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牧 楊成
(江蘇師范大學教育研究院,江蘇 徐州221116)
翻轉課堂,即“The Flipped Classroom”,又可以翻譯為“反轉課堂”或者“顛倒課堂”等。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因其突破傳統(tǒng)課堂局限、重構教學結構、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等優(yōu)勢,開始在全球盛行,比爾·蓋茨稱其為“預見了教育的未來”,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也將其評為2011年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翻轉課堂實施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幫助學習者學習。有效地利用和發(fā)揮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已經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要實現(xiàn)教學思想、學習理論與技術有效地結合。了解目前翻轉課堂的現(xiàn)狀,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對翻轉課堂的探索和實踐應用都有重要的意義?,F(xiàn)在對目前國內翻轉課堂的相關研究進行較全面的回顧,進行階段性梳理和總結,找出相關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不僅是后續(xù)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選擇。
鑒于中國學術期刊網的權威及全面性,國內文獻主要通過檢索中國學術期刊網、萬方數(shù)據(jù)庫、維普數(shù)據(jù)庫而獲得,分別以“翻轉課堂”、“反轉課堂”、“顛倒教學”、“顛倒課堂”、“可汗學院”等為檢索詞進行模糊檢索,經過反復檢索,在我國的有效文獻應從2012年算起。將檢索時間界定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獲得相關論文775篇,對其進行逐一篩選與研讀,將會議、報紙、訪談等不符合要求的各類非學術性文章剔除,篩選出627篇具有相關性和代表性的文獻。筆者將627篇相關文獻進行統(tǒng)計,如圖1所示。
圖1 國內關于翻轉課堂研究的文獻統(tǒng)計
由上圖可以看出,從文章的發(fā)表時間來看,我國對翻轉課堂的研究起步較晚,2012年全年刊載量僅為19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普通期刊8篇,非學術性文章9篇,且無相關方面的學位論文。2013年國內才掀起翻轉課堂的研究狂潮,2013年全年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論文共有107篇,其中核心期刊18篇,普通期刊87篇,學位論文2篇。截止到2014年12月,翻轉課堂的研究則呈現(xiàn)出井噴狀態(tài),總計發(fā)表研究論文510篇,其中核心期刊25篇,普通期刊471篇,學位論文14篇。
通過在中國學術期刊網檢索發(fā)現(xiàn):從2013年開始,碩士生畢業(yè)論文中翻轉課堂成為研究的一個選題方向,截止到2014年12月,相關論文16篇。它們是《基于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課程設計與開發(fā)》(廣西師范學院,李宏敏,2013)[1]、《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轉課堂教學案例設計》(河北大學,陳潔,2013)[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華中師范大學、陳曉菲,2014)[3]、《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術網絡課程設計與開發(fā)》(山東師范大學,李燕,2014)[4]等。這些文章對翻轉課堂的特點、理論基礎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翻轉課堂的模式探索和課堂實際應用。
縱然國內今年來對翻轉課堂的研究非常火熱,但是有關翻轉課堂學習評價方面的研究僅發(fā)現(xiàn)論文三篇(見表1)。
表1 國內翻轉課堂學習評價的相關研究論文
在盧強老師的《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一文中,使用實驗研究方法,以信陽師范學院2010級教育技術學班的65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從教學視頻資源、課堂活動組著、交流與溝通和學習成效等四個方面進行教學效果分析,提出評價的重點應放在改變或推動教學改革的內容上,要真正實現(xiàn)翻轉課堂,提出三點建議:(1)重新定位師生角色;(2)精制課程教學視頻;(3)重建課堂對話。商芳老師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評價》文章中,從翻轉課堂的定義及特點著手,探討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課堂應用過程中的優(yōu)勢及問題,綜合評價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中的效果。王玥老師在《翻轉課堂實證研究的總結與評價》一文中,篩選出7項我國翻轉課堂實證研究典型案例,對其研究的方法、評價方式、實驗結構和課前、課堂活動內容進行了分析,總結了翻轉課堂研究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通過查閱國內外翻轉課堂的相關文獻,能夠很明顯地感知到由于翻轉課堂的發(fā)展成熟度不同,其所研究的領域和重點也差異很大。理論研究方面主要聚焦在翻轉課堂的定義、教學設計、教學模式等,但是對于翻轉課堂的評價方面的關注度相較于其他研究方向來說還不是很高,沒有能夠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在國內外的部分地區(qū),已開展了幾年的翻轉課堂教學實驗,都有提到關于學習評價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對學習評價標準系統(tǒng)性的總結。
翻轉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老師更多的責任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茖W的翻轉課堂評價體系,能夠反映出學習的學習效果,為教師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學生正確評價學習成果、確定合理目標提供依據(jù)。理論研究的文章中都談到了評價的重要性,因此結合翻轉課堂的特點,并借鑒現(xiàn)行評價方式的合理之處,來探討與翻轉課堂相適應的學習評價標準及評價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建立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等想適應的評價體系,是保證翻轉課堂教學功能充分發(fā)揮的重要因素。
建立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等想適應的評價體系,是保證翻轉課堂教學功能充分發(fā)揮的重要因素。翻轉課堂不但要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還應通過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考察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做到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對評價和個體差異內評價之間的良好結合。[8]
我國于2012年3月發(f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中,將“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9]獨立成章,足可見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領域未來發(fā)展的關鍵點。翻轉課堂作為一種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新型教學模式,結合國內外的研究分析來看,翻轉課堂實施中的學習評價標準這一方面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和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值得深入探討下去?/p>
[1]李宏敏.基于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課程設計與開發(fā)[D].廣西師范學院,2013.
[2]陳潔.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轉課堂教學案例設計[D].河北大學,2013.
[3]陳曉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4]李燕.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術網絡課程設計與開發(fā)[D].山東師范大學,2014.
[5]盧強.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3,08:91-97.
[6]王玥.翻轉課堂實證研究的總結與評價[J].鄭州師范教育,2014,02:15-19.
[7]商芳.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評價[J].大學教育,2014,11:168-169.
[8]朱宏潔,朱赟.翻轉課堂及其有效實施策略芻議[J].電化教育研究,2013,08:79-83.
[9]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Z].國家教育部,20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