指睡著之后在半夜突然醒來,不能再入睡;而睡眠維持困難是指夜間總的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按一般人平均睡眠時間7~8小時計算)?!按送猓袛嗍欠窕加惺哌€有一個時間限制,即只有當上述三種睡眠障礙每周出現(xiàn)3次以上,并且持續(xù)1個月以上,才確診為失眠?!惫夂阊a充說道,“偶爾出現(xiàn)一次睡眠異常不能稱為失眠,也無需使用藥物?!?/p>
如此看來,只有30分鐘以內(nèi)的入睡時間才算是合理的,而在“中國睡眠小康指數(shù)調查”中,能夠在30分鐘之內(nèi)睡著的只有五成(57.7%)人。
失眠,已成為一種悄然擴散的“流行病”。在各種各樣的睡眠障礙中,失眠是發(fā)病率最高的一種。根據(jù)中國睡眠研究會對我國500萬個家庭進行的睡眠健康調查顯示,我國城市居民中至少有38.2%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癥狀,有相當多的人失眠。
“中國睡眠小康指數(shù)調查”還發(fā)現(xiàn),女性的失眠問題要比男性更加突出。在參與此次調查的女性受訪者當中,僅54.1%的人能夠在30分鐘之內(nèi)入睡;40.8%的人需要花30至60分鐘的時間入睡;4.5%的人和王芬一樣,需要用1至2個小時的時間入睡;0.6%的人入睡時間長達2個小時以上。而在男性受訪者當中,能夠在30分鐘之內(nèi)入睡的人達到了六成(60.2%),比女性多出了6.1個百分點;需要花費30至60分鐘、1至2個小時、2個小時以上時間入睡的人分別占比35.8%、3.8%、0.3%,比女性則分別低了5、0.7、0.3個百分點。
“從性別上來看,女性患失眠的比例的確比男性高一些?!庇兄嗄昱R床經(jīng)驗的郭兮恒發(fā)現(xiàn),失眠的發(fā)生和社會的發(fā)展有著一定關系,例如從職業(yè)上來說,失眠患者多是一些財會人員、司機、文字工作者等;而失眠癥發(fā)病最多的年齡段是35至55歲,因為這個年齡段在社會上承受的壓力比較大。經(jīng)過多年研究,郭兮恒總結出失眠的四大發(fā)病因素,分別是精神性因素、疾病因素、藥物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
“失眠和失眠癥不是一回事兒”
在臨床中,郭兮恒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有一小部分去醫(yī)院就診、吵著說自己睡不好的人,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失眠癥患者。
因此郭兮恒特別提醒大家,失眠和失眠癥并不是一回事兒。“失眠癥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有:難以入睡、睡眠不深、睡后易醒、多夢、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不適或白天思睡等。這種情況每周至少發(fā)生3次,而且持續(xù)1個月以上。但是失眠則大不一樣,它僅僅指的是有時沒有睡好?!绷硗庖膊荒芤驗樽约旱乃邥r間少于大多數(shù)人的平均睡眠時間,而認為自己患上了失眠癥,“睡眠時間短并不能說明自己患有失眠癥,除非它真的影響了你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或者影響到了你的身心健康,因為每個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量都不一樣?!?/p>
此次調查中關于公眾所認為的理想睡眠時間的調查結果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2.8%的人理想睡眠時間長達9個小時以上;20.5%的人理想睡眠時長為8至9個小時;52.9%的人理想睡眠時長與一般人的平均睡眠時間相吻合,為7至8個小時;21.3%的人理想睡眠時長為6至7個小時;還有2.4%的人理想睡眠時長僅為5至6個小時。
關于理想睡眠時間,郭兮恒總結了兩點,一是“因人而異,不可以一概而論”;二是“第二天醒來覺得全身舒暢”。
幫助上千萬人徹底告別失眠的心理放松大師、勵志類暢銷書作家保羅·麥肯納博士亦指出,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每晚睡8個小時,有些人只需要睡五六個小時就足夠了,無論睡多少小時,真正要緊的是,人必須真正得到休息,使精力得到補充。
“沒睡夠”為何卻“不想睡”
雖然每個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量都不一樣,但相對于自己感覺上“睡夠”的理想睡眠時間,卻只有13.8%的人表示自己每天的實際睡眠時間與理想睡眠時間“沒有差距、很充足”,其余八成(86.2%)人則都感到“沒睡夠”。
在此次“中國睡眠小康指數(shù)調查”中吐槽“沒睡夠”的這八成人中,34.2%的人表示每天的實際睡眠時間與理想睡眠時間相差在1小時之內(nèi),41.1%的人覺得自己每天少睡了1至2個小時,還有10.9%的人甚至認為自己在睡眠時間上的現(xiàn)實與理想相差甚遠,達到了2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感覺實際睡眠時間與理想睡眠時間‘沒有差距、很充足’和‘相差在1小時之內(nèi)’的人共占比48%,這些人的睡眠應該還是夠的;其他人的睡眠時間則都不足,其中10.9%的相差2個小時以上的人則是睡眠絕對不足。”郭兮恒分析說。
雖然這么多人都聲稱自己“沒睡夠”,但另外一個“矛盾”的事實是,有不少人雖然“沒睡夠”,卻“不想睡”。
“中國睡眠小康指數(shù)調查”顯示,只有9.8%的人會在22點之前睡覺,42.1%的人在22至23點之間睡覺,31.3%的人在23至24點之間睡覺,12.1%的人在24點至凌晨1點之間睡覺,還有少數(shù)人(4.7%)會在凌晨1點鐘以后睡覺。
其實,最合適的睡覺時間應該是在22點之前,但卻只有9.8%的人做到了按時睡覺。42.1%的人睡得有點晚,但在22至23點之間,還算正常。其他在23點之后才睡覺的人,確實算是睡得比較晚了。
今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與206名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自己擔任縣委書記的往事,稱自己當時常熬夜生病,并告誡大家不要熬夜。
但事實上,熬夜這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卻已成為了很多人難以改變的生活習慣。調查顯示,僅1%的人從來不會推遲預期的睡覺時間,極少推遲預期睡覺時間的人也只有一成(18.2%),49.4%的人有時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推遲預期的睡覺時間,28.8%的人則會經(jīng)常推遲睡覺時間,還有2.6%的人天天都會把睡覺時間推遲到較晚的時候。在對不同年齡段受訪者分別進行“睡覺時間”情況分析后發(fā)現(xiàn),20歲以下受訪者經(jīng)常晚睡、天天晚睡的現(xiàn)象最為突出,經(jīng)常晚睡者有42.1%、天天晚睡者有9.5%。
為什么要熬夜?
——上網(wǎng)、看電視、看電影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么多人“不想睡”?
調查顯示,國人推遲睡覺時間的首要因素竟是上網(wǎng)、看電視、看電影、看書等休閑娛樂活動,74.5%的人因此而晚睡;因為工作、加班、趕活而晚睡的人比因為“玩”而晚睡的人少了28個百分點,是國人推遲睡覺時間的第二大因素;此外,生活煩惱(38.8%)、社交應酬(30.1%)、環(huán)境因素(26.4%)、身體原因(20.4%)也經(jīng)常成為國人推遲睡覺時間的理由。
在周邦勇看來,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人們習慣推遲睡覺時間的第一要素?!叭绻_實要工作、加班、趕活,那沒有辦法。但這樣的情況不會成為常態(tài),一個重視身體健康的人,一定會合理、有計劃地安排好工作的時間,而不會天天占用睡覺的時間來加班趕工作的。相對而言,因為休閑娛樂活動而推遲睡覺時間,則是不健康的,特別是在睡覺之前進行這些活動,很容易使大腦興奮,導致難以入眠?!?/p>
周邦勇告訴《小康》記者,如果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還很容易影響睡眠質量,他建議人們要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每天在22點之前就讓身心慢慢平靜下來。
“從保健角度而言,睡眠是生活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敝馨钣赂锌溃八卟缓镁拖喈斢谑锹宰詺?,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健康,還會影響到家人的生活。”
我國清代著名的養(yǎng)生學家李漁也說過,“養(yǎng)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yǎng)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p>
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關于睡眠的現(xiàn)實情況卻是:七成人認為自己存在睡眠問題,八成人表示自己存在一種或幾種“睡眠亞健康”狀況,雖然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睡不好是種病”,但面對睡眠問題,只有30.4%的人會向一些專業(yè)類機構求助;“沒去醫(yī)院問過醫(yī)生,而是自己去藥房買藥”的王芬屬于9.4%的那部分受訪人群,他們不會向專業(yè)類機構求助,但會自行服用一些藥物。
更多的人,在睡不好的時候,既不會求助于專業(yè)機構,也不會自行服藥,他們只有一個信念:挺著挺著,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