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平時喜歡在路邊、公園或廣場走一走、坐一坐、聊聊天、打打牌,累了的話,就隨便找個地方坐下休息,這其實是不妥當?shù)模瑢ι眢w健康也沒有好處。我國古人主張戶外活動在
選擇坐哪里時需掌握一條原則,那就是“冬不坐石,夏不坐木”,而這其中,蘊涵著不少養(yǎng)生道理。
冬季的天氣寒冷,氣溫較低,而石頭具有較強的熱傳導性,它的實際溫度要比常溫低很多,坐上去十分冰涼。即便人穿著較厚的棉衣棉褲,也很難抵御石頭上的寒氣侵入人體。中醫(yī)認為冬季養(yǎng)生應以斂陰護陽為本,如果久坐石凳,必然會損傷身體陽氣,導致新陳代謝失調(diào),尤其易傷及腎臟?!都t樓夢》第58回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清明節(jié)那天,賈璉帶人去鐵檻寺祭柩燒紙,寶玉因為大病未愈沒有一起去,飯后便到花園閑逛,恰巧遇到了湘云等姐妹,湘云對他說:“這里有風,石頭上又冷,坐坐去罷。”很顯然,曹雪芹也是知道石頭上不可久坐的道理的。所以對于中老年人來說,不管是石凳、石板或是石階,都不宜隨便落坐,以防感受寒濕之邪。
而由于夏季的氣候不夠穩(wěn)定,陰雨天較多,放置于露天室外的木質椅凳會經(jīng)常遭受露打雨淋,而木材的吸濕性又很強,導致木凳和木椅的含水量較多,雖然表面看上去是干燥的,但經(jīng)太陽一曬,便會向外散發(fā)潮氣。在這樣的椅凳上面坐久了,極易感染濕邪,甚至誘發(fā)皮膚病、痔瘡、風濕病和關節(jié)炎等。所以中老年人還是要少坐露天的木椅,以防濕邪傷身。
此外,像公交車站旁邊金屬材質的硬座、花壇樹叢邊的鐵質柵欄,中老年人也不宜久坐。如果實在需要歇歇腳,最好在出門時隨身帶一個小棉墊,以起到隔濕防寒的作用,千萬不要直接坐在木椅、石頭上或干脆“席地而坐”。
(完)